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婚姻育儿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
施琪嘉 | 父亲的功能:拼爹拼的究竟是什么?

施琪嘉 | 父亲的功能:拼爹拼的究竟是什么?

作者: 十分心理 | 来源:发表于2018-02-23 10:08 被阅读0次

有一个比较悲观的说法,就是男人这个物种会在五十万年以后灭绝掉。五十万年对我们来说,就不用特别担心。

但是,就像有人说的: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但他还活着。作为男人、作为父亲这个功能,是不是还存在,的确是一个值得讨论的话题。

 01 

最初的人类生活,起决定作用的是女性

人类是从七十五万年前开始的。从我们开始直立行走,开始群居,最初男人并不那么重要,因为最初养活家庭的主力,不是男人。

所以,人类社会在很长一段时间,男人是做为一个辅助的符号存在的,起决定作用的是女性。

目前也许正在重新恢复这样一个状态。在早期,最早让人能够存活下来的食物,并不像现在这么多的蛋白质,而是从树上采集。

原始的采集社会的特点就是,能够果腹的东西,就像现在的素食主义。要是打一些野兔子啊什么的,那都是偶然的。

因此,男人在那个时候的作用大概就相当于提供精子。女人,不仅要生孩子,还要养孩子,还要维护家庭。

如果我们去到泸沽湖的摩梭族——云南的温泉乡,你就可以看到这种原始古老的形式,它对家族中的女性是特别的尊重。

在家族中推举出来一个女主人,掌管家里的财务,控制和管理这个家庭的人员分配。男性一般是舅舅在家里。如果他要是走婚,是到其他的家庭去。但是他如果留在家里,他只能起协助的作用:白天做一些力气活,比如说要盖房子,或者赶马出去放马放牛。

因此,很长一段时间,女性是起主要作用的,这是母系社会的形态。

 02 

父亲的第一个功能的出现

男性角色的改变是从驯养动物开始的,包括狗、猪牛、鸡鸭的驯养等等;再就是铁器的产生,铁器社会的产生,使得男性的力量——肌肉和女性肌肉的差异——这一优势就出来了。

有铁器,有弓箭,男人就可以出去打更大的动物。人类就发展到可以吃到肉了。刘德华在某个电影里就说“跟我走,有肉吃啊”,这说的就是男性的功能。父亲的功能突出的原因,就是因为它能够给家里带来更多的能量。肉,动物蛋白和植物蛋白是不一样的。

谁打回更多的肉——就像现在的男人谁能够挣更多的钱——它在隐喻的层面、象征层面是一样的,他就是真男人。

就像现在说来说去的话:这个男人他是不是能够养家糊口,怎样养家糊口?

以6、70年代为例:那个时候说嫁什么样的人,一定要嫁军人对吧,因为他孔武有力。像男人的这种坚强、有力量,是一种有保障;有些是粮食的保障,这是什么样的人?粮店的师傅,有粮票。还有屠夫。你看现在有谁嫁屠夫?

那个时候,像这一类职业的人,特别容易得到女性的青睐,姑且不说,你要不要、喜不喜欢这个人。按照马斯洛说的,如果最基本的生存都有问题,那首要考虑的是,能不能够把我的孩子养大。

在八十年代初哪一部分人的职业比较俏(我现在说的都是男的)?那就是列车员。列车员能够走南闯北、倒倒烟、买卖电子表,能够带很多钱回来。

随着时代的发展,男性这个角色,虽然职业有所变化,但是它的功能没有变化,就是要带肉回家、要带钱回家,要能够养家糊口。

所以,著名的曾奇峰老师说过一句话:如果你不能带钱回来,你还不如留给你的孩子一个忙碌的背影。这就是非常矛盾的所在。为什么呢?很多家庭都有缺失的父亲,缺什么东西呢,缺钱。回来以后老婆也看不起。

他就想:那我就不回来了呗。儿子或者小孩子,看到妈妈对爸爸没有好脸色,爸爸在孩子面前也抬不起头,“那干脆我就留一个脊背,留给孩子就是忙碌的”。

要是忙碌就好了,关键是根本都不着家,而且留下的是一个缺失的背影……

进入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就有很多打仗,这时候当然就是以男性、男权为主了。

然后,我们会觉得,男性在世界各地,都居心叵测地给女性设置了一些障碍。比如说蒙面、裹足……中国裹了上千年的小脚,基本上是从宋朝一直到民国才慢慢的把这去掉。

裹了这么多年的脚,也没有让它基因发生改变,女人的脚该大的还是大。

在西方,女性长时间穿高跟鞋,如果照X光片,其实跟裹脚的图片差不多。不同的是,高跟鞋是女性自愿穿的。

总而言之,在我们的这个社会里,血缘父亲的观念还是根深蒂固的。特别强调:这是不是你家的种,三代单传呢,能不能把种传下去啊。

其实无可厚非。因为这来自于遗传种族的延续。

所以,父亲的第一个功能就是繁衍,他要保证他的种能够传下去。他要出去打猎的时候,他的一个想法就是:家里有他的孩子,妻子等着他拿肉回去,如果不带肉回去,他的种就传不下去。

