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十四天的故乡行己圆满结束。十四天来我们先后到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城、灰条井、双湾镇所属的当中沟、赵家沟等地走访,了解故乡的历史变迁、人文沿革,理清了亲情脉络,族人分支及流向,找到并瞻仰了丁氏老坟遗迹,祭奠了先祖,缅怀了先祖繁衍养育后辈、发展壮大家族、传承家风,守护建设家园的丰功伟绩,寻访到了丁氏老宅旧址,瞻仰和凭吊了这块养育先人、泽被后世的风水宝地。令人无限惊喜且深感慨纠结和遗憾的是,了解到了我们从未听说过的两位姑妈一一张姑妈和任姑妈妈。
在故乡,我们每天都在亲情包卫中活动,享受着无限的温馨和幸福。每到一处亲人们都早在村头翘首,怀着热烈、急切地心情迎候我们,我们一经到达,即刻象乳水交融,汇成一片,亲切握手,热烈拥抱,有人喜极而泣,全然不见生疏,尽显血脉亲情!
每到一处,亲人们无不放下手中的活计,宰鸡杀羊,举合家之力,大摆酒宴,款待我们。丰美的酒宴使我领略了家乡的饮食文化,饱尝了家乡的味道,感受了亲人的诚挚与热情。与家乡的亲人们或居集一堂交流,或三三两两促膝交谈,内容之广,穿越地域时空,围绕着族人活动线索谈开,无不涉及,倾心的交谈几乎废寝忘食。通过亲人们的讲述,在我们的头脑中家族脉络逐渐清晰,家族的历史片段逐渐连接,变成了一条无限延伸的曲线,老一辈们可歌可泣的经历,使我们为之感动,后辈们继承传统,艰苦奋斗,锐意进取,改变家乡贫困面貌,使家家都富了起来,过上了好日子,这种激动人心的精神大餐荡涤着我们的心灵,令我们沉思、激动、满足与陶醉。从亲人们低沉、痛苦、严肃、开心、欢笑的表情变化中,我们品读到了留守家乡和离乡背井的亲人们,一百多年来,天隔一方,日思夜想,相互牢挂,艰苦跋涉,共同走过的那条艰难曲折、坎坷崎岖、饱含辛酸道路,和在共产党领导下,摆脱苦难,走向幸福昂首挺胸、笑逐颜开的新人形象。
在我们的影象中,故乡是一个自然条件恶劣,干旱少雨,风沙频起,偏辟荒凉、灾荒连年,老百姓衣不遮体,食不甘胃,贫困落后的地方。然而此行我们见到的家乡则与之大相径庭,完全是另一番模样。
九月十五日上午,赵家亲戚提供的三辆小车驶出美丽的金昌市区,飞驰在通往灰条井的林阴大道上,从我们眼帘飞驰而过的是公路两旁的林阴夹道,五颜六色、争奇斗艳的观尝花带,一望无际的田野上,一排排笔直的林带、平展的条田上生长着成熟了的金黄的玉米,绿色的蔬菜,大片大片的籽用南瓜,绿叶掩影下密集而火红的辣椒,硕果累累的桃园、果园、枣园、葡萄园、还有一片片的花海……这一幕幕美景令人目不暇接,使人心旷神怡,赞叹不绝!真乃车于路上行,人在画中游!
我们途径双湾镇时,眼前的景象更令人咂舌,整齐的街道、平整洁净、宽阔伸展的马路,一字儿展开的路灯,漂亮美观的建筑,楼房、平房鳞次栉比、衣着整洁的农民,打扮时尚的青年男女、鹤发童颜下棋品茗、谈天说地的老人……除了乡政府所属机构外,文化室、活动中心、幼儿院、学校、敬老院、街头的公用健身器械……一应具全。集镇上餐饮娱乐,日用百货、护肤养颜,美容美发,家电修理,农机修理等各种门点合理分布,整个集镇就是一个秀珍的城市!想必这里的村民都是现代化了的新型的农民,可以想见,村民的生活已经城市化了,他们生活的方便程度和生活质量与城市居民已相去无几。
途中我们目睹了公路两旁的居民点,它们掩映在绿树鲜花丛中,整齐的一字儿摆开,形成一道美丽的风景线。阔气的中式大门楼,斗拱飞檐,宽敞的庭院,漂亮大气的中国传统屋顶,美丽的铁艺围墙,蘑菇钉铆成的院门门扇,古朴稳重,院内青堂瓦舍,绿树掩映,门前鲜花婀娜,争奇斗艳,美不胜收!
