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第四次“田野教研”后

第四次“田野教研”后

作者: 侯慧hh | 来源:发表于2019-03-10 21:54 被阅读0次
第四次“田野教研”

漫长的一周结束了,田野教研+数学研讨暂告一段落。如同设计好的一般,这次教研所给予我的超强度的冲击,我,感冒了。

中午饭后,挪到宿舍,把自个扔到床上,眼睛不由自主地就合上了。头疼欲裂,眼睛干涩,血液上涌。手机,离得越远越好,闷着头,蜷着腿,便不知天地为何物。

艳的一通电话把我从昏睡中捞起,起身,裹着被子,倚墙,望着窗外,恍若隔世。怀疑自己,甚至怀疑时间,这一切的发生都是真实的吗?

从2019年3月3日-2019年3月10日,上了12节课,听了9节公开课,参加6次教研,3场研讨会,改作业,修课件……高密度地学习之后剩下了什么?一次次的教研课之后都让我越发失落,越自卑,越痛苦。自问我是不是数学组里最差的一个,为什么察觉不到自个的进步,明明,明明自己也是很努力了。但是,看了看张老师和柳雪,觉得自个不配说努力。

记得上周确定四校教研课的时候,朱老师举荐我去,我拒绝了,朱老师有句话我一直记着,她说要学会承担。之后,我想了好久,我知道她也希望我多得到一些锻炼机会,但是我深知自个对课程还没有磨合出那一丝的敏感,我可能还要再多拐几个弯,折几回中,接下这个任务之前我还有一段路再走走。

干老师在评课的时候对我说:“你还没有发挥出你的潜力。”一种遗憾的表露,同时也让我看到了期望。回想那节《有多余条件的解决问题》的教研,历历在目:

干老师和魏老师因“建什么模”辩论了好久,干老师主张这个课题的目的是学会剔除题干中的多余信息,总体思路分三步走:第一步,从单位入手,剔除单位不一致的条件,即多余条件。第二步:若单位相同,意指所有条件和问题都是一样的,那就找总数,根据总数与部分分类,把不能划归于整数与部分的条件剔除。第三步,根据减法模型,利用“总数-部分”即可求得另一部分,即问题所指。而魏老师主张从问题出发,首先明确问题所求,从问题入手思考要想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已知哪些条件,确定所需条件之后就能剔除多余条件。思想依据是杜威的“五步探究法”:(1)创设疑难情境;(2)确定疑难所在;(3)提出解决问题的种种假设;(4)推断哪个假设能解决这个困难;(5)验证这个假设。

两位老师唇枪舌战,引得老师们纷纷掏出手机拍照摄像,朋友圈里“的吵架”视频便源于此。好的教研就应该如此,各抒己见,才能互相磨合,使见解更完善。反复咀嚼课题,有多余条件的解决问题,重在剔除多余条件,还是重在解题?这是建模的起始点。然而一套方案如果能解决所有的问题,那就不能称之为模型。我们要清楚地吃透教材,该问题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剔除多余信息,这样一来,问题就清爽多了。干老师的“三步走”模型仿佛能让一年级的学生更加自如,清晰地筛选出多余条件,接下来就是减法模型的应用了。那是不是从问题出发就不可以了呢?显然不是,然而从问题出发去找所需条件,从而筛选多余条件需要一定的逻辑能力,而一年级孩子的思维水平掌握此方法尚显困难。当然这不失为一种非常好的解题思路。

在这一课题中,另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浮出了水面,孩子们对文字信息的理解和处理能力是参差不齐的。如这道题:小明家有14只鸡和5只鸭,公鸡有6只,母鸡有几只?我相信每个成年人看到这道题,都会觉得这有什么好讲的?这很简单啊。14-6嘛,5只鸭这个信息没有用。然而通过前测,我发现,很多孩子们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鸡,什么鸭,更别提公鸡,母鸡和鸡的关系了。在实际的做题时有很大一部分孩子居然把“公鸡有6只”这一条件当做多余条件给剔除了。想想也是可以理解,现在的孩子们离这些东西太远了,那怎么办?这又不是本节课的重点,不可能花费大量的时间教孩子去辨别鸡和鸭。我坐在办公室苦思冥想,欸,不如这样,在这道题之前我可否设置一个这样的游戏,找出下列不是同类的选项---我在最后一道题里精心设计了这三个词“公鸡,鸭子,母鸡”。课堂上在这一部分孩子很兴奋,纷纷指出删去“鸭子”,“为什么?”我追问。这时候就有孩子跳出来说:“公鸡、母鸡都是鸡类,而鸭子不属于鸡类。”于是顺理成章地过渡到了例题,孩子们迅速地完成了例题的习作。

