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氏孤儿名叫赵武。他爷爷就是执掌晋国几十年的权臣赵盾。赵盾性格刚烈,做事强硬。晋国的大臣狐射姑形容赵盾的爸爸赵衰是冬日暖阳,而赵盾则是夏日烈焰,容易伤人的节奏。
赵盾辅佐晋灵公夷皋上台。但夷皋觉得赵盾这个夏日骄阳烤得让人受不鸟,就和宠臣屠岸贾(音:骨)预谋干掉他。后来阴谋失败,夷皋被杀,屠岸贾失宠,但这也为赵氏家族的灾难埋下了伏笔。
赵盾后来又辅佐晋文公重耳的儿子晋成公上台。晋成公和赵盾死后,晋景公姬獳(音:nou,四声)登台,赵盾的位置也传给了儿子赵朔。风水轮流转,这回屠岸贾又得宠了。
屠岸贾对赵家是怀恨在心。他向姬獳进言,赵盾这个害死晋灵公的杀人犯没受处罚,儿子还当大官,还有王法吗?姬獳也忌惮赵家太强,就默认屠岸贾去处置。
屠岸贾人如其名,带兵杀向赵家住所下宫,屠杀得天昏地暗、尸骨遍地。赵朔,包括他的叔叔赵同、赵括、赵婴齐,整个家族遭受了灭顶之灾。这次惨案,史称“下宫之难”。
赵朔此前已得知消息,就把老婆,晋国公主赵庄姬送进宫避难。庄姬此时已有身孕。赵朔就与庄姬约好,如果生儿子,就叫赵武,将来为家族报仇。屠岸贾得知庄姬在宫里,就派人监视,准备斩草除根。
没多久,庄姬果然生了个儿子,这就是赵氏孤儿赵武。庄姬骗人说是女儿,还夭折了。屠岸贾不信,进宫搜。庄姬把赵武藏在裤裆里,默默祈祷,如果天不绝赵家,就千万别哭。
赵武这娃还真听话,一直很安静。屠岸贾搜不到,怀疑婴儿已经出宫,就下令搜捕全国新生儿,知道赵氏孤儿下落的,汇报赏千金,知情不报的全家处斩。
赵朔有两个老部下,一个叫程婴,一个叫公孙杵臼(音:楚就)。两人得知赵氏孤儿的消息,就商量怎么救赵武。
他们设下的计策是,程婴把自己刚出生的婴儿交给公孙杵臼,骗屠岸贾说是赵氏孤儿。程婴进宫带走真正的赵氏孤儿。主意已定,程婴就向屠岸贾告密,说赵氏孤儿在公孙杵臼那里。
屠岸贾说,你不是赵朔的老部下吗?为啥要背叛主子?程婴说,我也是刚当爹的人,为了自己娃的安全不得不这么做呀。屠岸贾觉得很有道理,就深信不疑。屠岸贾带兵找到公孙杵臼,果然看见一个婴儿。
屠岸贾把婴儿摔成了肉饼,公孙杵臼也英勇就义。这之后,程婴假装进宫给庄姬看病,将真的赵氏孤儿装进药箱里,带出宫抚养长大。赵氏孤儿长大后,程婴告诉他一切真相,你是赵武,是赵家的唯一血脉。
赵武在将军韩厥的帮助下,获得平反,消灭了屠岸贾。赵氏家族重新得以复兴,后来还建立了赵国,成为战国七雄之一。程婴觉得自己的使命完成,也自杀去陪公孙杵臼了。
这就是《史记》里赵氏孤儿这个故事的概要,后来的戏剧、影视也都以此为蓝本改编,程婴、公孙杵臼的忠肝义胆、屠岸贾的凶残狡诈,一个个塑造得有血有肉。
可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另一本史书《左传》给出了完全不同的答案。《左传》里记载的下宫之难,完全没有程婴、公孙杵臼、屠岸贾这些人物。
下宫之难的起因是赵朔死后,赵庄姬与赵朔的叔叔赵婴齐私通。赵朔的另外两个叔叔赵同、赵括觉得太不像话了,把赵婴齐赶到了齐国。赵庄姬怀恨在心,就诬陷赵同、赵括谋反。
于是,晋景公姬獳派兵灭了赵家。赵武因为是庄姬的儿子才得以幸免。后来,大臣韩厥说,这样不分青红皂白诛杀大臣,会让人心寒哪。姬獳才让唯一的幸存者赵武继承了赵家香火。
两本史书差异巨大,究竟真相是什么呢?窃以为《左传》的说法更接近事实。《史记》成书晚,司马迁参考了很多赵国的记载和民间传说,赵国怎么能写自己祖先的家丑呢?
但是,《史记》写得实在太生动,既有爱恨纠葛生死离别,又有侠骨道义恩怨情仇,真是曲折离奇荡气回肠。大家都喜欢看这出。赵氏孤儿的故事也就这样一直流传下来,千古绝唱唱到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