灰条井是我们走访的第一站,走访的中心人物是二爷的孙子丁发年一家。丁发年的父亲是丁长年的亲堂叔兄弟,是丁有仁叔父的长子,今年八十四岁了,除耳朵不好使外,人还算硬郎,老伴七十六岁,访问时身体小稍有不适,但无大碍。老俩口生四男两女。今天她与儿子儿媳们杀鸡做菜,热情地款待了我们。从他那里我们得到了许多以前从未听到过的家族信息。当晚除长年兄嫂留住在他家外,其余人当天下午返回了金昌市。
此行,当中沟是我们走访的重点,因为那里有丁氏老宅、丁氏祖坟,先辈们活动的遗迹和目前仍在那里守护故土、建没家乡,休养生息的丁氏后人们。九月十六日,在高泽书和之学的引领下,我们去拜访当中沟和赵家沟的亲戚。此去路程不远,只有二十多里路程,一路风景和昨日一样宜人,小车风行,转眼就到了当中沟。我们先到赵二哥(之学的二哥)家里小憩。热情的主人端出瓜果葡萄和具有地方特色五六寸厚的烤饼、硕大的白面馒头招待我们,这些瓜果食品都是自产自销的天然绿色食品,葡萄是随即从架上摘下来的,味道十分甜美,面食更是带着自身的芳香,吃来十分可口。边吃边聊,我们打听到了知道丁氏老坟和老宅遗址的丁六爷的孙辈丁永年、丁福年、丁忠年兄弟三人,我们异常欣喜,马上打电话约他,带我去祭奠先祖和凭吊老宅遗址。
在赵二哥家用过丰盛的午餐后,我们便在丁永年的带领下,在陌上穿行,去凭吊老宅旧址,去老坟遗迹祭奠祖先。老宅已平为农田,只有两棵榆树静静地守候在那里,不由分说,老宅是块风水宝地,他养育了丁氏好几代人,是丁氏家族的发祥地。我们感恩她、瞻仰她、凭吊她,不忘她!老坟也是一样,处在一块秋翻后的条田的中间,目前已经毫无印迹,只凭永年的记忆,确定了大概位置。我们的太爷、爷爷两辈先人长眠于此,守护着家园,扶佑着子孙后代。我们立起一块土碑,献上贡品,燃起香火,点燃各种面值的冥币,恭敬地跪下来,轻声地呼唤着,爷爷、奶奶、太爷太奶,以及在这里长眠的所有丁氏先辈,远在新疆的子孙寻根祭祖来了,来感恩你们啦,请接受我们的祭奠,收下感恩的纸钱!……火焰猎猎,纸灰飞舞升腾,心诚则灵吧!先祖们一定会在天显灵,愉快地接受我待奉,并褒奖我们的孝行,给我们带来好运……祭奠完毕,我们的心里顿时舒适、满足、轻松快乐,犹如实现了平生一桩最大的心愿,感到空前的踏实、自足、自信和自豪!
末了,我们驱车去赵家沟走访姑妈的后人。
值得一提的是赵家沟这个村子。远远看去村子十字街心矗立着一个不锈钢做成的先代立体图腾,十字街周围有各种商业门点、餐厅,面粉加工厂、修理铺……任你相象,可以说应有尽有,街道上人来人往,车水马龙,颇有些繁华,村的规模完全可以和新疆的一般乡镇所在地媲美。姑妈的后人高江善(已故)兄妹四人都住在这里,(高湖善从军退武后定居新疆乌鲁齐。)
村镇上十多年前就做了统一规划,巷道横向平行,纵向与横向垂直交错,成为“井”字形。每家拥有大约两亩半地的庭院,院内一憧两层小楼,前后院落,除小楼外大约十间左右的房屋,院落中有葡萄架、菜园、果树、枣树、沙枣树,还有家禽家畜的棚圈,停放农机具的大棚。室内装修考究,与现代城市居民的装修相差无几,家具摆设也很现代时尚,每家几乎是同样的院门,精美的门柱,铁艺大门,很是美观。家家都购置了必用的农机具,大多数人家都拥有摩托车、小轿车、骑着摩托车、开着小气车下地的人已不鲜见。每家的院落中玉米、葵花头、西瓜堆成了一座座小山,枣树下,成熟的枣儿掉落得满地都是,却无人问津……
村里的街巷多而复杂,早上起来散步,我都不敢独自远行,生怕迷了路而丢人。
这里土地肥沃,气候适宜、地下水充足。村民们一年中可经营多种作物,如小麦、玉来、西瓜、大枣、红辣椒、洋葱、娃娃菜、籽用南瓜等等,农闲时还可外出打工。物阜民康,村民的富裕程度可想而知。永昌县是甘肃省的产粮大县,说双湾村是永昌县的产粮大村,一点都不夸张。
