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书编辑的序言,让我们对作者更多一份了解。或许是因为已经读到第五章了,再返回来看,有一种亲切感。当然,也是本书的精髓所在。
1)百科全书式的科学介绍和评论
他说:多尔是一位广泛阅读前现代和后现代著述的敏锐而富有同情心的读者。他在它们之间相互沟通,为我们思考和感知世界并探讨其中教育者的角色提供了一种新的方式。
这本书关于科学的介绍,的确是百科全书式的介绍,对我来说,真正有一种扫盲的感觉。
可是,多尔足够敏锐,他也足够的富有同情心(估计考虑到如我这样领悟能力的人),我能读懂的仍然不多。可是,就是那些读懂的地方,也给我开了不小的窗户。
比如,最近读的第五章。一开始,我很不解——为什么写课程,要写那么多关于“心灵”的观点的发展呢?(这样的疑问其实有很多,因为现代人讲课程,估计不会讲宇宙学、天体力学、认知学等方面的知识,后来才参透一点:课程的起点和原点都在于人们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发展,这个认知发展就包含所有的科学发展)当明白“自古希腊以来,心灵的概念便是西方知识界的组成部分”后,也才明白——我们如何看待心灵,也就会如何看待课程建构。
“心灵”这个词汇的发展历程:“一开始是心灵的其他隐喻如白板、黑箱、非物质的食物,以及新近的信息加工器,心灵自身成为后现代主义关于人类意识、目的性、思维、创造性、想像力以及认知游戏的隐喻。心灵不是对自然的被动反映,而是人类采取赋予生活经验以意义和用处的方式积极解释和转变概念的能力。”由此可以看出,心灵不是一个名词,而是一个动词,是一个积极的词汇,带有独特的个体体验,但又带有普适的道理,这样的心灵才是鲜活的,也才是完整的。这也正是课程的追求目标。
2)课程不再是跑道,而成为跑的过程自身。
读到这句话时,我脑海里有三幅画面。
一幅画面是:众人争先恐后向前奔涌,奔向一个写着“课程”旗帜的地方,那是众人的终点。
第二幅画面是:众人都在向前奔涌,但没有争先恐后,而是整齐划一,他们脚下的路面上,隐约闪现出两个字——课程。
第三幅画面是:众人都在向前奔涌,但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节奏和方向,没有统一的步调和要求。脚下的路面,“课程”两个字若隐若现,但也会随着众人前行状态不同而发生变化。
这样解读这句话,是不是有些蹩脚呢?
这句话的前一句是“教师的角色不再是原因性的,而是转变性的。”它的后一句是“学习则成为意义创造过程之中的探险。”这样连起来一看,课程具有生长性,课程也具有探险性,这样的课程才显得更好玩一些。
3)多尔提出了他自己的课程乌托邦,即“没有人拥有真理而每个人都有权利要求被理解”,这一课程理想之中教师是领导者,但只是学习者社区之中一个平等的成员。
这句话,也是我们的课程乌托邦。这学期的课程研发学习之旅,有这样的影子。我们的学习群,应该就是构建的一种持续对话性的、没有人拥有真理、每个人都有权利要求被理解的研讨氛围。
正因为如此,我们的作业都是兴之所至,都是一种自我构建和展示,我们都在做出自己的尝试和理解,构建我们的课程乌托邦。
4)多尔视他所设想的课程为具有四R特点的课程:丰富性、回归性、关联的和严密的。
课程开始时,写过一篇关于对课程的认识。当时我写下课程的特点是主题性、深度性、逻辑性和延展性。两相对比,我的理解还是肤浅了一些。我忽视了课程最基本的特性——回归性。
课程要回归到知识的生发处,回归到人的心灵,才能成为“跑的过程自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