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家乡纪事‖又见抗美援朝老战友

家乡纪事‖又见抗美援朝老战友

作者: 乡土中原 | 来源:发表于2022-09-21 00:05 被阅读0次

炎热的天气笼罩着大地。笔者怀着对抗美援朝老兵崇敬的心情,慕名来到唐河县城郊乡闫庄村委小刘庄,采访百岁抗美援朝老兵刘自连,在采访中得知,他和源潭镇93岁的抗美援朝老兵景中甫竟是昔日并肩作战的战友。

笔者告诉这位老人,在2020年庆祝“抗美援朝胜利70周年”之际,也曾采访过景中甫老人,并撰写了《抗美援朝老兵景中甫》一文,发表在《源潭天空网站》平台上。老人听后吃惊地问道:“他还活着?”笔者告诉他景中甫身体健康,每天还骑着自行车锻炼,生活得很幸福。他听后小声地说道:“活着就好。”

此时,我脑海里忽然闪出个想法,找个时间帮助这两位曾在异国他乡并肩战斗过的老战友见个面,叙叙旧情。然后笔者问他是否想见昔日的战友景中甫,刘自连老人爽快而又伤感地说:“咋不想见哩,我们这批人快去世完了。”

7月1日,笔者再次来到源潭街采访了景中甫老人,当告诉他昔日的战友刘自连还健在时,他很兴奋。笔者并对他说,择日安排他两人见面,老人听后满口答应,显得非常激励和兴奋。今年河南是几十年来最热的一个夏天,连日来天气持续高温,加之两位老人年纪又大,何时何地见面,要考虑周全,不能马虎。

为了促成二位老人尽快见面,笔者经过再三考虑,刘自连行动不便,景中甫身体健康,除了受伤的腿痛之外,什么毛病也没有,让他前往刘自连家中更合适些。7月19日,气温稍微下降,笔者早早驱车来到源潭镇街,带上景中甫老人向刘自连家中驶去。

虽然路途不远,景中甫身体也没毛病,但上了年纪,笔者还是有些担心,万一在路上有个什么闪失,无法向家人交待,早年笔者行过多年医,随身携带着速效救心丸和霍香正气水以防不测。路途中不断问他,有什么不适没有,老人说没事。

两地相距只有十几里路程,我们很快就来到了刘自连的家中,他的小儿子正在给他倒水吃药,当景中甫老人站在刘自连面前时,笔者问他:“你还认识他是谁吗?”刘自连定睛一看,一眼就认出来了,兴奋地说道:“你是景中甫,住在源潭街南头,赴朝前,在自家开的铁匠铺打铁,我还让你打过铁锨呐。”景中甫说:“他记性真好。”

瞬间,两位老人激动万分,热泪盈眶,两双饱经沧桑的手紧紧握在一起,却久久不愿松开,此情此景也让笔者无不动容。已经百岁的刘自连和93岁的景中甫在朝鲜战场上惜别70多年后,再次相见,这场跨越时空的岁月重逢,怎不让他二人心情激动热泪流淌?稍时,二位老人坐定后,便打开话匣子,一下子回到了70多年前朝鲜战场上那战火纷飞的难忘岁月……

回忆起并肩作战的往事时,两位鲐背之年的老人情绪激动,相同的战斗让两位老人有了很多的话语,从1950年4月一起入伍、训练、分配到战炮营新兵4连,刘自连是60迫击炮手,而景中甫则是无后座力炮手,他们跨过鸭绿江奔赴朝鲜战场,徒步上千公里,历经一个多月辗转来到朝鲜三防里火车站,然后刘自连又被分配到8连,景中甫分配到7连,部队又马不停蹄地奔赴到汉江北谷木里前线。

在朝鲜战场上,由于战斗频繁,二人很少见面。他们后来都参加了对敌防御战、阻击战、反击战等战斗战役的生死经历。刘自连又谈到参加过上甘岭战役那惊心动魄的战斗情景。他清楚地记得他的班长是西北人,名叫靳义,他俩关系特别好,后来从2班调到9班。接着又来了一位个子不高的班长,叫王泰,也是西北人。班里还有安徽的战友,老人用颤抖地手在笔者的访谈笔记本上写下了王小伙的名字。

两位老人又谈到战友刘辉合,刘自连老人说,他和刘辉合是邻村又是族人,按辈份他叫刘辉合族叔。刘辉合和景中甫是在同一个连队,刘辉合在前线,景中甫在后防打铁器,他从小跟着父亲学会了打铁手艺,志愿军在朝鲜钻山洞,需要大量的铁钎等铁器,由于他忙不过来,连领导把刘辉合从前线调回,帮助景中甫打铁器。冬天的朝鲜,冰天雪地,志愿军战士穿着“解放牌”黄球鞋,不防滑,爬不上山,球鞋上需要打铁卡。

