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蜕变.遇见更好的自己人物读书
错将顽石当美玉,是非成败转头空

错将顽石当美玉,是非成败转头空

作者: 墨白_6 | 来源:发表于2018-04-11 14:46 被阅读36次

    书评系列:4 -《帝王师•张居正》

    文/墨白

    ·

    “明只一帝,朱洪武是也;明只一相,张居正是也”,历史书上被忽略的张居正究竟有何魅力能与大明开国皇帝相提并论?《帝王师·张居正》为我们揭晓答案。

    《帝王师•张居正》

    (一)万般磨砺只为一飞冲天

    张居正幼年名字叫张白圭,儿时便有神童之称,十二岁童试顺利中了秀才,童试过后得到知府李士翱的赏识,被其改名为张居正。

    所有人都认为张居正必然会在来年的乡试中高居榜首,然而一切却在他遇到湖广巡抚顾璘后发生了转折,顾璘‘关照’各位考官,让张居正落榜。顾璘是因为妒才?恰恰相反,他认为良璧需多磨,为避免张居正少年得志而狂妄自大,他选择打压张居正。并在之后指引张居正,不必深究八股文,应该学习有用之学。所以,有人称顾璘是张居正一生最重要的贵人。

    1547年,张居正经过十年的沉淀,在二十三岁进入翰林院,正式步入仕途,随后遇到的人生中的第二个贵人——徐阶。

    1554年,张居正满腔抱负得不到施展,愤然辞别老师徐阶,向朝廷告假回到家乡。历经三年的沉淀,他重新回到官场,在徐阶的安排下进入国子监,结识了后半生不可或缺的知己与政敌——高拱。

    1567年,张居正四十三岁,进入内阁并成为最年轻的大学士。

    1572年,明穆宗朱载垕离世,十岁的朱翊钧,也就是后来的万历继位,才正式进入张居正的时代。

    这个世界从来就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被后人所称赞的改革政绩更离不开这长达二十五年的官场历练。在此期间,张居正历经了五代首辅的斗争(夏言、严嵩、徐阶、李春芳、高拱),也见证了三代帝王的更替(明世宗朱厚熜、明穆宗朱载垕、明神宗朱翊钧)。在刀剑丛林的政治场,张居正能够全身而退并逐步靠近权利的中心绝非偶然。

    (二)十年首辅犹如昙花一现

    任首辅之后,张居正首先获取了万历和李太后的绝对信任,并与万历的身边太监冯保有些密切的合作关系。在确保根基稳定的基础上,他开启了属于自己的帝国时代。

    1、重整军备,加强边防

    张居正对敌人毫不留情,这不仅仅体现在政敌上,更贯彻到百姓造反、盗匪猖獗、外敌入侵。上位之后便安排人员剿灭两广盗贼、灭都掌蛮。重用戚继光、李成梁、王崇古等将领,对侵略者毫不手软,战争胜利后也制定了相应的安抚政策,其在位的十年间边境安稳。

    2、考成法

    万历年间冗官冗员现象严重,为整顿吏治,张居正制定了考成法,其主要内容是加强内阁的行政和监察责任,提高六科的监察职能。通过考察,对不作为的官员进行裁减。此项政策彻底打破了论资排辈的传统偏见,不拘出身和资历,大胆任用人才。互相监督的做法也极大的提升了官员的办事效率,也在一定程度上将权力集中于内阁首辅。

    3、重整财政

    驿递和赋役是明中后期财政上最大的弊政,也是贪吏作弊的渊薮。

    (1)整顿驿递:驿递本是专为公务活动服务的官方交通机构,却被官员当成自己的吃喝玩乐之地,用驿者不仅巧立名目,还受商人之贿,大量夹带私货,致使百姓负担加重。为此重新制定了官员使用驿递的范围和规格,充盈了国库。

    (2)一条鞭法:为改变赋役不均的现象,张居正在清丈土地的基础上,实行了赋役制度改革,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一条鞭法的主要内容是统一役法,并部分地‘摊丁入地’。把原来的里甲、均徭、杂泛等项徭役合并为一,不再区别银差和力役,一律征银。

