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欢喜》中有这样一幕:
英子非常想参加天文馆的中英文双语讲解(因为那是她的兴趣所在),但妈妈以高三应该以学习为重,不适宜参加其它活动为由,不允许她去。但有了爸爸的支持,她还是去了。
爸爸开车送她,非常紧张,怕妈妈找他,质问他,连妈妈打来电话,他都不敢接。妈妈发微信给英子说,会来堵她。
英子在馆里讲解,爸爸在外面试图堵住妈妈,但最终两人还是都进了天文馆。
当妈妈听到英子讲解时,流下了激动和欣慰的眼泪。当英子看到妈妈时,从起初的紧张不知所措慢慢调整为流利地讲解。
孩子有兴趣,是件非常好的事情,而且英子的这个兴趣,对于她来说,是想成为将来的职业。
如果我的女儿也象她一样,我一定会非常支持她。高三学习时间是紧,但关于兴趣这件事,还是可以做的,因为兴趣不仅锻炼了她的人际交往,还有她的表达沟通等其它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孩子一旦对某一项目产生兴趣,随之而来的欢乐和喜悦,是发自内心深处,持久的专注的,不需要家长过度地催促她去做些什么。
比如我女儿喜欢看书,最近暑假在读哲学类的书,买了一本很厚的哲学书,我还没看完,她已经勾勾划划把书看完。还写了很多的读书笔记。
看书是她的兴趣之一。她在看书的时候,不玩手机,不看电视,一心一意在看书。
遇到问题,她会问我们,我们答不上来时,她会在网上搜,如果网上搜的仍然看不懂,她还会问老师问同学,直到把那个问题搞明白。
女儿读完一本书后,经常会分享给我,建议我也看看那本书,并说说那本书好在哪里。她最喜欢作者写作的哪几点。
这就是她内心的喜悦,她主动和我聊她感兴趣的书,根本不用我追着她问读后感。
她认真看书时,我从不打扰她,不会送水送牛奶送水果。只会等待她自己读完书后,前来觅食。
她认真看书时,我或者在看书,或者在码字,总之尽量让家里保持在安静的环境中。
当然,女儿会分清轻重缓急,初三时看的课外书明显就少一些。虽然她也很想看课外书,但她会控制自己,在心里暗示自己已经是初三,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在学习上。
兴趣,是如何而来的呢?
凭空而来?不,一定不是。大部分的兴趣,都是因为一些人或一些事而引起。
比如女儿喜欢看书。这件事,要从她上幼儿园时说起。那时的她,喜欢听我买的各种故事碟片,经常是一张碟听了N遍,她也不厌烦。不仅不厌倦,相反特别喜欢,有时还能复述里面的故事。
幼儿园中班时,我开始每晚坚持给她读绘本,绘本比我小时看的小人书好看,色彩丰富,情节曲折,而且语言非常适合那时的她。
大班了,她认识一些字,我就试着让她读给我听。没想到,她还真能读出来。
慢慢地,这就成为了我们的习惯。只要我在家,每晚都会给女儿读书。小学三年级以后,她基本上已经开始独自看书。有时她会主动要求我买些书,有时我会根据老师的要求买些书。
看书,就这样,成为了女儿的兴趣之一。
做为家长的我们,在培养和尊重孩子兴趣的同时,自己也在学习也在成长。这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愿越来越多的家长们,都可以培养和尊重孩子的兴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