永昌县的百姓自古崇尚学问,崇尚读书,文化底薀比校深厚。外甥魏宏业就是突出代表。小魏初中毕业后因故辍学,但他始终没有放弃读书学习,从他头头是道、颇有知识含量的言谈中,可以看出他是在不断学习的,犹其是他的书法,写得有模有样,他写的书法,装表后掛在墙上,很有欣赏价值,不看落款,还颇有些与名家书帖比肩难辩呢!这里的亲戚们都悉心供子女上学,子女完成学业后大都离家外出工作,也有些外出打工的,这次了解到,来新疆工作的亲戚娃们就有不少呢,家里大都是空巢老人,老俩口守着一个大院落,想必再过一两代人,老家的亲戚就寥寥无几了。
当天晚饭后,我们返回当中沟丁永年家与永年、福年、忠年及家人见面畅叙亲情、互留手机号码,互加亲戚群,合影留念后,我们谢绝了改天在三兄弟家吃饭的盛邀,当晚返回了赵家沟高家,此举似乎给三兄弟留下了莫大的遗感,以至在后来的电话和信息交流中还多次提及。
我们在高姑妈的后人家住了两天,亲人们的热亲迎接,宰鸡杀羊,真心接待,亲切交谈,恳切挽留,恋恋不舍的相送,自不言说,勘称空前,所有一切都是感人肺腹,永志难忘的。在这里,最大的收获是找到了张姑妈和任姑妈,上坟祭奠了高家姑妈,打听到了张家姑妈的后人,见到了温姑妈的长女。在一片挽留声和依恋不舍的情景中我们离开了赵家沟的高家亲戚,回到了金昌市,准备第二天踏上归途,一路向西,边走边游,不料当天下午一直陪同我们的外甥高泽书打来电话,说张姑妈的三个孙子带着他们的儿子翌日要前来和我们见面,并要宴请我们一行。我们不得不停下了西行的脚步。
张姑妈的长孙叫张荣臣,他与我同岁,是从正县级职位上退休的干部,他很讲尊长礼仪,对我们很尊重、很客气,他为官清政廉洁,为人谦和,学历不高,但好读书学习,二十来岁出来工作,千锤百炼,诚府很深,亦常稳重老练。他讲话不紧不慢,流利畅快,涛涛不绝,别人很难插言,从他的讲述中,我们获得很多亲族信息,是此次寻亲中我们见到的最重要获得信息最多“的人物之一。他令自已的儿子侄儿请假,安排了三辆轿车,十九日一早拉我们去永昌县钟鼓楼和金山寺等处旅游,中午回到金昌市,张荣臣兄弟四人携六个儿子在财政宾馆餐厅宴请了我们。环境幽雅,菜肴高档,气氛热烈,不言而喻,宴会结束后张荣臣外甥一直把我送至宾馆门口,他执意要陪送我们到客房,被我们婉言谢绝了。
“美不美,古乡水,亲不亲,古乡人”此行我们亲近了古乡的土地山水,我们自豪地告诉人们,古乡的地肥水美米粮川,丹霞地貌显奇观,荒山不毛宝藏多,造福华夏功盖天。古乡人民志气大,敢教日月换新天!我与亲人血脉缘,同源同宗万古传。啊,这就是古乡,这就是亲人!此次还乡不虚行,寻根祭祖心意诚,替父完成终生愿,丁氏家风万古传。话又说回来了,古乡不是处处都好、一切都好,古乡各地的自然环境不同,发展不平衡,时至今日,古乡还有一些比较贫穷落后的地方。
九月二十日我离开老家西行返疆。一路上游览了张掖西夏寺、木塔楼,敦煌莫高窟、鸣沙山、月牙泉等景点,九月二十六号抵达乌市火车南站,下火车后,享用了侄女淑霞的洗尘宴,下午六时许安全踏进了自已的家门。
噢,再见了我的故乡、再见了,我的亲人,你永远珍藏在我心中!
古乡之行圆满画上了句号,这圆满和亲人们的大力支持分不开。我们诚挚地感谢亲人们的热情接待,感谢我们的“义务向导”高译书,感谢“赵团长”、“沈总管”为大家的操劳与服务,感谢为我们提供小车服务的小赵夫妇、感谢张家外孙的服务与陪伴。你们的形象将牢牢镌刻在我们心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