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走近杨绛

走近杨绛

作者: 山谷野百合 | 来源:发表于2024-01-08 15:55 被阅读0次

    读杨绛与钱钟书的故事,竟又流出了眼泪。这是一个智慧又温柔的女子,可贵的是她这种温柔没有被世事所改变,这是非常难的,非常难。

    这里写一点对杨绛故事的感受,深入了解这个经历了百年沧桑、中国为数不多被称为“先生”的女子。

    其中“【】”是引用所读资料的部分;※是个人感受。

    【】钱钟书的确是一个四肢不勤的书呆子。在船上,他系个鞋带都会把自己给绊倒了,整船的人都笑了起来,杨绛没有笑,她轻柔地伏下身去,帮丈夫把鞋带系好了。

    “我就爱这个书呆子。”

    钱钟书初到牛津,一个人出门,就在下公车交脸朝地摔了一大跤,吻了牛津的地,把大半个门牙磕掉。

    ※这段很好笑,人们说,一个天才可能在另一个方面是个完全无知的人。钱钟书就是这样的人。但杨绛完全接受他。她知道,爱一个人需要去接受他身上的好,也要去接受身上的不好。尤其是杨绛俯下身去帮丈夫把鞋带系好的情景,那一俯身的温柔让人感动。

    【】“怎么样,还可以吗?”

    “这是我吃到的最香的早餐了。”

    “季康,我们比赛读书吧,看谁读的多,读得透。”

    “嗯。”

    钱钟书与杨绛在英国读完了所有的经典名著。

    ※这就是钱钟书的厉害之处,谁说钱钟书是个书呆子?杨绛给他系鞋带,他给杨绛做早餐。他也有自己的温柔与浪漫,只是这种柔情只给自己最爱的人。他也有自己的方法让杨绛从到法国的不适应中摆脱出来。他知道杨绛的热爱——读书。他自己也是个嗜书如命的人,他们比赛读书,读完了牛津大学所有的经典,夫妻两个人是需要有一些共同爱好的。

    钱钟书是个记忆力很好的人,他可以把读过的很多书都背下来。一个男人身上是要有点让女人崇拜的地方的。

    【】1937年,卢沟桥事变发生了。

    “季康,我们都是中国人,我们要与祖国共存亡!”

    “钟书,我们现在就回国去。”杨绛坚定地站在丈夫的一边。

    1938年,全家回到祖国,大地山河破碎,烽烟四起……

    ※就是这个“木手木脚”的钱钟书,在国家危难之际,很多人都出国逃难,他们却坚定不移地回国,他们心中有着一颗炽热的爱国心,难得的是他们两个人意见出奇得一致,没有犹豫,决定下得毅然决然。

    【】钱钟书去湘西蓝田师范,工作得不顺利,回到了上海。但左等右等,没有等到西南联大的聘书。失业呆在家中。

    “季康,我……”

    “不要紧,有我呢。”

    ※就在钱钟书在西南联大湘西蓝田师范因为“文人相轻”干不下去回到家中,又因为同样的原因没有收到西南联大的聘书,不得有呆在家中时,他得到了杨绛的安慰和支持。在他最无助的时候,杨绛告诉他:“不要紧,有我呢。”

    这是杨绛在钱钟书面前说得最多的一句话。钱钟书把门弄坏了,“不要紧,有我呢。”把墨水洒到了白桌布上,“不要紧,有我呢。”把台灯弄坏了,“不要紧,有我呢。”

    【】“不如趁现在空闲,多写些东西。”

    “你是最贤的妻,最才的女!”

    就这样,钱钟书的《围城》诞生了。

    ※也就是这段赋闲在家的时间,杨绛鼓励丈夫写小说。也就是这部小说,让大家认识了钱钟书。杨绛最了解自己的丈夫,她不愿让他在家里自甘消沉,她知道他是多么有才华,她在尽自己的方式去鼓励钱钟书发挥出他的长处。其实一个女人对男人最大的支持就是帮助他发现自己身上的天赋并把它发挥出来,实现其价值。

    【】早在两人相识时,钱钟书说:“我志气不大,只要贡献一生做做学问。”杨绛觉得这事甚好。

    ※两个人需要有一样的追求。有多少文人志士,一个志向在于做文学,一个想让他出人头地去做官,结果一生为情所累,过着不幸福的生活。钱钟书和杨绛在一开始就有同样的人生观和志向,也在日后用一生的时间去实践这个志向——做学问。在他们的家庭中,摆设非常简单,他们仨经常各据一角去读书。他们从来不串门,只是在家中读书,做学问。

    如果问他们有什么愿望,就是穿一件隐形衣躲开外面的纷扰,安心地读书写作研究学问。

    【】小阿季看着父亲病倒后,母亲一个人照顾着久病缠身的父亲,还要统筹规划着一大家子的日常开销深受期影响,日后也成为了如母亲般的女子。

    ※一个人的童年经历和父母的为人会很深地影响他的一生。杨绛也是如此,她的母亲在父亲病倒后悉心照顾,还要安排一大家子的日常开销,母亲的贤良淑德也为她日后成为钱钟书的贤内助打下了基础。难得的是,她自己也闯出了一片天地。

