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0744668/5c466e8c9a537f3b.jpg)
(一)
如果你正面临毕业,在投简历时看到以下条件:
1、985 211大学毕业
2、研究生学历
3、拿过学业一等及以上奖学金
4、大学英语六级
问问自己会投简历吗?大多数人可能会说“第一个条件就把我拦在门外了。”
仔细剖析一下我们的思考逻辑
1、我不是985 211毕业
2、所以我不会做出投简历的行为
3、因此我永远也没有胜任此类高要求工作的能力
长此以往,高考后你和那些考上985 211同学的差距,将一直存在并且会不断扩大。
可以说高考决定了你一生。
大多数人都是这样的思路:是否要去做一件事或者找一份工作,首先要看自己具不具备某些条件,然后再做出行为。这样并没有错,但这是平凡人的一生。
另一种人的思维是这样的:我拥有某个理想和信念,我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然后我开始学习能力,付出行动。
如果把这两张种思维方式用图形表示出来,大家可以想象一个金字塔,上面三层是精神、身份、信念,下面三层是能力、行为、和条件。
自下而上的是大多数平庸的人,自上而下的是充满能量的人。
(二)
马云当初创立阿里巴巴的时候资金不足、人才短期、国内互联网环境不景气。几乎最基本的创业条件都不满足,但马云只说了一句话“我要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这就成了。
按上面提到的金字塔模型分析马云首先把自己作为一个为中小企业做主的人,然后有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这一理念,从而指导行为。
试想一下如果马云当时想的是:我还是先存够了钱再开公司吧。会有今天的阿里吗?
我有一个学长,复读一年之后都没有拿到毕业证,却在三年后坐拥资产三亿的外贸公司。最近还打算要给母校捐款。
在他公司上班的都是清华、北大、浙大等大学的毕业生,而他本人连毕业证都没拿到。
他说他的信念就是做个老板,让重点大学的学生们为他打工。
有信念就有不做一辈子打工仔的可能。
(三)
李安说“生活不是煮饭,不能等一切都准备好了再下锅。”
前一段时间和朋友谈心,我说我加入了一个种子计划,一个专门为在校大学生提供与创业公司接触的平台。初选3000多份问卷,我作为十分之一进入面试了。我告诉她接到面试通知的那一刻我开始不知所措,或者说突然就怂了。
我开始找自己的各种缺点,上的不是双一流大学、性格内向、没有特别的经历,甚至开始忧虑没有一套像样的适合面试的服装。
她说:你是三千多人中的少数,未来可能会成为几万人中的十分之一,几百万人中的十分之一...不要抹杀这种可能。
有时候觉得自己确实是先掂量掂量自身再决定要不要做一件事,而往往决定都是不去做。
(四)
![](https://img.haomeiwen.com/i10744668/b63b5973384d21f5.png)
早上看到这么一个调查结果。
从现在起忘掉“高考决定命运”,摆脱你现有能力的枷锁。人类的潜能尚无限,你凭什么一辈子只做个平庸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