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原文
摘自微信读书APP《好好学习》——p55
怎样才能提升认知深度?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明白:什么才算深度认知?
让我们先看几个例子。比如,有人问:为什么北京房价那么高?有两种答案。第一个回答:都是炒房团搞的!第二个回答:北京的土地供应稀缺,而高购买力人群又过度集中,所以推高了价格。
再比如,有人问:怎么增加团队的认同感?第一个回答:领导要经常开会强调!第二个回答:人的认同感来自全力以赴完成一个共同的目标,其中付出努力的程度以及共同参与的仪式感都很重要。
这些回答里,你有没有发现第二个回答似乎比第一个回答更有深度?如果把第二个回答称为有深度的回答,那么第一个回答就可以称为简单的回答。这两者有什么差别呢?在我看来,至少有以下三方面的差别:
1.从形式上看,简单的回答往往是对具体的问题或事情本身做出回答;而深度回答却是在分析具体现象之后找出抽象规律。
2.从回答的思考方式看,简单的答案往往是根据自己的直观感受、情绪与经验做出回答;而有深度的答案往往依托于有实验验证或者数据分析支持的结论。
3.从答案的效果上看,简单的答案往往只能用于解决一个特定的问题;而有深度的答案能够更普遍地解决类似问题,启发我们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思考问题。
所以,有深度的认知能力是这样的:在分析问题的时候,能够跳出问题本身思考更普遍的情况;在寻求答案的时候,能够根据理由可信度判断是否接受这个结论。
理解了什么是深度认知,让我们再进一步思考:通过深度认知得出结论,往往能解释相似情境中的很多问题。在这些结论中,有些结论经过了更为广泛长期的验证,也在更普遍的领域具有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那么,这些结论就是我们说的临界知识。
所谓“临界知识”,便是我们经过深度思考后发现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规律或定律。掌握临界知识,我们便能开启学习的“少即是多”“四两拨千斤”模式,从而极大地提升学习效率。
重述原文
why
我们为什么要提升认知深度?因为我们在生活中会面临很多复杂问题,提升认知深度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清楚的认识到问题背后的本质,从而更好的解决问题。
what
作者通过两个案例来帮助我们去理解浅度认知和深度认知带来的差别,作者总结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形式、思考方式、效果。
1.形式:简单的回答往往只对应具体事情本身,深度回答可以分析出抽象的规律,把它应用于更广泛的地方。
2.思考方式:简单的回答更加偏向感性,常见的有“我觉得....”,深度回答更加偏理性,常见的有“我认为......”
3.效果:简单的回答往往碰到什么问题,就找一个具体方法去解决,只能解决一个问题。困难的回答在解答后,能够应用于类似案例,解决更多相关问题。
那有深度的认知能力是什么?是一个可以帮助我们在分析问题时,思考的更加全面、更加广泛。同时,在寻找答案时,能根据自己的理解去判断这个结论是否是真的。
how
我们怎样才能提升认知深度?
掌握更多的“临界知识”,并且在分析复杂问题时养成向自己提问的习惯。根据作者提出的浅度认知和深度认知的差别,我们可以得到下面三个思考清单:
1.我能否找到这个现象背后对应的本质?为什么是这样?
2.我能否依据事实、数据来看得出的结论是否合理?为什么是这样?
3.我能否根据这个现象拓展出1-3个相关问题去分析?为什么是这样?
how good
当然,我们要想提升深度认知,单单只是掌握这一个思考工具还是远远不够的。作者提出的“临界知识”可以给我们一个启发:去挖掘身边的临界知识,在学习和分析解决问题时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我们可以参考查理芒格的一些思维模型,选取我们需要的“临界知识”来提升学习效率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联系经验
从前我看一个问题还真没有这种思考的习惯,大多数情况下我都是直接看现象,不分析本质。最近,有一次,我看一个同学不顺眼,因为我认为他生活恶习比较多,比如睡觉作息不规律、和我一块吃饭专门趁我低头不注意夹我的肉,结果我就假装没看见,但心里骂他。当时我就想,这个人真的有些讨厌,哎,一定是他人品不好。
现在,了解到书中说到要看到现象背后的本质。那么,我现在就可以去理解,可以追溯到他的原生家庭去理解他的人格(目前的关系还达不到),结合九型人格理论模型分析。另外,我可以观察他的生活习惯,我运用习惯回路模型、自控力机制来从各个环节看他的这一系列表现,知道了为什么是这样,那不就一下子清晰了么。
规划应用
目标:接下来的2天内,观察身边的小现象,找到3个有代表性的现象尝试分析背后的本质,标准是能找到“临界知识”(思维模型)
行动:
第一步:明确我的目的是找到现象后的本质,找出对应的思维模型,可能不止涉及到3个模型。
第二步(重点):制作Anki卡片,一天早中晚3次的刷这个提问模型,让它熟记在脑子中存在2天。
第三步:发现现象后,在分析时做记录,有道云笔记录音稿3个。
第四步:回听,总结思维模型,寻找1个相关案例来佐证自己的结论
第五步:拓展应用,把每个思维模型再尝试用于分析身边小现象各1个。
第六步:再次记录在有道云笔记录音稿,回听。
第七步:把思维模型做整理,归类插入到我的知识体系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