换到现在来说,父亲要出去挣钱,不能把钱全部在外面花掉。

现在一些父亲在外面花天酒地,赚了钱再把钱花掉;或者到外面去赌博,甚至要回来找他的妻子要钱或者钱,这个就搞反了。

父亲的第一个功能就是不仅有本领打到动物,还要有能力去克制自己的欲望,要把肉带回家去。换句话说,就是能够挣钱,还能够把钱攒着带回家里。这是父亲很重要的一个功能。

这样的话,女性在选择配偶的时候,我们就不要怪女性物质化了。

丈母娘的刚需也意味着男方的家庭是不是能够提供物质保障,这和原始的“父亲的功能”的意象有关系,当然现在提供这些刚需的不一定都是男性。

 03 

父亲的第二个功能:照顾孩子

男女在陪孩子的方面,功能是不太一样的。比如,我们在婴儿观察项目的录像里看到,每当孩子在床上玩,要爬近母亲的时候,父亲都把他拉开。

这个孩子大概七八个月,刚刚能够爬。他每次在床上,刚刚能够接近母亲的时候,母亲就迫不及待地要冲上前去,要让孩子触碰到她。

每当孩子快要触到母亲的时候,父亲就把他拉开。所以学员们看录像的时候,在场的女学员都义愤填膺,认为这个爸爸太不负责了,把孩子当玩具。

这就是父亲带孩子和母亲不同的地方。它的表现就是,母亲总是急切地看着孩子、迎上去,趋近孩子;而父亲是和孩子看同一个方向的,向外探索,并加大孩子难度的。

这是父亲和母亲很大的不一样。换句话说,在陪孩子玩儿方面,母亲倾向于接纳孩子,并且减低孩子的难度,因为母亲的功能是接纳的功能,理解的功能。

而父亲的功能则是鼓励的功能,是和孩子一起去承受挫折的功能。所以,即便在家,同样是陪伴,但是陪伴的功能在很多地方是不一样的——我当然说的是典型的父亲。

英国有一个内科医生也是精神分析师,叫做迈克·巴林特。巴林特和他的妻子一起组建了“巴林特小组”,主要是处理医患关系的。

他和妻子认为,医患关系出现了问题,第一个是由于病人把医生和护士当作自己过去的某个家人,所以他对医生和护士的期待,以及他的某些发作,都是父母亲过去的一些痕迹的所在。

反过来,医生和护士在跟病人接触的时候,他们的某些反应也可能是病人的某种疾病、某种状态,激发了这个医生或护士和自己家人的一些冲突。于是,他们就组建了巴林特小组。

巴林特在去世之前提出来一个叫做震颤的概念——thrill,有三点意思:第一就是接近危险;第二就是失去控制;第三就是恢复安全。

他之所以提出这三个标准的原因是,这三个标准跟父亲的一个动作有关系,所以他把它合称为震颤。

他列举了震颤的三个重要现象:荡秋千;玩旋转木马;父亲的高抛动作。

想一想荡秋千:如果妈妈陪着孩子荡,妈妈只能荡来荡去荡一下;但是父亲在荡的时候,力度就很大,荡得很高的时候,孩子就接近了那种心跳加速的危险。

一般来说,父亲的力量要大一些,但是父亲被孩子的尖叫声所激励,你越是尖叫父亲就是越是往上推。旋转木马也是这样。

还有父亲抛孩子的动作。母亲很少做,她没这么大的力量;也没有这个胆量。但是父亲在把孩子抛到头上的时候,他还是很淡定的。所以父亲抛孩子的动作,就导致了孩子的一种心理感受。

你身上有什么结构,你就有什么样的心理结构。你有乳房,那么这个乳房就总要去喂奶,你有子宫,子宫就要去生孩子。同样的,你如果是有肌肉,那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你的肌肉就总是要把孩子往上抛。