    就像《致橡树》那首诗中所写:

    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已;

    我要做一棵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她就是这样,舒展开自己的枝叶,为钱钟书撑起一片绿荫,让他安心做学问,自己来应付繁琐的生活。连她的公公也赞叹说:“笔也握得,铲也拿得,上得厅堂,下得厨房。”

    【】1917年,杨绛的父亲杨荫杭在京师高等检查厅担任检查长,办案期间因为不愿意向权势低头得罪了小人被停职,最后虽然恢复了名誉却不能官复原职了。父亲看透了此时的北洋政府官官相护最终决定辞去官职回到无锡。

    ※这件事情对杨绛的影响也是很大,她看到了父亲没有被权势所吓倒,没有被专断的统治屈服。这也让她对政治有些反感,在大学期间就立场要做学问。后来她在五七干校期间被批斗时,她被剃了阴阳头,分配去打扫厕所,她同样没有被打倒,每次打扫完就在里面进行翻译工作。这些后来被人们津津乐道的事情,在当时却只有当事人才知道那种滋味。有多少文人受不了这种磨难自杀的,精神垮掉的,可是杨绛没有。

    我在想是什么让她如此有力量?父亲对她的影响不可忽视,父亲用自己的行动教会她不屈服于强权政治,坚持自己的信念。还有就是文字。

    巴金就在那段人生最黑暗的时候,悲壮地用意大利文背诵但丁的《神曲》。她心中有着对文字的信仰,对人性的信仰,这些都是支撑她度过那段岁月的力量。杨绛后来也说,“我心中的一股向上之来自于对文化的信仰,对人性的信仰。”

    【】钱钟书病重时,杨绛亲自做各种鸡鱼蔬菜泥,炖各种汤,鸡胸肉要剔得一根筋都没有,鱼肉一根小刺都不能有。“钟书病中,我只求比他多活一年。照顾人,男不如女。我尽力保养自己,争求夫在先妻在后,错了次序就糟糕了。”

    ※每次读到这段话,都会鼻子发酸,不禁要流出泪来。夫妻两人相伴到老,先走的那一个是幸福的,是在另一个人的陪伴和不舍的眼光中离去的;而另一个,形单影只,孤苦伶仃,需要忍受老去的苦痛和思念之苦。

    杨绛这么说,分明是把钱钟书当成一个孩子在宠着。她知道钱钟书是个天分极高但生活中却又笨拙的一个人,她全身心地接受着这个人,就像《成为作家》中所说,她极力保护着钱钟书心中那个脆弱的敏感的“写作的自我”,她负责当那个在外面遮风挡雨与外界打交道处理日常琐事的那个“自我”。所以钱钟书才发自肺腑地说:“你是我的情人,是我的良友,是我的贤妻。”

    【】“钱先生火化那天,杨先生没流泪,最后我把钱先生推到火化炉前,杨先生就在那里看,久久不忍离去,好多人都走了,她还是舍不得离开。”钱钟书和杨绛的助手薛鸿说。

    ※我还记得父亲去世时,就在要推去火化的那一刻,我手变得冰凉,眼中瞬间盈满了泪水。第一次理解了“生离死别”这个词,那是一种巨大的无法言说的悲伤。

    【】我们仨失散后,杨绛“试图做一件力所不及的事,投入全部心神而忘掉自己。”她开始翻译柏拉图的《斐多》,从古圣贤的著作里寻求安慰。

    ※如同当年在五七干校时被批斗时一样,她再次经历了人生的最大的打击和悲痛。人生的最后一次诀别,“从此,我们仨走散了。”

    文字,始终是她疗愈自己的良药,投入地工作可以让她忘掉现实中的孤单与悲伤。这时我想起一句话:最好的爱就是在一起时彼此珍惜,离开后依然坚强地活着。这也是我理想中的活法,这是一种骨子里的独立与强大。

    【】“读书就好比到世界上最杰出的人家里去串门,不必事前打招呼求见,也不怕主人。翻开书面在入大门,翻过几页就升堂入室。而且可以经常去,时刻去,如果不得要领,还可以不辞而别,或者另就高明。”

    ※好喜欢这段话,读书就好比去那些大咖家中串门,不必预约,就可以登堂入室,不喜欢了还可以转身就走,另寻知音。多贴切的比喻。

    有一种说法:你就是周围六个人的平均值。我们的活动范围是有限的,我们有太多的事、太多的人没有看到,可以通过读书来看到更多的人,结识更多有趣的灵魂。樊登说,读书这件事,怎么说都是最划算。想想看,几十块钱让你去窥见一个人的思想,看到他花几十年的时间总结出来的知识,去和一个高贵的人对话,这不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吗?

    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其实是非常微小的,读书就是拉开这些差距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在读杨绛的经历时,我更确信这一点。

    【】她早就借翻译兰德那首著名的诗,写下自己无声的心语: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爱大自然,其次就是艺术;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

    ※不争,不屑去争,多么充满傲骨的话语。世界有太多的事情值得我花时间去做,和别人争来争去是对生命最大的浪费。

    向世间所有高贵的灵魂致敬,为那种对生命深入骨髓的热爱与敬畏。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走近杨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kton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