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那个爱炒冷饭的FOX又出招了。
这次同样是FOX曾经的顶梁柱,被国人奉为“启蒙美剧”的——《越狱》。而且不同于之前《24小时》启用全新阵容,这次《越狱》重启居然是原班人马全员回归,想不火都难啊!光是听到那熟悉的片头旋律就能让人激动不已!

《越狱》对中国观众的影响是难以估量的。它进一步打开了美剧的大门,让无数中国剧迷看到了一个崭新的世界。想当年,我也正是因为跟风看了《越狱》,才从此踏上了迷恋美剧的不归路。
到如今,美剧已经在中国笼络了无数铁粉了,甚至也带热了曾经不温不火的英剧,更是让诸多电视剧演员走上了好莱坞星途。而与此同时,随着电影市场同质化越来越严重、寻求突破越来越乏力,曾经的院线大腕也开始涉足美剧,试图留住辉煌。

那么,美剧究竟好在哪里,能够成为全球观众瞩目的焦点?
1.过硬的质量
众所周知,美剧一贯采用的是边拍边播的制作模式,这一集播完,下一季甚至是下一级都有可能还在制作之中。
这样做的最大好处,就是制作方能够根据观众的实时反应来调整剧集下一步的走向,始终保证让电视剧迎合着广大观众的口味走,一集一集,一季一季地播下去,直到观众不再感兴趣,或者是再也挖掘不出新鲜的内容为止。
就拿我一直在追的《邪恶力量》来说,本来是一部恐怖题材的电视剧,可是播到后来,什么妖魔鬼怪大家都见过了,编剧也无可奈何。

按理说这剧到这就完结了算了,可是观众的兴趣逐渐转移到了三个主角身上,觉得没了他们不行。于是从第六季开始,这部剧就逐渐转型成了三位主角一边打怪、一边逗逼的轻喜剧片了,就这样又播了六年到如今的第十二季了,还是没有完结的迹象,依然不乏痴迷的观众。

这都是迎合观众需求的功劳。
反观那些丝毫不考虑观众需求,肆意侮辱观众智商的的电视剧,等待它们的将是一季砍,根本没商量。
当然,这样的模式也并不是绝对有效。毕竟美剧中也还存在着大量粗制滥造的水货。相反,打破规则的Netflix一直都采取制作一季播出一季的模式,不是也贡献出了诸如《纸牌屋》、《王冠》这样的神级剧作吗?

但是敢花上亿美元一次性制作完一整季,这样的魄力必须有强大的幕后团队作为支撑。不然底气不足,谁敢这么大手笔地烧钱。
所以,保证电视剧质量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制作团队,其中最关键的自然是导演和编剧。
人们总结过美剧的套路,5分钟一个小高潮、10分钟一个大高潮,一集快结束了来个反转挖个坑,让你盼着下一集。
这样的编排手法,一是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二是吊起观众的胃口。但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曾经红极一时的《迷失》就是典型的代表,不断地制造悬念,不断地挖坑、填坑,脑洞大到让观众瞠目结舌。这样做也有副作用,到后来导演和编剧自己也“迷失”了,挖的坑太多,他们填不过来了,于是只好匆匆了结,给观众留下了许多“天坑”,让大家自己去琢磨。

因此,美剧对编剧的要求还是挺高的,没有过人的能力,还是很难把握好力度的。
去年由乔纳森·诺兰亲自操刀的《西部世界》算得上是一个典范,挖的坑多,但是后来又填的很好,足见诺兰的编剧功底之深。

这样的导演和编剧可遇而不可求,且看且珍惜吧!
2.过瘾的尺度
如今的美剧,只有你不敢想,没有人家不敢拍的。
美剧题材之丰富,几乎能够满足任何观众的需求,从科幻、恐怖、动作到爱情、律政、罪案,总有一款合你的口味,再也不用担心面对霸屏的抗日神剧了。
说到题材丰富,不得不提美剧引人注目的三大拿手好戏:暴力、情色、政治,总结起来其实就是三个字:大尺度。
对于这三个字,国产剧一边避之唯恐不及,一边又忍不住小心翼翼、偷偷摸摸地打个擦边球,闹出一些弱智、庸俗的笑话。
而美剧则是把大尺度当做是吸引观众的不二法宝,至于用到什么程度,没有上下限,只有观众的承受能力。
曾经我给身边的小伙伴们推荐了《斯巴达克斯》,看得他们目瞪口呆:原来电视剧还可以这么拍!有几个小兄弟根本就看不下去。

