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里非常清晰的年龄最小的事应该就是入学了。那个时代,普遍入学比较晚,大多是九岁才入学,有些家里兄弟姐妹多的还要拖到十岁才入学。那个时候母亲在大队(现在的村委)上班,所以让我早一年入学,与我一起提早入学的还有我的表哥,跟我只相差4天。
那个时候根本就没有幼儿园,也没有学前班,但是为了让我们快速地适应学校,村里的小学开了一个只上两个星期的学前班,是在正式入学前两个星期,由当时的教导主任上课,这个教导主任是本村的,脾气还是比较好的,对我们这些没有进过学堂,没学过规律的“野”孩子还是比较和善,也比较耐心,后来也做了校长。
两个星期的学前班,主要是为入学准备的,学一些学校的基本规则,比如如何上课,课间要注意什么等等,还有就是教我们最基本的握笔姿势,写字姿势,教我们认识10以内的数字和10以内的加减法,还有就是一些简单的文字了。那个时候也没有什么要求,主要是让我们接触一下,可能是正式上课的时候还要学。
为什么唯独对这次的上学印象深刻呢?因为第一天就发生了一件大事——与同学打架,那个同学其实也算是表哥,大我两岁,刚好安排与我同桌。开始学习写字的时候,那个表哥没有铅笔,想要用我的,但是我不肯,抢了回来,他又抢了过去,就这样,两个人打了起来,他拿铅笔狠狠地朝我的手掌扎了一个口子,因为铅笔头扎进去的,所以现在还能看到一个明显的印记。
后来是怎么发展的就记不太清楚,当时肯定哭的稀里哗啦的,老师也肯定骂了他一顿,还可以肯定的是家里人不太会在意,那个时候在大人眼里,小孩子打架是很正常的事。也确实是如此,没几天,我们就一起玩了。后来每次去外婆家也是一起玩的。
所以,孩子们之间的矛盾,只要不涉及欺凌,那就让孩子们自己解决好了,只有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才能学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