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爆炸,贫困加剧,饥荒来临,沙漠扩大,淡水缺乏,石油枯竭,全球变暖,瘟疫蔓延,雨水酸化,核冬天,互联网瘫痪,海平面升高,臭氧层变薄,精子数量下降,小行星撞击……
有关这些悲观的预测,我们一个也不陌生,可以说从未少听,可是,这么多年过去了,没一个如期而至。
是我们杞人忧天想多了,预测错了,还是人类运气太好?
一、什么叫今非昔比?
悲观的论调,总是强调当下的不好,却从不曾去认真对比现在和过去,今天,我们不妨从大家都很看重的10个维度去较一次真:
1、衣
你的衣柜里有多少衣服?19世纪的头号强国,日不落帝国普通家庭女儿们每人只有两条羊毛裙子、两件亚麻衬衫和一双鞋子;父亲的外套花了他一个月的工钱,但现在却长满了虱子。
2、食
一个公认的事实,就是如今死于营养过剩的已经超过营养不良的。
3、住
1890年纽约的一户普通人家,9口人,住在10英尺见方再加个微型厨房的屋子里。房间里自然没有自来水、空调、冰箱、洗衣机、暖气、扫地机器人、智能电视、LED灯……
4、行
一百多年前,多数人从来没有离家超过15英里。19世纪中叶,从巴黎到波尔多的驿马旅程,费用与一名职员的月工资相等;如今,只要一天的薪资,速度提高了50倍。
5、寿命
较之1955年,2005年初生婴儿的死亡率降低到了此前的1/3,人类寿命增长了1/3。1980至2000 年,中国人预期寿命长了28年。
6、富裕
近几十年,世界人口翻了1倍,但赤贫人口(日均生活费不足1985年的1美元币值者)的绝对数字较之20世纪50年代却减少了,赤贫者所占的百分比降了一半多。
7、光明
如今工作1小时,能换回价值300天的阅读灯光;1800年工作1小时,只够换回10分钟的阅读灯光。
8、时间
20世纪50年代,普通人买一个麦当劳的汉堡,要花30分钟的工作,而今天只用3分钟。衡量人类集体或一个人不妨看看他有多少闲暇时间?被迫用于生活必需品的时间。
9、环境
欧洲、美国的河流、湖泊、海洋和空气,一直是越变越干净。美国运输行业的碳排放量在25年里下降了75%。如今,一辆汽车哪怕是全速行驶,排出的污染物也比70年代一辆停着的汽车泄漏出来的要少。当今中国污染问题严重,但与二战后英国动辄成百上千地死人相比差距还大,同时治理问题已形成广泛共识。
10、幸福
1974年伊斯特林研究发现,尽管在同一个国家内,富裕的民众一般比贫困民众更幸福,但富裕国家的国民却并不比贫穷国家的国民更幸福。
2008年最新研究发现:伊斯特林悖论并不存在。富人比穷人幸福,富裕国家的民众比穷国幸福,随着人们越来越富裕,也越来越幸福。即在其他条件相同前提下,更多的钱确实能让你更幸福。
二、悲观者错在哪里
其实很简单,就是刻舟求剑。
无知的悲观者总是企图以今日之技术去解决未来之难题,无限放大负面信息,却从不曾留意或有意忽视正面的力量;盲目的悲观者则往往以一种线性思维方式去设想正反面的发展,殊不知并非如此。
比如这个熟悉的论调:2008年环保人士莱斯特布朗悲观地表示:如果每个中国人以美国目前的速度消耗纸张,那么到2030年时,14.6亿的中国人需要使用如今世界纸张年产量的两倍。这样一来,全世界的森林就没啦。如果我们假设2030年时中国每4个人拥有3辆汽车,就跟现在的美国一样,那么中国需要11亿辆汽车。全世界现在才只有8.6亿辆汽车。为提供必要的道路、高速公路和停车场,中国要给相当于眼下全国水稻田总面积的土地铺上水泥。到2030年,中国每天需要9800万桶石油。世界目前的石油产量是每天8500万桶,这个产量恐怕永远也不可能再提高了。所以,全世界的石油储备也就没啦。
布朗的推论错得就很厉害,他只知道按现在的增速去预测未来的消耗量,压根没考虑过危机发生前勘探技术、新能源技术、纸张回收技术等方面的进步,以及替代品的发明。
三、理性乐观之谜
真的那么自信每一次危机出现之前都能化解?是的,人类历史至今如此,未来还会如此。
1、智人是怎样成为地球主宰的?
