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读了作者豆豆写的两本书《遥远的救世主》和《天幕红尘》,认为需要重读,里面讲的道理和哲学问题与日常为人处事息息相关。
原来小说还可以这样写,书中的主要人物丁元英和叶子农都是将哲学研究透并结合实际,透过现象,看本质,身上痞性十足。不同的是丁元英海外留学,经济学硕士;叶子农初中毕业,研究"马思"二十多年。
都是知识与实际相结合,遇事情绪稳定,不会因外部条件变化而惊慌失措,总能在现有条件下,做好可能的事,焦虑与他们绝缘。两本书都与"实事求是"相关。
![](https://img.haomeiwen.com/i25674022/a00f0bc3d542e5c8.png)
"实事求是"这个成语耳熟能详,听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到现在依然不清楚该如何下手做到。探求事物内部联系及发展规律,认识事物本质,不被情绪带偏。对有的人来说容,可对有的人来说或许一辈子都摸不到头绪。
《教父》里有一句经典台词,“那些花半秒钟就看透事物本质的人,和花一辈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质的人,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运。”
这段话告诉了我们抓本质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看本质跟天赋是不是特别的紧密相关,看本质,即背后的规律需要大量的训练。
这跟“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同理的,“实事求是”既是一个理念问题,更是一个具体的做事方法论。“实事”就是实际的事、具体的事,“求是”就是追求真理、规律、本质。这就是透过现象和事实看本质。
这个方法其实古人早就告诉过我们了,比如:朱熹的“格物致知”也是告诉我们洞察本质的方法论,我理解的“格”就是琢磨,“物”就是具体的事、客观的事实,通过琢磨具体的事、客观的事实,来求得真知。
所以我们在思考本质时,要永远与事实为友,依据客观事实琢磨透背后的真相,从而做出正确的决策,这才是"实事求是"的正确做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