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给中专的新生上社交礼仪。
课间,一个小男生来到讲台,他说:“老师我跟你说个实话,礼仪课应该是给上层人士讲的吧,我们中专生学这个没什么用吧,也不一定能做得到。”
对于礼仪课受众群体是否是特定人群的疑问,我不是第一次遇到。两年前刚开始推广儿童礼仪时,广东花城出版社的一名编辑就问我,儿童礼仪是不是面向小模特的。因为在她的印象里,只有小模特才需要学礼仪。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礼仪就是站得笔直,坐得端正,走得好看。是的,这些都是礼仪,但绝对不是礼仪的全部。
更多时候,我认为礼仪就是日常生活的点滴。搭乘扶手电梯,左行右立是礼仪;叫人之前要有称呼是礼仪;打喷嚏、咳嗽时遮掩口鼻是礼仪;吃自助餐不打包食物也是礼仪;接听电话第一句问候语“你好”也是礼仪;不随意插话,注意倾听也是礼仪………
学习礼仪,就是掌握与人相处,社会交往的游戏规则,从而赢得交往对象的尊重。而在这过程中,除了让孩子学会尊重自己、尊重对方,还让孩子学会尊重情形的需要。
这里就涉及到场合意识,我们成人也未必都有场合意识。有些人穿着睡衣睡裤或光着膀子去市场买菜,新闻上看到中国游客在俄罗斯冬宫的地板上给孩子把尿,温州旅行团的大叔们在澳洲的公园里随地便溺,说到底就是缺乏了场合意识。
你在自己的房间脱光了没人管你,那是你的私人场合,但你试试光着身子,在大街上走一圈,可能一个小时就被城管抓走,因为有碍市容。
我们希望让孩子知道私人场合跟公众场合的区别。比如在家你可以穿家居服,外出公众场合就得穿外出服;你在家里可以蹦蹦跳跳,随意走动,在餐厅里,你就不能追逐奔跑;在家阅读图书你可以大声跟家人讨论故事情节,在图书馆看书,你就要控制你的音量……
所以,你还会认为礼仪只是为特定群体服务的么?
正如我的导师纪亚飞老师所说的,礼仪无分贵贱。相比于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富二代、官二代,他们也许不用学习礼仪,凭着拥有的物质和权力,自然很容易得到别人的认可和尊重。而出生卑微的人,要想赢得别人的尊重,更需要通过得体的行为和谈吐,为自己的人生抒写一个大大的人字。
对孩子从小的礼仪熏陶和培养,让孩子形成一个好习惯,懂得叫人时要有称呼,会问候关心邻居和同学,别人提供帮助说谢谢,外出吃饭主位留给长辈,公众场合处事不能影响别人。
我真的不希望孩子的失礼行为,收获到别人嫌弃的目光,我也不希望孩子变成人见人怕的熊孩子。我希望她自信、快乐、受人尊重,所以我愿意给孩子学礼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