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哲学简史》札记之二十一

读《哲学简史》札记之二十一

作者: 蔚海山庄三六子 | 来源:发表于2022-05-30 18:34 被阅读0次
在19世纪后期,从大陆漂流而来的唯心主义在英国的哲学舞台上占据了主导地位。
在牛津从事研究和创作的F·H·布莱德雷(1846-1924)批驳了唯物主义。布莱德雷试图在理性思维的范畴之内,达到纯粹感觉或经验的境界,我们正是在这个阶段,才能够谈到实在性。思维常常歪曲了实际存在的东西,仅仅产生出一些现象。之所以造成这种结果,是因为人们把外来的分类与关系的框架强加于实在存在。因此布莱德雷认为,在思维过程中,我们会不可避免地使自己陷入矛盾之中。这种学说见于《现象与实在》一书。
布莱德雷抨击思维的主要出发点是:思维必然是理性的;至于关系,正如他所说,则把我们卷入了矛盾之中。
本纳德多·克罗齐(1866-1952)的哲学似乎是另一种派生于黑格尔的唯心主义。他的哲学态度有一个特点,就是强调美学,因为当心灵思索一件艺术品的时候,它正在具体地经验。
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有影响的法国哲学家是亨利·柏格森(1859-1941),他在反对科学方面引起了完全不同的变化。他坚持的非理性主义传统。格森和实用主义者一样,也强调行动至上。
柏格森在自己最有名的著作《创造性进化论》中提出他所设定的这种进化过程直接来源于艺术创作的类推。正如艺术家在创造性欲望的驱使下采取行动一样,自然界的生命力也是如此。进化的变革通过源源不断的创造性欲望来实现,而这些欲望所针对的则是迄今尚不存在的某些新特性。
进化过程使人类成了智能超越本能的动物,在柏格森看来,这是人类的不幸。在他之前,卢梭也有同样的观点。人的智能有禁锢本能的倾向,从而剥夺了人的自由,由于智能把它的概念性条条框框强加于世界,因而扭曲了世界的本来面目。理性主义学说认为智能是争取自由的力量,而我们实际上已经远离了自由。
本能的最高形式是直觉,直觉是某种直接与世界相一致的精神活动。智能在歪曲世界,而直觉却在如实地把握经验。根据柏格森的观点,智能的困境就在于它只能胜任对物质世界非连续性的说明。
柏格森认为,智能与直觉的区别类似于空间与时间的区别。智能分解并分析世界,它以一种梦幻般的永恒方式发挥作用。然而生活却是一种时光在流逝的实在的事务,于是直觉就介入了生活。
柏格森的时间理论与他对记忆的解释有关。在记忆中,具有意识的心灵会设法联通过去与现在。过去已经不复存在,而现在则正具有活力。

相关文章

  • 读《哲学简史》札记之二十一

    在19世纪后期,从大陆漂流而来的唯心主义在英国的哲学舞台上占据了主导地位。 在牛津从事研究和创作的F·H·布莱德雷...

  • 读《哲学简史》札记之二

    “希腊哲学传统实际上是一种启蒙运动和解放运动,因为它的目的在于使心灵摆脱愚昧的束缚。它认为世界是可以理喻的,从而消...

  • 读《哲学简史》札记之二十

    法国的奥古斯特·孔德(1798-1857),是百科全书派哲学运动的一位继承者。和哲学激进派一样,他也尊重科学,反对...

  • 读《哲学简史》札记之十一

    约翰·洛克(1632-1704)自小接受了严格的清教徒式教育,洛克学说的基本宗旨之一就是宽容。1646年,他前往威...

  • 读《哲学简史》札记之二十三

    一个很一般的哲学家长期获得某种程度的声誉,这种可能性是非常小的。 在事后才变得更明智,并且逐渐理解哲学传统的发展,...

  • 读《哲学简史》札记之二十五

    仅仅熟读一本书(不管其范围多么宽广)是从来不会把读者变成专家的。如果是单纯地阅读,即使读得再多,一个人对事物的理解...

  • 读《哲学简史》札记之二十二

    心理学领域伟大的新发展就是精神分析论, 心理学的行为主义是实证主义的一个分支,它否认过去的内省心理学表面上看来的神...

  • 读《哲学简史》札记之二十四

    组织体制在现代生活中的决定性影响,已经引发了非理性主义哲学思维的新倾向。 从某种意义上看,这些思潮不仅反对曾激发过...

  • 读《哲学简史》札记之十五

    黑格尔(1770-1831)出生于斯图加特,他和谢林同时就读于图宾根大学。 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在黑格尔那里获得了它最...

  • 读《哲学简史》札记之七

    摩尔是一位多产作家,他的名声完全得益于一本名为《乌托邦》的政治空想书籍。 一位水手遭遇船只遇难后,在岛屿(乌托邦)...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哲学简史》札记之二十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moop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