有一天,刘自连遇见刘辉合背着一捆铁卡,给战友们的鞋打卡。后来,前线战事吃紧,后防的战士全部上前线,刘辉合是机枪手,他的排长是东北人,名叫余树春,带领全排人,偷袭92高地山上的敌人,不慎进入地雷网区,全部牺牲。刘自连接着说:“刘辉合牺牲时,家中撇下两个幼子,长子刘自忠,次子刘自平,他俩还来看望我。”

据景中甫回忆,他和刘辉合还有桐寨铺镇刘斌桥的白留邦(17岁)和韩国旗(30岁)同在7连,1950年一同赴朝作战,他二人是连队骨干,都是侦察兵,1951年,在一次侦察地形时,被敌人发现,隐蔽处被炸塌,二人牺牲。两位老人谈到此处,无比动情,几次哽咽,泪流不止,充分表现出对战友们的无比思念和浓厚的革命友谊。

两位老人谈到战场上的细节时,互相不住地称赞对方:“你真记得清,你真记得清。”就这样,你一言我一语,两位老人足足谈了一个多小时,仍意犹未尽。后来又拉起家常来,问长问短,嘘寒问暖,相互询问对方生活的如何和家庭情况,二人都说在党和政府的关心下,在儿女们精心照料下,生活得开心幸福。

两位老人越说越激动,越说兴致越高,久后重逢,有说不完的话,好像一下子要把千言万语向对方倾诉出来。笔者考虑到天气越来越热,担心两位老人常谈久坐身体会吃不消,于是,决定让他俩暂时告别,随后抽空再叙。

刘自连拉着老友的手眼含热泪说什么也不让走,挽留在家吃中午饭,笔者婉言谢绝并告诉他:“我们还有事,改日再来看望您。”然而,他拉着笔者的手说:“你来两三回了,一回也没在家吃过饭。”当刘自连艰难地起身同景中甫握手告别时,笔者和景中甫再三劝阻,但他仍坚持相送,笔者小心翼翼地把他搀扶起来,刘自连拄着拐杖拉着景中甫的手缓缓走出门外,含泪挥手向我们告别。车子驶出他的家门好远时,笔者从车窗向后望去,只见老人仍然站在院子里,目送着我们的车子驶向远方。

刘自连和景中甫两位老人,在朝鲜战场上作战勇敢,奋勇杀敌,二人都身负重伤,均荣获三等功。走访抗美援朝老战士,促成刘自连、景中甫两位老人七十年后的相见,是笔者的夙愿。两位老人的重逢也是笔者更加尊崇祖国最可爱的人。

抗美援朝战场上的硝烟早已散尽,但健在的抗美援朝的老兵们,却永远忘不了那段难忘的历史和亲身经历的枪林弹雨、烽火硝烟的岁月。刘自连和景中甫两位老人七十多年后的重逢和共叙战友之情,激动场面,将永远深深印在他们的幸福记忆里。告别时,两位老人约定,不久再相聚。祝两位老人健康长寿!幸福永远!

相关文章

  • 家乡纪事‖又见抗美援朝老战友

    炎热的天气笼罩着大地。笔者怀着对抗美援朝老兵崇敬的心情,慕名来到唐河县城郊乡闫庄村委小刘庄,采访百岁抗美援朝老兵刘...

  • 家乡纪事

    今年过年回家,与往年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回乡的人少了很多。用老妈的话说,钱不好赚啊,好多人都没挣到什么钱,也就不回来...

  • 家乡纪事

    听村里人说,原先住我家隔壁的奶奶,夜间起来时跌倒啦。直到第二天早上,媳妇去她房间才看到,那时她呆坐在那,已经动弹不...

  • 又见家乡

    我出生在一个农村的家庭,父母都是朴实无华的农民。很小的时候,他们就教育我要做一个诚实的孩子。这让我终生受益。从...

  • 家乡纪事‖求雨

    社旗县苗店镇境内有一条河叫马河,到苗店境内曲曲弯弯形成了很多深潭,譬如明末李自成义军在老沟刘附近过马河时,大炮掉进...

  • 家乡纪事‖租书

    前几日到县里检查未成年人工作,发现一所初中教室内的两旁,各摆有两个书柜,书柜上放满了书。可以想象,这个学校的学生们...

  • 家乡纪事‖烤火

    01 北京的春秋两季极短。夏天过去就是冬天,冬天过去就是夏天,中间几乎没有过渡。 离来暖气还有一个月时间,实际上这...

  • 家乡纪事‖浇地

    靠天吃饭的盆地农村,抗旱保苗是经常有的事。 记忆中八十年代气候还可以,大约每三两年会抗旱一次,一般都是种麦时浇板地...

  • 家乡纪事‖烟农

    那日,我去超市买菜,回来的路上遇到一位妇女。满脸汗珠,颜色赤红黝黑。两条裤腿湿漉漉的,上衣只有一边是湿的,还沾着草...

  • 相聚下关城 又见老战友

    2021年4月30日上午,天柱战友周尚军打来电话问我什么时候入院治疗(他知道我长期在医院治疗),我说过五一节...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家乡纪事‖又见抗美援朝老战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llvo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