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风尘

作者: 南湾老人 | 来源:发表于2019-01-26 04:53 被阅读16次

                    (六)

        一九五八年是个激情燃烧的年代,一个火红的年代,各行各业奋勇向前的年代,一个无所畏惧,敢想敢干,充满着英雄主义的年代。有诗为证,“天上没有玉皇,地上没有龙王,我就是玉皇,我就是龙王,喝令三山五岳开道,我来了”!多么豪迈的英雄气概!五八年全民动员,人人参战,家家无闲人,户户锁上门,你看,“老头对老头,挑粪喊加油,看得老鹰停翅飞,乐得柳树直点头”。还是个农业生产大丰收的年代,“稻堆堆得圆又圆,社员堆稻上了天,撕块白云楷揩汗,凑近大阳吸袋烟”。丰收景况,尽在眼前!

        从我们那个小地方看,五八年功不可没。这年成立了人民公社,把几千年个体生产的农民组织起来,成为一个大集体,这是史无前例的状举,对农业实现机械化,改变农民小农经济意识,发扬集体主义精,培养人们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有着划时代的意义。在我的记忆中,五八年到处都是生机勃勃,红红火火,热气腾腾的。

      五八年我上小学二年级,那时学校里和社会上同样,一派生机,记得学校在进行教学改革,一是改革学制,将传统的六三三制改为五三二制,把原来十二年的学制缩为十年,提前了两年,这也体现了大跃进的精神。另外就是改革教材,原来的教材不用了,我们上课没有新编教材,由老师根据教本,给我们现上现刻印教材,当时学校的条件只有油印,老师很辛苦,自已刻了钢板给我们印,纸质不好,油印的效果很差,读起来没有兴趣,觉得很没劲。

        农村小学,学生都是走读的,我家住在河坝沿的南湾,地处平顶山乡最东端,学校在夏泉子,地处平顶山腹地,距学校十多里远。我们每天九点钟吃过早饭去学校,翻山越岭,赶到学校快到十一点钟了。每日徒步,往返二三十里,夏天还好,一路青山相伴,冬天就不然了,天冷雪大路滑,困难重重,但小时候倒不觉得难,男同学每人自制一双小雪板,随身携带,上坡时背着,平路和下坡时,就绑在脚上,连跑带滑,你追我赶,互相比拼着,高高兴兴的,不知不觉就到了学校。平顶山的地势是西高东低,放学回家时,总体都是下坡,玩着闹着,轻轻松松就滑到家了。

        春天上学很艰难,积雪消融,路上一派泥泞,各沟各岔都是湍急的雪水,遇上急流,得选择狭窄的地方才可跳过去,一不小心,就会滑到水里成为落汤鸡。有些低洼的路段积雪很厚,表面看是雪,但下面化了都是水,误入歧途,就会陷进去“提两壶”的。这样难熬的日子足足要过半个多月。

        那时候学校里开的课程不多,低年级只开语文和数学,我学习得很轻松,而且学习成绩非常好,平时很少考试,期中期末,成绩大都是全班一二名,那时向苏联老大哥学习,采用的是五分记分制,我的动课门门都是五分,是老师心目中的优等生。所以一直是班长和少先大队大队长。

        学校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活服务,教育与生产务动相结合,搞得很有成效。当时我们虽然没有开政治课,也没有思想品德教育课,但思想教育是融入到语文教学中的,那时候的语文教材思想性很强,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

        另外学校的少先队工作抓得很紧,组织机构很建全,每个班都有小队,几个班组成一个中队,全校组成一个少先大队。各中队都有辅导员,铺导员一般由青年教师担任,入队关把得很严,品学兼优才能入队。一个学期接收一到两次新队员,入队形势搞得很认真,很庄严,新队员要面对队旗宣誓,这对新老队员都十分触动,教育很大。

        少先现活动开展得很及时,很正规有效。每周六都有,平时每个少先中队都办有自己的壁报,每逢节日,内容更加丰富,形势更加活泼多彩。每逢六一儿童节,除了接收新队员、办壁报外,最开心的就是组织我们野游。农村里没有公园,没有名胜,只有进山游玩了。除了游山玩水的兴致外,最最期待的是可以带几个煮鸡蛋吃,过节了出去旅行,总得给孩子们带点好吃的,最好的就是母亲给煮的几个鸡蛋,虽然没人统一要求,但肯定是一律平等,家家都一样,没有贫富悬殊。当然也有手大的家长,给孩子一两毛钱,去供销社买了十来八块花糖的,那就是锦上添花,令人羡慕的了。

        当时我们都爱唱歌,但会唱的歌不多,经常唱的是“社会主义好”,“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合作社里养着一群小鸭子”,“美丽的如娘”等等,很爱唱,很自豪。那时候天是蓝的,云是白的,太阳是红的,山是青的水是绿的,空气是甜的,食物是绿色天然的,走到那里都是放心安全的。我们是无忧无虑开心快乐的,从来不知道“害怕”是什么,就象生活在金色的童话世界里一样。