    明王朝在张居正大刀阔斧的改革中重现生机,内外几乎无叛乱,国库逐渐充盈,用人唯才,官员也不得不埋头苦干。然而,一系列改革措施触犯了官吏豪绅的根本利益,也为其死后的事件埋下伏笔。

    1582年,是张居正担任首辅的第十年,他离开人间,享年五十八岁。

    一代首辅的传奇本该就此画上句号,但在其死后的第六个月,尸骨未寒便惨遭抄家,儿子被逼自杀,剩下的被流放,就连张居正的尸骨也险遭鞭尸。更可悲的是,其生前制定的各项改革,全部被万历推翻。

    张居正的新政使明王朝出现了短暂的生机,而这生机也伴随他的离世而凋零。此生成也万历,败也万历。

    张居正

    (一)张居正为何对万历如此严厉?

    张居正从政期间,见证了三朝更替,其中明世宗朱厚熜沉迷于炼丹而不可自拔,明穆宗朱载垕沉迷女色而不问朝政,剩下的就是年仅十岁的小万历。万历接手的明王朝是外忧内患层出不穷,边境屡遭侵犯,国内百姓起兵造反,庞大的文官集团不作为,贪官污吏随处可见。张居正不愿万历重蹈祖辈覆辙,立志将万历培养成明君并将自己的政治理念传承下去,借此拯救摇摇欲坠的明王朝。

    万历之于张居正,并不仅仅是学生和帝王,最重要的是希望与传承。所以严厉是在所难免,只是爱之深责之切使张居正忽略了过犹不及。

    (二)张居正是否预见了自己死后的结局?

    在此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下张居正之前几任首辅的结局:严嵩家破人亡,儿子被斩首;徐阶被抄家,在张居正的帮助下方能保全性命;高拱落魄离京,其后又被卷入刺杀案件、最终郁郁寡欢而病死。他们还仅仅是陷于党派斗争,尚未让所有官员伤筋动骨,便不得善终。

    而张居正不同,他的改革政策几乎触犯了所有官吏豪绅的根本利益,就连海瑞那般的绝对清官对张居正也并无好感。此外,张居正父亲在1577年去世,按祖宗之法需回家丁忧,守制三年,最终被万历夺情处理,不得回家守孝,这件事使得张居正名声更为狼藉,被认为贪恋权势。

    由此可见,结局早已注定。只是,国重于家,忠大于孝。

    或许唯一在张居正预料之外的是,他的新政居然被精心培养的学生万历全部推翻。

    (三)张居正真的不懂文官的作用?

    在《万历十五年》中,作者多次强调张居正忽视了文官的作用,是为改革失败的原因之一,对此,我并不认可。

    首先,张居正能够在几代首辅的斗争中全身而退并易事,他是徐阶的人,但严嵩与高拱都未对其出手,这离不开张居正的为人处世,处事圆滑的他不可能会忽略掉如此庞大的文官集团的作用。

    其次,张居正任首辅时四十八岁,已近知天命之年。而且首辅之位更替频繁,谁都无法预料下一秒会发生何种变故。明王朝的现状也不允许他徐徐图之,所以他选择用雷霆手段去推行革命。若非如此,恐怕张居正至死都无法看到国库充盈、边防安稳的画面。

    张居正

    《帝王师·张居正》是用小说的形式叙述张居正的平生,有助于我们对历史人物的了解但不可尽信。作者度阴山应为张居正的绝对拥护者,所以书中重点描述张居正的政绩,对过失一带而过,并在某些阴谋事件上极力撇清张居正的关系。

    例如王大臣刺杀万历事件,将回乡的高拱打压到再无翻身之力,度阴山认为此事乃冯保为私仇而擅自操作,但我认为,张居正并非一无所知,即使未直接参与,也是默认了此番操作。

    历史的真相自有历史学家去论证,当我开始了解张居正,也就理解“明亡,实亡于万历”的说法。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错将顽石当美玉,是非成败转头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laah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