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婚姻育儿
鸡毛蒜皮与蒜皮鸡毛(20)——家长牌照,你考过了吗?

鸡毛蒜皮与蒜皮鸡毛(20)——家长牌照,你考过了吗?

作者: 有梦想的唐糖 | 来源:发表于2019-02-15 08:18 被阅读0次

    心理学从不高深,它就隐藏在你生活中的鸡毛蒜皮里,不管你发现没有,它时时处处在你身边。就像荣格所言:潜意识正在操控你的人生,而你却将其称为“命运”。

    昨天去听李少成老师的大型公益课《父母对孩子的十大隐性伤害》,这部分内容在我们的高质量陪伴精品课里已经详细讲述了,昨天因为时间原因不能展开深入讲解,但是想必很多第一次听的家长也会觉得心惊肉跳吧。十条里面,占了几条?多数人表示没仔细想过。但是毫无疑问,这十条都是生活中最常见的场景。那些脚本,实在太熟悉了。

    在公益课结束后的家长提问环节,我因为一个家长问她四岁的孩子有抠鼻屎吃这个问题,在老师的回答里忽然找到了属于我的答案。

    老师首先问她,脾气急不急?答案是肯定的,然后又问她,父母对子女的十大隐性伤害占了多少条?她笑了,表示占了不少。于是老师接下来回答说,在这个年龄段,不管是咬指甲,抠鼻子,咬铅笔头,绞头发等类似的举动多数都是在释放同一个信号:压抑。听到这我恍然大悟。我很小的时候就有绞头发的习惯,一直到现在依然如此,所以我侧边总有两缕头发因为反复揉搓,变成了烂头发。

    原来是压抑导致。

    有压抑就会有愤怒。有压抑就会有逆反。

    昨天在群里因为我写的《鸡毛蒜皮18》里涉及抑郁话题,还和伟英老师探讨了半天。李少成老师曾经开玩笑说,不知道抑郁的人去除抑郁,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因为抑郁的人往往情绪更为敏感,对事物的感受也更为深刻。不过,抑郁实在是痛苦的体验。所以,在没学心理之前,我就曾经感慨"宁愿像傻子一样活着,也不想清醒的痛苦",可惜,无法选择。

    昨天的公益课上,老师也曾讲到,抑郁症的核心问题,是没有得到父母充足的爱和依恋关系。孩子幼小时父母的无回应,往往是导致抑郁的根源性因素。我最近对抑郁话题比较关注,上课时他提到的这个点,让我很有感触。

    对幼童来说,无回应之地即是绝境,幼童获得回应的数量和质量,将决定他未来的沟通能力。弗洛伊德的著作《性学三论》中讲到一个故事:一个3岁男孩在一间黑屋子里大叫:"阿姨,和我说话!我害怕,这里太黑了。"阿姨回应说:"那样做有什么用?你又看不到我。"男孩回答:"没关系,有人说话就带来了光。"

    没有回应,就是黑暗;有回应,就有了光。不仅要回应,而且回应要及时。最新研究发现,若婴儿向妈妈发出信号,而妈妈能在7秒内给出准确回应,婴儿就没有受挫感。若超过7秒,就会生出受挫感。若总是受挫,甚至总是彻底受挫——妈妈基本不回应,那么,婴儿就会减少甚至再也不向妈妈发出呼叫。

    我妈经常说我小时候很乖,很安静,不粘人。大人在忙碌,我在一边就自己玩累了睡着了。现在我估计真相应该是,爸爸不在身边,妈妈特别忙碌,没有时间时时刻刻守在孩子身边。经常趁孩子睡着了就去干活,结果,孩子屡次处于无回应之地,最终变得"很乖"。

    就像老师说的那样,有了孩子,你会发现,孩子睡觉时,如果妈妈在身边,孩子就会睡的很香,如果妈妈起身蹑手蹑脚的离开,孩子就会马上醒过来,这就是孩子超级敏感的"第六感"。

