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朋友圈文案一直是我的一大缺陷,总是无从下手,习惯性的写一些书面用语毫无人情味,做运营工作的,文案写的不细致真的是减分项,勾不起用户兴趣没有购买欲望,也就做了无用功。
![](https://img.haomeiwen.com/i20462596/ff391352396092bf.jpeg)
和同事聊天,说自己最不擅长这朋友圈文案了,别说工作微信了,自己微信也不发什么呀!
说到这我突然愣了一下,是呀,我自己平时就不特意去勾勒朋友圈文案,工作中怎么可能会呢?换句话说,平时就没有去刻意练习,正用时当然就没有内容了。
看过一本书《上瘾》提到能让用户上瘾最顶级的就是养成用户习惯,就像平时无意间拿手机或者说拿出手机直接点开微信等软件一样。这种习惯成为了无意识的行为,不需要大脑特意去想。
就像很多人说错话了,后知后觉的说我这话到嘴边张口就来,也不是故意的。这就是说话习惯导致的,思维方式形成了可能大脑还没反应出来,话先冒出来了。所以说话和沟通也是需要刻意练习的,这样才能改变固有思维,说出话更妥帖。
习惯让我们的很多行为变成了顺其自然,同一个同一个工作,不同的员工做出不同的样子来,同一起跑线上,谁的智商又比谁高呢?先天因素会有的,但多半都是工作习惯的问题。
同一个任务分布下去,A用了一整天的时间做,一会看一下手机,一会做一下其他工作,零零散散的时间都分配出去了,回过头来一天时间挤压压才做完。而B接到任务后,延后了其他工作,把精力放在这一件事上,半天时间就搞定了,还反复检查了几遍完全没有问题才交付任务,剩余半天的时间自由分配。
你看这两位员工的区别主要在于工作习惯上,有的人可以很快进入到深度工作,有的人却很难只专注一件事,精力和时间管理这件事同样需要刻意练习。
我就是一个人时间管理很差的人,以前大部分时间都总在看剧看手机上,有一段时间,不管看书还是工作都要把开着电话,因为听不到电视声音总觉得哪里不对。结果是电视也没看,书也没看透,工作也是一言难尽。
后来工作量增加,每天忙的脚打后脑勺,如果还是以原来佛系的工作要焦虑的不行,所以开始看一写时间管理的书《高效管理手册》《时间管理七堂课》《清单革命》等等,学会使用清单,每天做工作计划设定完成时间,增加单位时间货币价值,逐渐再改善时间的管理。
每天遇到新的问题并不是坏事,不去思考才是坏事,多思考能让我们找到一直忽视的问题。
遇到什么难题时少说how,多想why和what,不要先问怎么办,而是多想产生的原因和解决办法,任何困难都有三个或以上的解决方法,这个就需要用心思考和挖掘了。
所以,发现那些不易发现却阻碍你的小习惯吧,通过刻意练习成就更完美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