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器最早出现在新石器时期,是作为生活用品,随着社会不断的进步陶器的质量也逐步提高。到了商代和周代,已经出现了专门从事陶器生产的工种。在商周时期出现了原始瓷,是瓷器早期的形态,原始瓷是陶器发展最鼎盛时期的产物,原始瓷从商代出现后,经过西周、春秋战国到东汉,历经了1600-1700年的变化发展,形成了现代精美的瓷器。
陶器与瓷器的区别之一烧成温度不同
陶器烧成温度一般都低于瓷器,最低甚至达到800℃以下,最高可达1100℃左右。瓷器的烧成温度则比较高,大都在1200℃以上,甚至有的达到1400℃左右。
陶器与瓷器的区别之二坚硬程度不同
陶器烧成温度低,坯体并未完全烧结,敲击时声音发问,胎体硬度较差,有的甚至可以用钢刀划出沟痕。瓷器的烧成温度高,胎体基本烧结,敲击时声音清脆,胎体表面用一般钢刀很难划出沟痕。
陶器与瓷器的区别之三使用原料不同
陶器使用一般黏土即可制坯烧成,瓷器则需要选择特定的材料,以高岭上作坯。烧成温度在陶器所需要的温度阶段,则可成为陶器,例如古代的白陶就是如此烧成的。高岭土在烧制瓷器所需要的温度下,所制的坯体则成为瓷器。但是一般制作陶器的黏土制成的坯体,在烧到1200℃时,则不可能成为瓷器,会被烧熔为玻璃质。
陶器与瓷器的区别之四透明度不同
陶器的坯体即使比较薄也不具备半透明的特点。例如龙山文化的黑陶,薄如蛋壳,却并不透明。瓷器的胎体无论薄厚,都具有半透明的特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