①从物种的角度看,大家都是通过雄性和雌性交配繁衍后代,但只有人类有一点不同,除了基因传承还有思想传承。
比如,你去单挑熊爸爸,你儿子和熊儿子在旁边观战,无疑你会讯速的被熊爸爸KO,但你儿子却积累了经验,他会回家反思,总结教训,请教他人;轮到你儿子和熊儿子单挑,可能还是搞不定,没事,你的孙子继续反思、总结、请教;若干代后,熊还是那个熊,你的后代早已不是当年的你……这就像你和熊打游戏,你多了一个作弊工具,你每进一步都可以存档换人玩,熊每一次则都要从头开始;放大到群体,也可以看成每一轮都是人类集体智慧在和动物的个体智慧较量,而人类集体智慧是个超级增量,动物智慧则是不变量,高下立判。
②从猿类的角度看,直立人的大脑也很发达,尼安德特人也有丰富的语言,智人这些方面并无明显优势,那是靠什么绝招搞定了他们?交换。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智人之间开始了交换,思想的交换和物品的交换,甚至是陌生人也可以交换,不等价但双方获利也可以交换。于是,每一个群体里的人,都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而是有集体智力支持的。
③当思想有了“性”,人类就厉害了,因为思想交流几乎不受限制,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差异不会对思想交换产生任何影响,即使每个人只知道一件事,两个人在一起就同时知道了两件事,100个人在一起就同时知道了100件事……
生命体则不行,绝大多数生物无法交配繁衍,比如猫和狗,当然估计他们对对方也不感兴趣;马和驴倒是能凑合,第二代是骡子,但骡子天生绝育,无法继续繁衍。
2、信心源于这里
交换带来专业分工,专业分工鼓励创新,创新进一步加速专业分工,并带来更多交换。
与此同时,知识始终如一的在积累增加。取火,一旦人们发明了它,就永远不会忘记;轮子出现之后,就再不曾离开;如何冲泡咖啡、造火箭,胰岛素为什么能治愈糖尿病,都有人知道……
就算是最坚定的悲观主义者,都没法否认:年复一年,他所属的物种一起朝着人类知识库里贡献了越来越多的内容。5月31日,“互联网女皇”玛丽米克发布的“2017互联网趋势报告”上又提到扎克伯格定律:每过1年人们在互联网上共享的内容会翻番。
那些悲观的预言家,总在担忧各种资源会耗尽,殊不知有一样东西是无法穷尽的,那就是知识。这就是理性乐观根本的原因。
里德利说,信息系统远比物理系统更为浩瀚,这是它的一个很美妙的特点:概念的宇宙辽阔无边,让物质宇宙相形见绌。正如保罗·罗默所说,一块1G容量的硬盘能装下不同软件程序的数量,比宇宙原子的数量多2700万倍。这就好比,你从100种化学元素里任意挑选4种,并按从1到10的不同比例将之组合成不同的混合物,从理论上说,你可以得到3300亿种化合物和合金,就算研究人员每天检验1000种,也足足要忙活100万年才能检验完毕。
那么,既然创新无穷无尽,你还有必要悲观吗?