我跟他们说,美剧看多了,口味就变重了,也就无所谓了。以前我看《邪恶力量》都不敢吃东西,如今对着《行尸走肉》我也能吃得毫无顾忌。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看看那些曾经火过(《斯巴达克斯》、《兄弟连》、《太平洋战争》《真爱如血》等等)或目前还在火的(《权力的游戏》、《行尸走肉》等等)电视剧,答案就一目了然了:好看的电视剧,尺度往往也很大;好剧看得多了,对大尺度自然也就习惯了。

当然,并不是只有尺度大的剧才是好剧。前面提到的《越狱》、《迷失》、《24小时》都是在公共台播出的正常口味的好剧。而另外两款慢热型的神剧——《绝命毒师》、《国土安全》,虽然是在有线台播出,但也并不是靠大尺度取胜,它们靠的是“小火慢炖”,味道也是上乘。

所以,尺度只是一味调料。不放或是少放,觉得没味道不过瘾;放得多了,又觉得口味太重、不舒服。好在类型丰富的美剧世界,各种尺度的剧都有,还是那句话:总有一款适合你。
3.情感的认同
如果你每周都看一集某个电视剧,看个三年、五年,甚至是十年以上,你会发现这部剧已经成为你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了,如果不去看总会觉得少了些什么。
这就是美剧营造的情感认同,或者说是培养忠诚度。
三年足够你养成一个习惯,而改掉这个习惯是很难的。
就像我说的《邪恶力量》,说实话这剧前五季是越来越精彩,第六季往后完全可以不看。可是真的不看又觉得心里空落落的,只有看了心里才会踏实。即使剧情再弱智、漏洞再多、编剧再水,可是只要一看到温家兄弟,这些真的都无所谓了。
怎样能够培养这样的忠诚度呢?
抛开剧情本身,最为核心的就是:千万不要换演员!尤其是主演!
血的教训多得是,曾经火遍大江南北的《还珠格格》,最后换了主演还有人看吗?不要跟我说是剧情问题。看到主演换了,我连看都懒得看,谁还管你剧情不剧情。
一旦一部剧火了,那它一开始的主演肯定已经深入观众的心了,突然换掉的话,观众不觉得别扭才怪。
美剧在这一点上做的就不错。别看他们一部电视剧要拍好几年甚至是十几年,但是导演、编剧都可以换,主演不到万不得已是绝对不会换的,因为观众只认他们最先看到的那张脸。
比如前面提到的《斯巴达克斯》,它的男一号演完第一季就被查出癌症。因为这部剧在当时实在是太火了,制作方不甘心就此放弃,于是就想了个拖延战术,先拍一个不需要男一号出场的前传,在此期间等待主演身体恢复。
然而不幸的是,主演没有挺过这一关,英年早逝。制作方为减少损失,这才另觅了一个跟前主演长相、身材都相近的演员作为替代,演完了剩下的几季。即便如此,也有观众只认同第一任主演。
再来看FOX炒冷饭的结果,《24小时:再活一天》是原班人马上阵,让剧迷们兴奋不已,而后来的《24小时:遗产》虽然有那么些味道,但是演员全部都换掉了,总觉得不是那么回事了。而这次的《越狱》重启,演员阵容不变,单是靠“回忆杀”就俘获了不知多少观众。
4.可以提高英语水平
这一点不用多说,大家都明白。
绝不忽悠人,亲身经历为证。
曾经有一段时间补追《24小时》,在接连看了六季之后,发现还有一个《24小时》剧场版,于是就找来看了。看的过程中没有感觉有啥不同,快看完了的时候我才发现一个大问题:居然没有字幕!而我居然毫无障碍地看完了!
最后,真的要好好感谢一下美剧。
这些年孤独、彷徨、荒凉的生活,很庆幸有美剧相随。
感谢小强、杰克、温家兄弟、老白、奥利维亚......
是你们的陪伴,帮助我度过了最艰难的时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