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小时候它是鞭炮嬉闹零食糖果的代名词,它是一日日的期盼;现在它是亲朋相聚你攀我比的教练场,它是一次次的压力。
春节向家人亲朋汇报成就的重要程度,不会比向老板汇报年终工作业绩的重要性低,甚至更高。“买房了吗?年薪几位数了?有对象没?要二胎了吗?...”我们的教育和养育模式造就了一批批这样乐于攀比并以此为乐的人。“春节相聚”是他们人生的一大乐趣,他们甘之如饴,并从中获取动力,以待来年辛勤工作、积累谈资,期待自己在下一个春节表现的更出色!
相聚的次数多,接触的人数多,产生摩擦的几率就相应增大了。平时不住在一起的几代人,因春节居住在同一屋檐下,原生家庭的老问题也再次浮出水面。要过一个欢喜、不憋屈自己的春节,并不容易,但做到下面这三点,应该会保你春节无忧!
第一,真情实感。
谁的原生家庭还没有一丢丢问题呢?家是讲爱的场所不是说理的地方,放下那些你错我对的执念,跟亲人们真诚的相聚,真诚的表达关心和想念。饭局上多听对方说,对于别人出色的地方真诚的给予赞扬。
第二,学会拒绝。
中国人的界限感永远也理不出头绪。当一个长年在外的小家庭回归到大家族过春节时,七大姑八大姨的越界行为简直不忍直视。但要知道,别人对待你的方式是你教给对方的。当对方有不合理的语言或行为时,要温和而坚定的说“不”。当时对方也许会生气、下不来台,但时间长了大家也就自动接受了你的界限,而且并不会因此而轻视你反而有可能更加敬佩你。切记,不要一边自己生闷气一边容忍,这样的结果通常都不太美丽。
第三,不攀不比。
正如文章开头提到的,中国这种千军万马勇闯独木桥的教育体制,注定让家长们不断地拿自己家孩子跟别人家孩子比较,所以不管是作为教育者的成人,还是作为被教育者的孩子,都形成了这样一种思维定式,就是跟他人比较。谁家孩子分数高?你家房子多少平?他家开什么车?比较,让我们永远也看不到自己,让我们永远也取悦不了想要满足的那个人,让我们永远痛苦。而春节,更催生了“比较之心”。就让我们跳出这个怪圈,接纳自己比不过谁,接纳谁比我好,接纳人们的比较,而这些都无我无关,我就是独一无二的我。
做到以上三点,保你春节喜乐!
提前恭祝您新春大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