周末在家,用烤箱烤了几个红薯,吃得香,但是再也找不回小时候吃烤红薯的至味感觉了。
那时候每到冬天,天寒地冻,街边会有小贩推着车游荡。车上装着个炉子(是炉子,而不是后来的改装铁皮桶),炉膛里生着炭火,烤着红薯,炉子篦子上放着一两个烤好的,表皮焦黄甚至有些地方发黑,从裂开的缝儿可见里芯黄中透红,在冬日寒冷空气中冒着热气儿、白烟儿,打老远就能闻到一股一股香甜的味道飘过来,勾得人馋虫乱动。
那时候家里生活条件不好,没有多少钱可以供我们“挥霍”,如果实在想吃,只得将自己积攒多时的零花钱倾囊而出,才有可能享有此口福。接过小贩用一张草纸包着的红薯,烫手,得来回倒手,然后小心撕开红薯皮,吹吹热气,咬上一口,香甜软糯,真是人间至味!最后连红薯皮里面都要舔个干净,绝不浪费一丝儿。
又或者可以买生红薯在家里自己烤着吃。那时住胡同平房,家家户户冬天烧蜂窝煤取暖。在炉膛里沿儿一圈放上几根红薯,得挑细长的,太粗了搁不下。然后盖上炉盖,上面该烧水烧水,该煮粥煮粥。小孩子总是耐不住性子,三番五次央求大人去看看红薯是不是烤好了,免不得被训斥一番。等到终于好了,欢天喜地地捧着坐在小板凳上一小口一小口地吃,舍不得一下子吃完。不知道为什么,总是觉得自己家里烤的红薯不如外面买的甜,不知道那时的小贩们是否放了其它东西,还是品种不同而已。
慢慢长大,对烤红薯的味道始终不能忘怀。每每冬天走在街上看到了,总会停下脚步买来尝一尝。从推车上的炉子,到后来改装的汽油桶,街上卖烤红薯的小贩现而今早已绝迹;即使还有,想来讲究的家长们应该也不大会买给孩子吃了,嫌街边不卫生、吃相不文雅。
小时候的记忆,尤其是对于食物的记忆总是令人印象深刻,仿佛刻在了成长的基因链上,简单而美好。
今日2月14日情人节,愿天下有情人甜如蜜,甘如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