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润在年度演讲中,提出这样一个观点,让我印象深刻。
哪有什么一夜成名,其实都是百炼成钢。
别人光鲜亮丽的背后,不过是日复一日地付出。
写作也一样。
01. 要想写作起步,只管埋头去写
哲学上讲,量变引起质变。
做任何事情,要想取得成绩都需要堆数量。
初学写作那会,我听了付费写作课后,连段像样的文字都写不出,内心很迷茫。
于是,主动联系老师,以解开心中的谜团。
老师说:“写作很简单,你天天写就行。”
对于老师的话,我半信半疑,好在听话照做了。多年过去,写作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
写作这件事,没有量的积累,就难有质的提升,所有突变本质都是渐变。
02. 遇到写作瓶颈,要加大输入量
每个写作者,几乎都会遇到瓶颈,不管你多么优秀。
一旦进入瓶颈期,好多人不知道写什么,越想写越不会写。这种感觉就像陷入泥淖,越挣扎越往下陷。
我们不妨跳出局限,回到写作的本质,会豁然开朗。
写作是输入思考后的输出,没有输入哪来的输出?
所以,应对办法很简单,就是加大输入。
你可以阅读书籍,也可以网上听书,还可以听牛人分享,然后把收获变成内容,每天写一篇文章。
只要坚持这样做,就会一点点突破瓶颈。
03. 所谓一夜成名,都是日积月累
如今,我们看到的那些作家,几乎都经历过一段煎熬的岁月。
杨绛的后半生,经历了无数坎坷。
年过六十的她,被安排到去洗厕所,她就把厕所擦得焕然一新,还暗自庆幸可以有时间读书,无需低头谄媚。
正是这份不卑不亢的态度,让她熬过了最难的那些年。
最难能可贵的是,她在这段艰苦的日子里,完成了八卷本《堂吉诃德》的翻译。
所以,写作上哪有什么一夜成名,有的不过是比别人更拼罢了。
04. 写在最后
花开有时,花落有期,凡事都有过程。
做任何事,如果你只盯着结果,就会忽视过程,甚至想走捷径。
这就大错特错了。
写作也一样,没有什么终南捷径,不过是“唯手熟尔”罢了。
想要了解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飞哥聊写作
飞哥聊写作为你的写作助力,喜欢的朋友别忘了点击关注,欢迎收藏、评论、转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