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王东岳《知鱼之乐》22.逻辑比事实更真实(读书笔记)

王东岳《知鱼之乐》22.逻辑比事实更真实(读书笔记)

作者: 祥和鸿泰 | 来源:发表于2021-01-31 20:12 被阅读0次

一、标题“逻辑比事实更真实”的意思是:运行在逻辑上的观念决定了感官上的事实。

其中,“逻辑”是“观念中的事实”,“事实”是“感官上的事实”,“更真实”不等于“更可靠”,且“真实”并不“真”只有“实”,“实”乃“主”“客”关系协调、契合之意。

(原文:“真实”二字,其实只表达了一个“实”字的含义,而“实”字所能表达的,也仅仅不过是“高速变位的逻辑主体”与“相对静止的客体世界”之间的协调契合关系。)

二、全文论点:“逻辑模型决定事实”且逻辑模型的演化动向趋于越来越失真、失稳。

三、结合文章论证顺序的笔记

论证分为两大块,一是论证“逻辑模型决定事实”(1-7),二是论证“逻辑模型的演化动向趋于越来越失真、失稳”(8)

1、“我倒以为这个标题还末能把它应有的深度表达出来。”中“应有的深度”是?

——包容着唯心论的“物论”比唯心论远要深刻,

因为它(“物论”)不仅想隔着雾蒙蒙的玻璃(即,唯心论的“心”)来澄清那景致成象的原委,

而且尤其要解析这玻璃内外的总体存在如何使玻璃得以生成(即,找见支配着“心”或决定着“心”的那个深在要素)。

2、缘何——实际上,说“逻辑比事实更真实”,等于只说了一句同语反复的废话。——呢?

——因为“事实”本就是(感性、知性或理性)逻辑的产物,而且还是一个不断演动的“逻辑模型”。

(比如同样是回答“太阳是什么?”古代的你会答曰:“太阳是太阳神的居所”;现代的你又会说:“太阳是氢核聚变的一颗恒星。”)

所以,说“逻辑比事实更真实”就等于说“事实比事实更真实”,故而也就等于什么也没有说。

3、既然——说“逻辑比事实更真实”就等于说“事实比事实更真实”,故而也就等于什么也没有说。——为什么还要说“逻辑比事实更真实”这句废话呢?

(或者说,作者写此文目的何在?又为何沿用这句废话作为文章标题呢?)

——作者意在告诉读者:

“事实”是怎样形成的,以及“逻辑”又怎样拉动着“事实”在它的思维链条上演运。

(维特根斯坦的“朝下”的逻辑实证哲学,即“事实”由经验实证上的“事态”( state of affairs)构成,“事态”又由作为逻辑终极单元的“简单对象”(simple object)构成等等,在现代科学面前,已毫无疑问被证明是有问题的了。)

(作者告诉我们的是:“事实”如何沿着“逻辑变革”朝上发展,即朝更麻烦的方向发展。)

4、“逻辑比事实更真实”的“日心说”,启动了严格意义上的科学时代。

——同样的“事实”,即我们肉眼看见的“日、月、星辰、地球”

①公元2世纪,

托勒密依据“事实”,给出了“地心说”的“逻辑模型”。

此时,“事实”在先,“逻辑”尾随。

②公元16世纪

人们看见的“事实”并没有发生丝毫变化,但哥白尼于给出了“日心说”的“新逻辑模型”

最终,“逻辑”战胜了“事实”。

由此开始,“逻辑变革”在前,“常识更替”在后,“逻辑比事实更真实”的局面突然展现开来,严格意义上的科学时代就以这样怪诞的姿态亮相了。

5、从“眼见为实”,到“认识论”开启

伽利略用猜想的“逻辑”,击碎了亚里士多德眼见的“事实”。

它直截了当地证明,单纯的头脑比眼睛加上头脑要可靠。

所以,如果这个时候的哲学家,譬如笛卡尔和贝克莱等,开始怀疑“心”以外的“物”以及“思”以外的“感”,你恐怕不能再说他们的神经系统出了毛病,反倒是那句“眼见为实”的古老箴言从此堕落成一个无聊的市井口头禅。

6、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对科学时代的最有意义的贡献是?