        不象现在的学生,只是读书。我们那时除了读书还要勤工俭学建校劳动,除四善,参加夏收,还要做家务,从小就什么活都干,什么活都难不倒我们。

        几乎是每年夏天我们都要参加建校劳动,具体任务是脱土块。脱土块是一项劳动强度很大的活计,我们十来岁的孩子干这个活就难度较大了。但小伙伴们不怕,团结协作,和泥的和泥,出泥的出泥,脱的脱,平均每人一天也可完成一百多土块,干到收工,都几乎成了“兵马俑”。

        到药材成熟后,学生们就要采挖药材,一种方法是把高年级同学组织起来,集体到山里去挖药,低年级在家门口自己挖。一般采挖柴胡、木香等药材,秋天撸猪耳瓜籽儿,利用放学回家和星期天去挖去撸,够一定数量后,背到学校过称上交,直至完成规定的任务为止,采药是学校勤工俭学的主要收入,可以用来改善办学条件,购置娱乐设施,所以学生们都干得很欢,生怕落在别人后面。

        农村中大忙季节无闲人,除了老弱病残,其他所有人员都得下地参加劳动。高年级十五六岁以上的学生要参加收割,低年级的小同学,要组织起来去复收,就是捡麦穗。五八年大丰收,生产队劳力少,耕种的面积大,任务重,为了赶夏收进度,夏收质量往往得不到保证,收割拉运后,地里很“脏”,平顶山大队的领导决定,让平顶山小学低年级同学组织起来由老师带队去戈壁参加复收。

        戈壁上条件恶劣,是公社化后新开垦的土地,这里除了地窝子外再没有其他的生活设施。地窝子里人多空间小,没有窗户,白天里面也黑洞洞的,空气不流通,缺水,人们无法洗澡,气味难臭,闷热难耐,打地铺休息,晚上迟迟不能入睡。白天常常是四十度上下的气温,太阳就象高悬在头上的火球,无情地炙烤看,我们在一望无垠的戈壁地里捡拾麦穗,空气又干燥又闷热,经常汗流夹背,湿透了衣衫,浑身奇痒难耐,但仍然坚持着干,没有一个叫苦的,说实话,也不知道叫苦的,吃的是涝埧水,混浊不清,里面生满了孑孓,眼不见能免强下咽,万一看见了,只有恶心,没有食欲。就这样没有一个哭的叫的,一直坚持到复收结束凯旋而归。

        五八年党和国家号召,全国开展了轰轰烈烈的除四害讲卫生爱国卫生运动。这个运动,体现了党和国家关心百姓健家康生话,保障百姓健康的良苦用心。老鼠、苍蝇、蚊子、蟑螂为四害, 全国上下齐动员,向四害发起围剿。 (待叙)

   

       

       

       

       

       

       

相关文章

  • 岁月风尘

    公交车上在我对面坐着的,一位是大约七旬的老人,旁边的是一位中年妇女。 妇女牢牢地抓着老人的手,她的...

  • 岁月风尘

    还在睡梦中,就听到风鼓劲地吹,前几日同事说要落雨,我起来一看果真淅淅沥沥。天际笼罩着的雨云如烟,远处的梨花与桃花交...

  • 风尘岁月

    岁月匆匆,我们风雨兼程,在遇见和别离间演绎着悲欢离合,在高低浮沉间脚步匆匆,留不住时光,握不住青春,许多人许多事,...

  • 岁月风尘

    (五) 五八年在木垒河的历史上是不多见的风调雨顺的好年景,这年是东风么社成立的第一年,天随...

  • 岁月风尘

    (一) 我的父亲出生在甘肃永昌县当中沟一个农民家庭里。太爷之下,全家四十多口人一起生活。爷...

  • 岁月风尘

    (六) 一九五八年是个激情燃烧的年代,一个火红的年代,各行各业奋勇向前的年代,一个无...

  • 岁月风尘

    (一) 我的父亲出生在甘肃永昌县当中沟一个农民家庭里。太爷之下,全家四十多口人一起生活...

  • 岁月风尘扑面

    上次拍玫瑰园图片,朋友说没去过,今天抽空陪她去,她的相机拍摄效果不错,我找了几张发朋友圈,配文: 青春呼啸而去 岁...

  • 岁月风尘的味道

    2012年12月6日作 我生命中总有些人,总有些人给我以关爱,她给予我的爱我永远都将不会忘记。她是一个美丽的...

  • 唯有岁月慰风尘——童虎

    水日更的时间有又到了, 昨天聊完了风象星座的双子座,今天我们来聊一聊天秤座童虎老爷子。 小时候大家看紫...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岁月风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lpbj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