父亲的动作和母亲的动作就构成了一种差异性。

第一个差异性:孩子在高空中看到父亲和母亲的不同的表情——父亲是淡定的,母亲是惊悚的。所以表情就构成了他内心奇特的印记:母亲是关心我的,父亲是接得住我的;

第二,在这个高空的动作中他有这种感觉,那就是“我是被允许高于父亲和母亲的”。这当然都是心理上的印象。

我们以前有很多的高抛的动作,比如在学校里面玩单双杠、跳木马什么的。现在学校里谁还敢有这种类似于父亲的高抛动作的项目存在呢?如果孩子在学校被摔了,家长不要找学校闹死。所以没有谁愿意做这种危险的项目了,全部都撤销了。

巴林特提出震颤的意义,并且把它和父亲的功能联系起来,他主要想指出:孩子心理发育的两个重要的特点:第一就是孩子通过这种活动,能够感觉到父母亲对自己不同的关照。

父亲接得住自己,很轻松、很自信的;母亲关心自己,因为母亲只有把自己抱在怀里的时候她才会放松,充满微笑。无论如何都是被父母亲关注的,但关注的感受不一样;第二就是孩子在被高抛起来的时候,他唯一的感觉就是失重。你们如果没有跳过伞,没有蹦过极的话,可能在坐飞机的时候才能感觉到失重。在空气中,这种感觉是如此之自由和没边界。

因此,巴林特提出两个重要的概念:一是自发性。一个人不知道他的潜能有多大,所以通过被高抛而短暂失去控制的感受,逐渐知道自己是有能力去探索危险、接近危险,但又能恢复正常的事情。

现在的一些大学生,年龄已经很大了,但是不知道什么是危险,比如说到无人区去,不带GPS,不带电话,说走就走,到时候惹一大堆麻烦。

所以小时候父亲的这种功能就是带孩子去探索,并且鼓励孩子探索更大的危险,他在后面接着。那么这个孩子,就有探索世界的能力,又能够知道界限所在。

所以,父亲的陪伴和父亲的托举功能,跟妈妈的功能如此不同,但又对孩子有非常大的影响。可以想象,孩子在父亲的陪伴方式之下对自然界充满了兴趣,但是同时又有边界。

缺少了父亲的这种功能,这个孩子就会越来越多的显示出女性的那部分。比如说喜欢打扮,打扮得特别精致,喜欢宅在家里,不愿意去这去那。

现在是不是有点搞反了?女孩子反而容易出去,男孩子宅在家里,成为精致的男孩儿。不过,电影《战狼2》一下子搞了差不多二十个亿,是不是有一个迹象,男孩子是应该去打打闹闹一下?

 04 

男性独有的功能:英雄功能

还有个比较大的功能,是父亲的功能中母亲没有的,是男性独有的。第一个就是英雄功能。英雄,有这样的特点:第一,他能够有号召力,能够做出表率和榜样的作用。

英雄其实就是要被神化,并从正常人中产生。他能够做一些牺牲自我的事情。

这个英雄,也是有变异的,现在的英雄就换了一种说法叫偶像、歌星、影星。就是你很难接触到的——而且最好不要接触到,因为你接触到以后他很有可能就不是你真正内心中的英雄了。

第二跟成功有关。人们都喜欢英雄是成功的。换句话说,把这个概念强加到父亲的功能上,我们会要求父亲是个英雄

跟曾老师聊天的时候,他说女儿小的时候,看见他不费吹灰之力把一个汽水瓶的盖子打开了,女儿以无比崇拜的眼光看着他。因为作为小孩儿,她打不开汽水瓶子。所以,在小孩的眼中,自己的父母亲,特别是父亲,就是英雄。

比如我父亲,他跟我说他早年在船上工作的时候,晚上醒来,一摸,自己在江里,长江江底,头顶着船底,然后,他就摸着船底爬上来了。

我听到这个故事就特别崇拜他,因为,我们可以说是在长江边长大的,在船上玩儿的时候,经常听说死人的事情。就是在江边游泳,你会被旁边的趸船吸进去,而我爸爸竟然睡觉起来说他在船底下,还可以从船底慢慢地爬出来。

