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学和高尔基的大学有异曲同工之处。
时至今日我一直保持着求知的态度,大有活到老,学到老的架势,每天都看点这,学点那,思考和记录,孜孜不倦。
那天听王老师明夫的公开课,他说学了57年,一直没毕业,这是一个终身学习者的姿态,所有的高手都是终身者,都是我学习的榜样。
时间很紧张,不敢太浪费。古典老师说的IPO很有意思。
找到一个问题,功利地联机学习,解决问题,输出答案。
这与我之前说过的,读书,变成自己的语言,实践,写出来,一致。
怎样才能找到一个好问题,这实在是个问题。
为什么读了那么多书,依然觉得知识是匮乏的,认知没高度,系统性差。
因为有时候自己的思维会在一个死循环里面,没有跳出来,所以没有破局。
怎么办?跳出来,站高点,俯瞰人生,回看历史,远瞩未来,很多事情迎刃而解。
古典老师说的死循环有:忙-乱-忙,求认同-找不到自己-求认同,正循环有:锻炼-精力充沛-锻炼,学习-成长-学习,善意-回报-善意。
学会休息,学会舍得,少些短期功利,多些长期主义。
![](https://img.haomeiwen.com/i20770426/f445a07eb9e3d5cc.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