然而我却在另一道题上“栽了跟头”,题目是这样的:我们班一共有20个人,捉迷藏的有14个,外面有6人,藏起来几人?由于没有引导,孩子们不理解“外面”是几个意思,在题面上走起了“迷宫”。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眼看着要下课了,大部分的学生都把“外面有几人”当成了多余条件删去了。我只好以讲授的方式干预课堂,给他们灌输捉迷藏的知识,就这样半懂不懂地下课了。

在教研的时候,干老师说不要让无关于课堂的东西干扰到孩子,要为学生的思维扫清障碍。那在这道题,最好的处理方法是什么呢?如果在读完题之后,我问学生,孩子们,你们有没有玩过捉迷藏?捉迷藏是怎么玩的?孩子们有相关经历,必然会积极地回答一些孩子藏起来,另一些孩子等其他人藏好去抓。我就可以通过引导他们,哦,原来捉迷藏分为两部分,一部分藏起来,另一部分在外面等他们藏好后去抓。这样,再放手让他们去做这道题,总数与部分就非常清晰了。而“我们班有20人”为无关信息,予以剔除。这样做的话,应该大部分孩子都能够准确地找出无关信息。

通过这次教研,最大的收获有四点:

1.一年级的孩子需要老师帮助解题,我们要为孩子把每课的重点旁边的障碍扫清,使其思维得到正确的发展。

2.要向优秀教师学习多元的评估策略,应用于课堂,使每一位学生都能被评估,都有动力参与讨论并有勇气探索和挑战困难。

3.老师要建立“模型”思想,抓住核心,思索“建什么模”能够更有效地解决这一类问题。

4.练习量要上去,高效但不机械,课堂上能完成的不拖至课下,一节课最好能实现新课+练习,练习随堂改,一节课的时间是很短的,每分钟都不能浪费。

望今朝痛定思痛,博观约取。

盼来日学有所得,厚积薄发。

相关文章

  • 第四次“田野教研”后

    漫长的一周结束了,田野教研+数学研讨暂告一段落。如同设计好的一般,这次教研所给予我的超强度的冲击,我,感冒了。 中...

  • 望见希望的田野

    春风中我们迎来了第四次田野教研,在这之后,我望见了希望的田野,相信也许很快就会真的站在希望的田野上了,长久以来擅长...

  • 第四次田野教研

    开学第二周星期,严格来说应该是第三周,迎来了本学期的第一次田野教研。每次教研都会给我们带来或多或少的收获,所以有紧...

  • 第四次田野教研

    开学初,带着新学期的希冀迎来了我们的第四次田野教研。与以往不同的是,除了熟悉的马玲老师,丹丹老师,还有一位活...

  • 田野教研(四)

    三月4~7日我们全体语文老师进行了第四次田野教研。本次教研在我们教室进行了共读课的示范与学习,而我自己也在...

  • 写我所想,爱我所爱--记第四次田野教研

    开学的第三周,龙美进行了第四次田野教研,虽然这次艺体组没有教研安排,但却在贺校长的提议下,以此为契机,成立了一个...

  • 田野里的春风吹起了一丝涟漪

    第四次田野教研于我而言有特别的意义,这一次教研我从一个看课身份转变成了一个上课身份,感受果然不同,听课永远看...

  • “田野”里,沐浴春风----记第四次“田野”教研

    成长与收获,正如沉睡了一个冬日的种子,突然在春天破土而出。 从上周二说起---- “全人之美”课程的专家...

  • 田野教研感悟

    第二次田野教研走进龙美,给我们解答疑惑,给我们的教学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南明教育集团第二次田野教研...

  • 田野教研,美好相伴

    教研就是一所学校的生命,精彩的教研带来教育的精彩,平庸的教研导致教育的平庸。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四次“田野教研”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klpp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