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我做的事情,跟成果和贡献无关,甚至还会影响最终结果,那我的工作就毫无价值。”
![](https://img.haomeiwen.com/i14795783/bddf22524c3a81a2.png)
01
—
今天来说说职场中的一些事情。
我记得,我曾有过两种最典型的思维方式:一种叫执行思维,另一种叫苦劳思维。
先说执行思维,顾名思义,就是只看自己的“职责说明书”去做事的一种思维方式。
比如,我以前会经常这样对待工作:
“这是上司布置的任务,别想那么多,照做就行。”
但工作,总是没预想的那样顺利,如果我所执行的任务碰到问题,我的第一反应也是先撇清责任:
“我是按指示做的”,“不是我的问题”,“都是他们的错”...
我从来也没想过要主动去承担责任,获取成果,也不愿意为自己的所做所为承担后果。
不主动、不担责,这样的我,对商业组织来说有什么价值呢?
02
—
第二种是苦劳思维,就是强调态度好,重视苦劳。
比如,我有时候会这样说:我已经尽了最大努力!
其潜台词就是:我的态度非常好,但就是没成果。
或者是:我该做的都做了,老板你看,我没有功劳,总有苦劳吧。
我还给自己“添油加醋”:为了赶项目进度,我上周每天都是在加班的。
但如果没有成果,即使每天加班到半夜,有意义吗?这不是白白浪费生命吗?
明明这个时间可以去好好休息一下,或者可以去看场电影,跟朋友聚个餐,这些反而倒有些“成果”:
第二天回来上班的时候,心情还能好一点,效率也能高一点。
但就是因为重视苦劳,强调态度,导致自己一直在做没成果的事情。这不就是无效内卷吗?
而且,我浪费的不仅仅是自己的时间,还有整个团队的时间,怎么可能对组织有价值呢?
03
—
以上两种思维方式的问题到底出在哪儿呢?
或者这样问:在一个商业组织里自己最应该做到的事情是什么?
按上面的说法,那就是自己职责所在的工作,催得最紧的工作,老板吩咐的工作等等。
但大家想过没有,一个商业组织存在的目的,就是要为用户贡献价值。
如果我做的事情,跟成果和贡献无关,甚至还会影响最终结果,那我的工作就毫无价值。
按现在流行的说法就是:成果思维,一切要拿结果说话!
而且,在成果没出来之前,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成果服务的。
就好比,我最终一定要拿我做出的产品所能创造的外部价值来说话。
而且,我所在的组织也只会在乎我提供的产品质量如何,用户增长如何,成本控制得怎么样,创造了多少利润?
至于我在这个产品上投入了多少时间,经历了多少困难,付出了多少努力,做了哪些牺牲,这些都不是最终的结果,都不能拿来用作判断我价值的标准。
04
—
最后,总结一下:
为什么我会摈弃执行思维和苦劳思维,并且反复告诫自己:在职场中,一定要拥有成果思维呢?
因为,有了成果思维,做事才能形成闭环,也就是始终保持以目标为导向。
相比于陷入琐碎与忙乱,成果思维会让我看到自己的目标与价值,这对于保持职场成长动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实际上,无论在个人成长还是商业协作中,成果思维都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思维方式。
只有明确了个人目标,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计划和行动,才能有效地利用资源,提高个人效率,而不是盲目地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