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讲太极拳与道功

作者: 青原行思 | 来源:发表于2022-01-16 19:33 被阅读0次

南怀瑾自幼到处求师学武,包括大小深山中的隐士、少林、武当、蒙古摔跤、西洋搏击、十几样兵器。杭州国术馆举办武术比赛时还因为姿势优美而拿过冠军。他后来弃武学禅,把知识面修得广阔了,除了儒家、文学、西方文化之外,甚至进入了传统释道两界里近乎失传的一些神秘课题。这些我们现代人很难完全领悟和进行评判。

因为我们一来活不了那么多岁月,他1918活到2012,经历的旧社会和新时代都太恢弘丰富了;二来我们难以既上私塾熟读老先生教的那种四书五经,也难以入佛门跟上师修行多年,对神秘驳杂的佛、禅只能远远的窥视与臆测;三是我们的某些传统文化的传人早已跑去美国,真传遗散日本,复制拷贝遗作流于台湾,人、术、书,三方面我们都毁灭和排斥得不剩下多少,更难有那么多时间和机会去参阅、学习交流乃至实践。

笔者家里自幼习武,加上三代从医,本人打的太极姿态工稳也被武术裁判给过99分,对于南怀瑾讲述太极拳与道功一篇,还是比较赞同的。

首先他说南拳利于在水战船上打斗,比如流行过船夫拳,由于长年累月抗击倭寇等历史原因,重视下盘扎牢、上肢短打。北拳更多的是陆战,刚硬舒展。各有特点和源头,不分好坏。即便现在失去了以往的实战作用,年轻人配上音乐节拍武打起来,融入舞蹈,也可谓东方中国之芭蕾,也是有趣的,是好的传承发扬与融合。

关于易经与太极拳,两者实无实质的关系,他研究易经那么多年,说出这话还是蛮有可信度的。不必把太极拳往易经上硬扯。

关于丹田之气,丹田又有分别,这个在西方解剖学上不太有证明,但一来西方解剖学也未必发展到完备终点,二来解剖的是死者尸体,而中国所谓丹田之气的运用是在活体练功时的。练功和练拳,的确有红光满面,身体康健的功效。

练太极特别讲究的几点,一是姿势要准,打的要美。其次是空:思想要空,自然流露,不假思索、熟能生巧;手空,两手心要松,握拳也是空心拳;脚空,足心空出,一般不踩硬踩实踩死,足心涌泉穴不受阻塞,气机容易流出。最重要的是神,精气神,关键是双目注视正确的方向。最后太极配合静坐、配合禅修,效果都更好。

相关文章

  • 南怀瑾讲太极拳与道功

    南怀瑾自幼到处求师学武,包括大小深山中的隐士、少林、武当、蒙古摔跤、西洋搏击、十几样兵器。杭州国术馆举办武术比赛时...

  • 《太极拳与道功》-南怀瑾

    缘起 太极拳协会会长立法委员韩振声先生,曾经以「太极拳与道功」这个问题来问我,所以就我个人年轻时学拳的经验提出来与...

  • 打坐的妙境!

    老子所说:“清静,为天下正”“不欲故静”,故道家有专门讲静功修炼的《清静经》。 太极拳的源流,直追道儒两家,太极拳...

  • 论语时间:生活是最好的修行

    南怀瑾先生讲《学而篇》第六则,是从“可爱的小学生”开始的,在他看来,“弟子”二字所承载的尊师重道,似乎只有尚未被功...

  • 锻炼

    洪元功,四面八方通背功,八卦掌,八段锦(南怀瑾),五禽戏,太极拳,站桩,易筋经

  • 太极拳周身各部位的训练方法,值得收藏!

    1 桩功 桩功是练好太极拳的首要问题。那么练太极拳要站哪些桩功呢?太极拳桩功很多,有开合桩、下蹲桩、马步桩、手挥琵...

  • 太极拳学习之三

    练好基本功是学好太极拳之基础 一旦准备学习太极拳了,就得先练基本功。太极拳的基本步法、手法、身形、桩功等。...

  • 山东卢叶红II心中有“道”  脚下有路

    心中有“道” 脚下有路 山东省邹平市第二实验小学 卢叶红 再次捧起《听南怀瑾大师讲国学》,细读与老子有关...

  • 太极拳实乃道家之“行功”

    太极拳实乃道家之“行功” 太极拳术,名为拳,实乃道家之“行功”。功便是太极一气,是内功,进而形成胎息。神气结合形成...

  • 身边的《功守道》——以行弘道的太极拳传承者郝明之先生

    从马云的《功守道》,聊聊太极拳,谈谈恩师的教诲,议一议现代格斗与传统武术,论一论武松打虎,说一说侠客梦.........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南怀瑾讲太极拳与道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mafh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