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莺飞草长,惠风和畅,风光明媚,置身村舍或正在田间劳作的你,耳畔倏然间会飘洒来一阵呢喃细语。抬头,双双对对的燕子从南方又飞回来了。小小的燕儿轻盈欢快,有时斜飞,有时俯冲,扑棱棱掠过水面,俏生生立于枝头,若隐若现,各具姿态,给你以久违的惊喜与感动。
燕子的别名叫元鸟,元在古代中是第一的意思,诸如元旦,元首,元帅,状元,公元,纪元等等,也就是说,燕子是第一只归来的鸟。
燕子飞时,春气弥漫,春潮涌动,春光无限。春意盎然。山青水软,春韭待剪,花儿前赴后继张扬着着自己黑白相间是美丽。院落人家弥漫在温润的春气息里,脆生生的草芽儿,一寸寸漫上了人家的台阶。小儿追逐嬉戏,一遍遍唱着:“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春光如少女裙裾轻轻扫过,绿意便如水一般浮了上来。
燕子归来寻旧垒。它们有着惊人的记忆力,无论迁飞多远,都能够轻车熟路地找到去年人家。唐代诗人韦庄有一首《燕来》:“去岁辞巢别近邻,今来空讶草堂新。花开对语应相问,不是村中旧主人。”哈,看来燕子不仅识得旧巢,还记得主人的模样呢。回来后,双双燕子立即叼泥衔草,修补整理闲置了一个冬天的旧巢,那是被风霜雨雪摧残而残破的老窝呀。而新生代的燕子则要靠自己的力量去营造自己的新居,它们经过翻来覆去的观察和比较,最终找到理想人家,接下来啄来春泥点点垒就,用不了几周,一个温馨的家就筑好了。
相传燕子于春分北来,此时鸟语花香,春意渐浓,故很多诗人爱将燕子当作春天的象征加以美化和歌颂。如韦应物的“冥冥花正开,飏飏燕新乳”;晏殊的“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乔吉的“莺莺燕燕春春,花花柳柳真真,事事丰丰韵韵”……
古往今来,燕子素以雌雄颉颃,飞则相随,成为爱情的象征。《禽经》中有:“元鸟,燕也。二鸟朝奇而暮偶,爱其类也”;《诗经·燕燕》中也有:“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燕子出双入对,也引起了有情人寄情于燕、渴望比翼双飞的思念。相传,唐代任宗离家行贾湖中,数年不归,妻绍兰作诗系于燕足。时任宗在荆州,燕忽泊其肩,见足系书,解视之,乃妻所寄,感泣而归。
燕子的筑巢及辛勤哺喂幼鸟,历代文人也多有所描。宋代陈亮的《虞美人·春愁》中有“水边画榭燕新归,一口香泥、湿带落花飞”。对燕子筑巢的生态特点进行了描绘,寓意深邃。唐代白居易在《燕诗示刘叟》中也写道:“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透过双燕辛劳抚育幼燕的经过,让人体悟到父母的拳拳爱心。
乡间有句老话:燕子不落愁人家。家有燕子筑巢,说明这家人好、和气、兴旺。记得幼时,家里的房屋布局是两个简陋的二进院,在里院阴面屋檐下,便筑有一垒燕子窝。“二社良辰,千秋庭院,翩翩又见新来燕”,每年初春,奶奶为了迎接燕子归来,总是早做准备,屋子拾掇得干干净净。为了吸引更多的燕子来家筑巢,奶奶还还特意让父亲找来几块小木板,钉在屋梁间,算是为燕子巢下加了支架,增添一分安全感。燕宝宝出生后,探出脑袋来等待父母来喂食的样子萌萌的,既可亲又可爱,极像哺乳期的婴儿。
“梁燕语多终日在,蔷薇风细一帘香。”“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小时候的寻常景如今却不常有,尤其是车水马龙的城市,燕子成了稀罕物,不知道它们都去了哪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