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的题目都挺让自己头疼的,明明自己学习的不止一点,却硬是让自己有几个字概括出来,本来自己的要写的面还挺多,这一收紧,想输出的内容也都忘记的差不多。
在这里我分享一个我自己的误区,就是当我读到一本好书的时候,感觉每一个知识点都能打动我,所以本来已经写完任务,由于自己不想错过书中的每一个细节,所以就停止阅读。
直到现在我发现,这么做是不合理的,没有必要为了输出,而耽误自己的读书进度,否则自己情绪高涨的时候,就不愿意再读书。
我知道这样下去肯定不行,也不知道是一直想着,还是多读了一点,我发现当你读的时候,你只管去好好阅读,至于要输出的内容,还是按照自己之前的形式,输出的时候输入点就可以。
一下子我就不纠结,至于没有分享到的观点,等第二次阅读的时候再来就可以,这样的话就两不耽误。
说回咱们今天的正题,又是拍大腿的一天,感觉自己知道的太晚,要是早点知道该多好,每一次都有这样的情绪。
然后就是自我的安慰,现在知道也不晚,对于这一次的观点,其实自己也早就知道,或许就是缺少像现在这样的行动,才会导致自己没有形成这样的思维。
一张纸被一滴墨水污染,很多人第一反应都是,多么好的一张纸,硬是让这一滴墨水给污染了,大家首先看到的都是那个不好的,而纸的其他地方根本就视而不见。
咱们平常的工作中也一样,领导的一句批评,同事的一句议论,朋友的一个玩笑,原本都很小的一件事,但就是因为有负面偏好这个心理,你就会无线放大,使自己美好的一天,让这一丁点的小时给破坏。
我知道你会说,任何人都是这样,可这不就是咱们要修炼的地方吗?你把这个事放到一个月、一年、甚至是十年,你真的还会记得吗?
越是亲密的关系,越会出现类似的问题,大家都认为彼此的付出都是理所当然,都忘记感谢对方,所以就有那句,所有的感动都来自陌生人。
不要因为一件小事而影响自己一整天的好心情,这句话说出来容易做出来难,毕竟大家都喜欢好的事情发生,对于不确定的事情总是抱有焦虑,这都很正常。
所以为什么一直说要世事看淡,就是要让你的层次提高,不要因为当前的不好,而放弃整个人生。
况且这个世界不是非黑即白,为什么说你不成熟,因为你总是用二元对立的思维去解决事情,无非就是对与错,可现实的生活是多层次的,敌人也可以变成战友。
要看到对方好的一面,忽视不好的一面,毕竟人无完人,谁都会犯错,你又何必一直执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