    我想,我的"乖",大概就是处于"无回应之地"的绝望,而"抑郁"情绪的种子,也是在小时候就种下了。

    李玫瑾教授也曾经讲过在孩子还不会翻身的阶段,总是以一个姿势躺在那里是很难受的,这个过程中有时孩子会哭,如果不去管他,得不到到位的情感抚养,孩子长大后也会脾气非常急躁。

    所以,在孩子的早年抚养的质量和陪伴的质量,直接关系到ta的一生。

    幸好,我长大后学习了心理学,提升了自己的认知,知道了自己情绪的来源,虽然不可能翻回头重新养育,但是自我疗愈一直进行中。也有很明显的改善。有些事情,你一直被困扰,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你不知道它到底为什么困扰你。到底问题出在哪?当知道了答案之后,其实也就离疗愈不远了。

    还有一个家长提问,说她17岁的儿子十分逆反,问怎么回事。

    老师问了她家的家庭情况,果然不出所料,父位缺失,属于伪单亲家庭。在这样的家庭里,母亲和儿子极易形成"共生"关系,共生关系中因为母子天性,母亲势必对孩子照顾的比较多,母亲的过度照顾一定会滋生出包办替代,而包办替代又必然杀伤孩子的自主意志。当孩子的自主意志受到损害时,孩子一定会逆反。于是,母亲成功的培养出一个小白眼狼——需要你的时候,你要过来,不需要你的时候,就开始嫌你烦。

    在这位家长的描述中,儿子似乎也不是完全不和她说话,儿子会给她讲自己的恋爱,但是,如果她再想多问一句,就被怼回来了,拒绝沟通。儿子是寄宿学校,经常央求她开假条让自己回家,如果她不开,儿子就会很气愤,摔电话,发脾气等等。

    这位家长一直在描述各种现象,不过根据我的观察,她是一个没有学习过的妈妈,所以,虽然老师在上面的解答已经非常清楚,但一时半会她还不能完全理解。对我们这种一直学习的人来说,很容易理解,但是对于从来没学习过"父母到底应该怎么当"的家长,就显得不那么容易理解了。

    儿子为什么会给她讲自己的恋爱,但是又不允许她继续追问呢?这其实就是源于共生——一种相爱相杀的纠缠模式。因为共生,所以儿子对母亲有依赖,所以会给母亲分享一些自己的秘密。但是同样因为共生,儿子因为不能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又在潜意识里对母亲充满逆反和怨恨。所以他不允许母亲继续追问和探讨,因为追问对他而言,意味着控制,刺探,想要教育等等负面体验。所以才会出现这样矛盾的现象——会与她分享秘密,又不允许她真正走入他的内心。这,便是"共生"的纠缠状态。

    这世界上所有的爱,都是以"在一起"为终极目标的,只有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以"分离"为最终结果的。父母是一棵树,但子女却不是树上的果实。子女更像是一颗种子,由父母播撒的种子,经过父母的精心抚育,最终,却要扎根泥土,变成另外一棵树。

    如果父母做不到放手,那么两棵树挤在一起,就像口腔里多余的牙齿一样,挤得歪七扭八,乱七八糟。最终,还是要拔掉收场。

    父母的爱,需要原则。就像老师说的那样:有求则应,不求不应;有求,当应则应,不当应不应。

    短短几个字,浓缩的都是精华。

    有求则应,不求不应——然而现实的父母,总是过度唠叨,担心,在孩子没有发出"求助"信号时,就先开启各种"回应",而这种回应,多以担心模式出现:今天带水杯了吗?穿秋裤了吗?作业和书包都整理好了吗?………所有的担心都是诅咒,所有的提醒都是干扰。

    不是吗?在你担心提醒他的那一刻,就意味着"我认为孩子不行"。你一定是认为Ta自己不知道渴了应该带水杯喝水,不知道天冷了应该加衣服,不知道上学应该提前收拾好自己的书包。你一定是觉得Ta的一切大事小情,都需要你的提醒和叮嘱。否则,ta就做不到。

    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最终会导致什么结果呢?孩子如你所愿,什么心都不会操,自己什么事都不会准备和安排。Ta变得越来越差劲,你的怨气也越来越大。然后孩子到青春期,特别逆反。

    你在提醒和唠叨的时候,已经剥夺了ta作为一个独立的人的自主意识,包办替代了ta需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的体验。

    这样的孩子长大后一定不会成为一棵独立的大树,而成为共生的畸形牙齿。可那时候,家长又要怨气冲天了:你都这么大了,为什么还什么都做不好?什么都要我来操心?想累死我吗?