长大了以后,逐渐明白了,原来他是喝醉了酒要吐的时候一头栽到江里去了。父亲很幸运,从江里爬了上来。但对小孩儿来说,他对父亲的这种崇拜是从某一件很小的事情展开来的。

英雄不论出处。你只要是在带孩子的过程中做到了孩子做不到的事儿,孩子就会特别的崇拜你。所以,英雄是每一个小孩子内心中的情结。

英雄还要是成功的。 最近看了一个印度的片子很有意思。印度人在阅兵的时候,从中国——据说是从中国——进口景德镇的瓷器。

进口瓷器去干嘛呢?在军事检阅的时候让人飞踢。这战士一脚踢过去,瓶子没破,就换了一个士官。士官一脚踢过去还是没破,就换个了更高级别的士官,但都还是踢不破。

最后,他们只好尴尬地抱着景德镇瓶子完成了检阅。后来这被当笑话,“哎呀,景德镇的瓶子质量太好,以后不从他们那里定瓶子了”。

现在的问题是父亲做了英雄的功能,但是不是只有成功的?看西方的一些歌剧,我们会发现,真正感动人心的,是失败的英雄。

中国最悲壮的一句话叫做“虽千人,吾往矣”。就是在那个地方有上千多人在等着我,我也要去。比如鸿门宴、蔺相如、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这类故事……

孔子还说,颜回贤已,他的学生颜回只有一杯水一碗饭,却还是能够耐受寂寞。

失败的英雄知道不会成功,知道自己必将要死,但他还是要去。这是父亲的形象。和平时的印象不太一样,就是在真正危险的时候,有多少人,像泰坦尼克号,要让老人和女性、儿童先走,然后乐队还在那儿优雅地拉着提琴。

父亲的功能,归纳如下:跟母亲一样的功能有养育功能、陪伴功能和支持功能。但在养育方面是带肉回来、带钱回来。陪伴是让孩子有更多的挫折还是更少的挫折,是提高孩子挑战的力量,还是减少危险的时候。

父亲的英雄功能,是一个只许成功不能失败的英雄,还是英雄末路,有越来越多的失败?虽然如此,对他的家庭来说,他还是起了英雄作用。

所以,现在拼爹,拼的是什么东西呢?拼的是爹的社会地位和金钱吗?不。实际上,是拼爹平时跟孩子在一起,传递给他的这种理念:有没有让他更有探索能力?有没用使他更有开放性地和外界沟通的心态?有没有一个能够把自己抛到接近危险、但也知道边界的境地里去?这些才是父亲的功能。

相关文章

  • 施琪嘉 | 父亲的功能:拼爹拼的究竟是什么?

    有一个比较悲观的说法,就是男人这个物种会在五十万年以后灭绝掉。五十万年对我们来说,就不用特别担心。 但是,就像有人...

  • 所谓“拼爹拼妈”究竟拼的是什么?

    01 学龄前孩子需要学会的3件事 一、学会准备好 第一,身体准备好,能够保持坐姿正确; 第二,头脑准备好,愿意积极...

  • 拼爹拼妈拼的是什么?

    前几天看到大深圳的学区房要千万,吓得我眼珠子差点儿掉地上,眼前马上出现了一群背着重重的壳的小蜗牛形象。 都说现在的...

  • 你完全不知道,这些胖子瘦下来后会变得有多美儿啊

    在这个拼爹拼娘,还拼脸的时代,你知道作为女生,拥有一个美丽的身材,是多重要吗? 其实胖子和瘦子的区别,究竟是什么呢...

  • 家风,家规,家事的新时代解读

    我们经常会说这个时代是“拼爹的时代”,拼爹拼的是什么呢?拼的是权吗?拼的是钱吗?可就算给了权,如果这个孩子核心价值...

  • 这就是一个“拼爹拼妈”的时代

    你对“拼爹拼妈”嗤之以鼻? 你对“拼爹拼妈”翻白眼? “我没拼爹,没拼妈,我成功了啊?“ 你“不拼爹不拼妈”你成功...

  • 拼爹,拼妈,拼老师,拼的是什么?

    教育确实是拼爹,拼妈,拼师的,但不是拼爹拼妈拼老师的知识多少、学历高低、聪明不聪明、钱多钱少、官位高低、人脉广不广...

  • 【理财-4】股票型基金挑选技巧

    主动型股票型基金——挑选技巧(拼爹、拼人、拼业绩、拼规模、拼成本) 1、拼爹:尽量选择大型的知名的基金公司 2、拼...

  • 拼爹

    这是个拼爹的时代,拼爹不是拼爹的物质,而是拼爹的格局,眼光。当然有物质基础更好,但后者比前者更重要。只有当老子有眼...

  • 闲话拼爹的时代

    常听周围人讲到:这是一个拼爹的时代!一个拼爹的时代里,在我看来,又可分为三类:无爹可拼、有爹但爹拼不了、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施琪嘉 | 父亲的功能:拼爹拼的究竟是什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kwtx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