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灵公,一个有童心的大王。
他修了一个台,站在上面用弹弓打人,看人如何躲避。
厨子做的熊掌,只有五分熟,他就杀了厨子,让妇人用车装着经过朝廷,有点杀鸡儆猴的意思。
赵盾决定劝谏他。不改正,赵盾又多次进谏。晋灵公怒了,就你事多,决定派人杀了他。
这天,赵盾起得早,恭敬的坐着,等着上朝,来杀他的人,感动了,觉得赵盾很敬业,但是君王之名不可违,进退两难之下,这个人自杀了。
我把你当君王,你却想杀我?是啊,你让我不爽,我就要杀你。
晋灵公和赵盾关系,变得微妙了。
秋九月,晋灵公请赵盾喝酒,周围埋伏了武士,想来一波古装剧里摔杯为号的操作。
酒过三巡,赵盾的一个卫士叫提弥明,快步走上来说,酒喝的超过了三杯,就不符合礼数啦,我们要撤。
晋灵公一听这话,一摔杯,不对,一声口哨,唤出来一条猛犬,提弥明很厉害,书上没说他使用什么武器,估计是徒手,竟然把恶犬杀死了。“明搏而杀之”。
要说这时候情势危急,赵盾赶紧跑路才是上策,可是他还不忘抽空嘲讽一下晋灵公:你想杀我,却用狗不用人,虽然凶猛,又有什么卵用!“弃人用犬,虽猛何为”?
可想而知晋灵公的恼怒,也不跟他废话,招呼武士们一拥而上,赵盾边打边撤,最后提弥明也战死了。
在这危急时刻,一群武士里面有人倒戈了,反过来保护赵盾,赵盾就问,你是谁啊,怎么保护我啊?这个人回答,当初我在首阳山快饿死了,你给了我食物,救了我一命啊,赵大哥,你赶紧跑,我替你抵挡一阵。于是赵盾逃跑。
好人有好报。
可想而知这位武士的下场。
后来,晋灵公被赵盾的族弟赵穿,杀死在自己的园子里,此时赵盾逃到了边境,没有出管这事。太史董狐就在史书上记载:赵盾弑其君。并且让大家观看。
太史董狐,在文天祥的《正气歌》里提到过:“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他是一位正直的史官,维护君臣大义,不惜得罪朝臣,乃至于文天祥也赞扬他。
赵盾很冤枉:我族弟杀了晋灵公,又不是我指使的,我也逃亡在外,这锅背的。董狐你怎么可以这样写呢?
董狐却不这样认为,理由是这样:你是国家的大臣,逃亡又不越过边境,也不过来讨伐大逆不道的人,不是你杀了晋灵公,又是谁呢?“子为正卿,亡不越境,反不讨贼,非子而谁?”
赵盾感叹,哎呀,由于我怀念祖国,却给自己找来了忧患!言外之意,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
赵盾心里也在骂,你是不是傻,谁是凶手去找谁嘛,关我啥事,咋都让我背锅呀?当初大王派人来我家里杀我,没杀成。又设宴放狗咬我,两次死里逃生逃到了边界,又说我杀了大王,我特么哪里做错了?
大王是啥人你也知道,厚敛以彫墙,从台上弹人,敢情挨弹丸的不是你,你就不同情别人了?厨子没把食物做熟,就杀了厨子,敢情杀得不是你,你也不同情厨子了?我两次劝谏,大王都不听,我也没办法了,你行你上啊。
董狐说:不听不听,王八念经。都是你的错,我就要这样子写。
孔子说,你们两个都对,赵盾你小子可惜了,当初你再多踩点油门,多跑那么几公里,越过边界,哪里还有这档子事!是你油不够了?还是车马不给力啊?“惜也,越竟乃免”。
赵穿坐着小板凳吃着瓜,心里说:你们真有意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