    是啊,为什么呢?到底是谁,剥夺了ta活成一个独立的人的资格呢?又是谁,让ta的心理年龄没有跟随生理年龄一起长大呢?

    有人会问:不提醒,孩子还小,ta自己会做不到,不穿秋裤挨冻,不带好作业挨骂,不带水杯会渴,那不提醒怎么做呢?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的是:一天不穿秋裤,ta不会冻死,二天也不会,三天也不会。不带作业,挨骂的是ta自己,不是家长。渴一天ta不会死,二天也不会,三天也不会。其次,孩子是世界上成长最迅速的个体,ta每一天都在隐秘的成长,每一天都在获取ta人生中新的经验,新的知识,ta昨天可能因为没体会过挨冻的痛苦而不穿秋裤,很可能在下一天就会马上弥补这个漏洞,丰富自己的人生经验——当他切实感受到挨冻是什么滋味,相信ta,ta并不是没有知觉的傻瓜,他一定会马上调整自己的衣服厚度,并在以后的人生经验中增加"不穿秋裤就会挨冻"这个重要的人生经验,以后只要降温,ta就会自动穿上秋裤,完全不需要你多余的唠叨。

    可以友情提示,但请不要唠叨抱怨。

    学会闭嘴,不在事情开始之前就忧心忡忡的提醒、提示,是一个很好的提升孩子自主意识和削减逆反的有效方法,不妨一试。

    有求,当应则应,不当应不应。——这里面,就涉及规则了。孩子一定会提出各种各样的要求,有的合理,有的不合理。我们常常说孩子就像一棵小树苗,既需要用心灌溉,也需要定时修剪。修剪就是规则。当孩子提出不合理的诉求时,比如像这位家长问的,要求她出具虚假假条以放自己回家,这种要求,就属于不合理要求。当面对不合理要求时,"不应"是最好的选择。坚守住原则,也就坚守住了为孩子成长设立的规则。

    然而大多数家长是矛盾的,对于一些并不框外的要求(例如吃个薯片)坚决说不,但对一些原则问题又犹豫不决,因为没有满足孩子而心生内疚之情。

    吃个薯片就联想到垃圾食品,油炸食品,不健康,于是明令禁止。其实,吃薯片只要掌握好量,并没有那么可怕,不至于谈薯色变。而在一些原则性问题上,能做到坚决说"不",本身就是一种态度,这种态度就相当于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告诉孩子"什么是红线""什么是底线"。一个有规则的人,一个长大后顺利能融入社会,活的堂堂正正的人,就是在这些规则和底线中培养出来的。

    孩子需要满足吗?

    需要。越小的孩子越需要无条件的满足。然而从3岁开始,就需要在满足的同时,树立规则意识。所以,不是简单的满足还是不满足,而是,怎么满足?该以何种形式满足?什么是高质量的满足?什么是低质量的溺爱?

    只有厘清了这些概念,才能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昨天的课后问答,我只是随便挑了两个,就已经写了这么多。家长原本是这世界上最难当的职业,但是却成为了准入门槛最低的职业。没有学习的家长,没有思想的家长,是无法培养出自己满意的孩子的。在迎接新生命时充满希望,在养育过程中一地鸡毛。

    所以,提高认知水平,完善自己的人格,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家长。别先想着怎么"修理"孩子,其实,你自己最需要修理。

    今天的鸡毛蒜皮就到这里了,我们明天再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鸡毛蒜皮与蒜皮鸡毛(20)——家长牌照,你考过了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mgue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