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最后一课了,这本书让我接触到了之前不一样的认知,也让我有时能够从另外的角度看待问题。
今天的认知清单:
1.人生没有起跑线,也没有假想的跑道。如果要用游戏来表示,应该是一个自由度最高的游戏。
2.人生的最大意义在于体验,总是体验重复和相似的风景,其实在人生的时间利用率上是吃亏的。
3.说不想努力的人,不是不想要努力后的结果,而是惧怕努力要付出的成本。
4.努力有着许多的“坑”,并非仅是看上去努力就能达成目标。
5.很多“坑”是达到一定高度不可避免的,那么踩“坑”其实是越早越好,越早损失越少。
6.格局是每个人的认知层次,下层没法看清上层的世界。
7.学习和职场一样,长期来看,都是专注自身最划算。
8.提升格局首先要打破自己的积累,看得到往上更高的层次。
9.合理分配投资和消费的比例,合理安排投资和消费的时间点,是提高人生使用效率的两大关键。
10.幸福源于比较,但不论是跟他人还是跟自己比较,这都是大脑能调整的事。
之前听人说,我们每个人都是在一个平行的空间里自行行走,自己跑得快跑得远与他人都没有关系。人生是经历,我们永远在不停赶路,但是我们所经历的那些都与他人无关,财富、名声,我们生不下来死不带去,只是他们暂存于我们这里的。而我们的思想、记忆和情感,却是我们活着的全部。这些是精神与灵魂,是我们的自由。因此,人生的真正目的在于体验,看过了山脚下的风景,努力体验下山顶的风景,不能因为要爬到山顶要错过了山上的美景,更不能将爬到山顶当做自己的目的。一山更有一山高,如果只为了爬到最高的山顶,什么时候能结束呢?
所以蔡老师说人生更像一个开放式游戏,只有开始,每个人进入游戏的任务、目标、过程都得自己决定,参与游戏的过程就是体验,提高人生的使用效率,获得更多不同的体验。
在这个过程中,努力是不可避免的,而有效的努力才能达成个人想要的。蔡老师提出了一个有效努力的过程链条:初始运气-初始条件-概率性习得初级智慧-努力-习得高级智慧-持续践行-创造更多好运······
在这种过程中,也许有人止步于第四步,无法实现第五步;有的在第四步,却以为自己在第六步,有人也许在做一些看起来努力的事。实际上,努力需要明确目的,是内生性的,需要讲究效率的。更重要的是,努力中需要提升我们的格局。
格局是什么,简单来讲就是认知层次。格局越高,就能看到一般人看不到的东西。格局有个特点就是只能一层一层前进,每层只能看到同层及以下的层次,不能看到更高的层次。《北京折叠》中的每层的居民就只能生活在自己的层次里,只能有局限的空间。要想看到更多的风景,只能提高自己的格局,而这些是通过想象无法实现的。人生的修行过程,就是不断提升自己格局的过程。
提升自身格局有两个要点,第一个是懂得分辨格局的层次。我们本能的会在第一时间抵触不同的声音。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关闭自己的抵触开关,用逻辑工具重新检验自己的知识积累。需要记住的是:认知层次低的人无法看到高层次的世界,大多数人都以自己现有认知作为认知的最高层次。我需要时时拿这两句话警醒自己。
第二个要点就是扩展时间和空间维度。将我们看待事物的时间角度从短期的日、月、年扩展到5年、10年,将看待事物的范围从当前公司、家庭扩展到全国、全球甚至全宇宙。总而言之,就是将尽量多的相关对象和影响方式纳入自己的思考范围之内,理清相互之间的关系。
格局,决定你的世界。这堂认知课,你能体会多少?
网友评论
二、随后作者重点阐述了自己关于“人生是开放性的游戏,要体验并努力”和“格局”的理解,作者的深入挖掘可以让读者更好理解清单体的内容。
三、小建议:
1)标题若加书名号更好:《认知突围》之重新认识人生。
2)后半部分段落可适当调整排版。比如“提升格局的两个要点,第一点,第二点…”可设小标题或者黑体字加粗,方便读者第一时间提炼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