3、自下而上
《自下而上》是里德利的新书,这个理念非常重要,在《理性乐观派》里已初见端倪,即人类的演化是自下而上的,而解释却是自上而下的,这常常让我们误判形势,做出错误决策。
如果不尽可能的遵循自下而上原则,就可能抑制交换和创新,开文明的倒车,让乐观变悲观。
和生物演化一样,大多数事物都是自下而上出现的,而不是靠某个强权突然之间自上而下推行的。比如,商业法律,是政府一开始制定的,还是商人自下而上总结的?仔细观察商法历史,就能看出:是商人们总结经商活动的实践,把创新变成惯例,排斥那些违背非正式规则的人,之后,政府才把这些规则纳入成文的法律。
以上基本把《理性乐观派》的核心观点讲完了,总的看,这本书并不难懂,但大多数论证稍显繁琐冗长,而在关键的智人如何能搞定直立人、尼安德特人这方面,有些非主流,论证又有些不足。
需要强调的是,里德利讲的是“理性乐观”,其一是依据过去大量事实和数据,你偏要纠结明天就可能出现像概率仅为几百万分之一的彗星撞地球之类的“黑天鹅”,那没办法;其二是大历史观,不是说人类社会短期就不会走弯路,而是拉长看,人类一直向前;其三是有一个核心假设必须成立,否则理性乐观无从谈起,那就是知识递增不会出现收益递减。
近年,中国思想界尤其是互联网领域,先热衷于讨论凯文凯利的《失控》、《科技想要什么》,然后是尤瓦尔赫拉利的《人类简史》、《未来简史》,前者较中性,后者偏悲观。其实,我觉得马特里德利的《理性乐观派》、《自下而上》完全配得上前两者的地位,而他则很乐观。当我们把中性、悲观、乐观都检视一遍,或许能得出更经得起考验的一些认知。比如,赫拉利不无忧伤地讲小麦驯化了人,而不是人驯化了小麦,按里德利的观点,没有小麦就没有人类大规模聚集,没有聚集就没有交换和创新。这一场较量,个人更支持里德利。但总体上,我更倾向凯文凯利,科技的出现是种必然,必然就是必然,哪有啥主观色彩。
最后想到几个有趣的话题:
1、悲观主义为什么受欢迎?
哈耶克说过一句话:“对进步的善行怀有信心,逐渐成了心灵浅薄的标志。”没办法,人们天性对坏消息更敏感,正是这种取向撑起了悲观论调的市场。大众感兴趣,个人有收益,媒体可获利,这就是一个正循环,不断强化,打不破的。吊诡的是,仔细观察,人们只是对长期看不见摸不着的才悲观,而对那些近在身边就在眼前的又太乐观。比如,你去问一个人怎么看待自己的长相,即使是公认长得很抱歉的,他也会认为自己至少是及格水平;又如问一个人的驾驶技艺,大多数人认为自己好于75%的驾驶员。这究竟是为什么?或许还是一个利益问题,遥远的事,表示悲观,会让人显得目光深邃有见地;身边的事,是具体的,如果悲观,可能就没有过下去的勇气了。
2、唯一靠谱的人生策略?
既然整个人类的经济进步史揭示:现代世界史,就是一部思想相遇、融合和变异的历史。活学活用到个人,就只有一条路:不断增加自己的知识量,并与更多更优秀的人,进行频繁的思想交配。世事无常,不仅懂点费米估算和贝叶斯法则有用,知道些宇宙起源、啄木鸟为什么不会得脑震荡、黑猩猩为什么不用剪头发也有用……创新,源于跨界。
3、应该关注什么?
近200多年的创新历程大致如下:1800年,纺织业;1830年,铁路;1860年,化工业;1890年,电力;1920年,汽车;1950年,飞机;1980年,计算机;2010年,网络。大概每30年就会有一波。2040年会是什么无法预测,但从时间上看互联网远远没到下半场,距离“万物互联”还差得远,所谓在风口猪都能吹上天,何不大胆做个乐观派,勇敢入场大胆去干……比如前面讲到要“理性乐观”,必须确保知识递增不会出现收益递减,这个问题只有靠大数据技术才能解决,即知识几何级增加虽然出现了大量无用的重复知识,但大数据技术可以轻而易举挖掘出更多更有用的知识。如今,在美国一般的数据工作者年收入是9万多美元,谷歌的数据科学家则是15万美元。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大有前景的领域,这是一种稀缺技能……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