——牛顿于1687年推演出万有引力定律。

此时的逻辑作用不仅要改观已有的事实,而且还能预见当时看来根本不存在的事物......后来人们预测了肉眼看不见的海王星及冥王星的位置,并最终发现了这些遥远的行星。

从此以后,“逻辑”已不是比“事实”真实与否的问题了,而是“客观事实”必须在“主观逻辑”里才能摸索找到,

后来的麦克斯韦方程和爱因斯坦相对论就是这一逻辑化进程的历史明证......

7、为何说“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实证哲学有问题”?

——由麦克斯韦方程和爱因斯坦相对论演绎出来的这些现代“事实”,你哪怕把眼睛睁得再大也全然看不见一点儿踪影了。

实际上,19世纪以来的科学“事实”,无论是物理学上的 (如原子物理学或粒子物理学)、化学上的(如无机分子或有机分子)抑或是生物学上的(如或RNA或DNA基因),都已不是经验实证上的“事态”或“简单对象”的集合产物。

而且,从下文可以看出,这个逻辑函项的动势倾向于越来越虚无飘渺,而不是越来越逼近“事实”,可见,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实证哲学有问题。

8、......这个逻辑函项的动势(逻辑化进程)倾向于越来越虚无飘渺,而不是越来越逼近“事实”......

论证过程:

①我们平常所说的“客观”与“主观”到底有没有区别?

——“观”是主体行为,“观”过之后,何“客”之有?故“客观”二字并列在一起纯属悖缪,说到底,它的实际状态与“主观”一词毫无二致。

(倒是“主观属性”本身实在应该算是一种客观性或客体性的东西,就像猫儿会逮老鼠的“主观能力”直接就是一种“客观的自然现象”一样。)

②“逻辑比事实更真实”的原委是?

依照①的结论,一切所谓的“客观事实”都照例不过是“主观事实”罢了,

只不过,人们通常把“感官上的事实”看作是“客观”的,把“观念中的事实”看作是“主观”的,

同时又想当然的认定,感官上的影像一定比头脑里的观念显得更贴近真实。

但,人类认识进程的发展总是反其道而行之,偏偏要让运行在逻辑上的观念摧毁感官上的事实,这种无可奈何的局面就是“逻辑比事实更真实”的原委。

③那么,能不能因此就说“逻辑比事实更可靠”呢?

——不能。

道理很简单: 倘若这中间反映了“真”,那么由于“客体世界”相对静止,则“逻辑事实”也就应该相对稳定。

既然现在已知两者之间发生了错动,你总不能说“客体世界”不真吧,那就只剩下“逻辑事实”出问题了。

④是不是越后衍的“逻辑事实”(或曰“逻辑成果”、“逻辑模型”等) 越逼真呢?

——不是。事实是,越后衍的“逻辑事实”越失真。

......要知道,演动在“逻辑”脉络上的“事实”倾向于越来越难以验证却是一桩无可置疑的史实。

所以,伽利略关于自由落体的逻辑可以很快在比萨斜塔上得到证实; 牛顿关于万有引力的逻辑则要等百余年之后才能在海王星和冥王星上得到确认; 及至发展到爱因斯坦的逻辑阶段,物理学界已经发出这样的哀叹,说相对论是“理论的天堂、实验的地狱”。

换言之,处于逻辑后衍位相上的“事实”越来越不像“事实”,也就是显得越来越飘摇。

⑤为什么人们非要用“实验观察”来证实逻辑上推演出来的“事实”不可?

——源于“依存”本能的需要。

......人们之所以非要用“实验观察”来证实它不可,不外是由于我们本能地认为,处在逻辑原始位相上的“事实”——譬如“眼见的事实”或“经验事实”——可能更可靠一些。

须知“感”(认知)是为了“应”(依存),倘若后来的“感”反而使我们越来越难以为“应”(难以适应),那么我们又凭什么说它可能更“真”呢?

⑥为何说“足见这个低级的本能未必全然没有道理”?或者说,这个发自本能的“道”理源于?

——这个发自本能的“道”理源于如下自然规定:

从感知逻辑的演化进程上看,越原始越低级的认知方式 (也就是逻辑质态)越稳定,越后衍越高级的逻辑序列 (也就是认知方式) 越动摇。

譬如,感性比知性稳定,知性又比理性稳定。所以,几百万年的人类史,他们看菜叶总是绿色的(感性),这一点永远不会变化; 可要判断哪个菜叶能吃或好吃(知性),则不免会稍微有些犹豫不决或游移不定; 如果再问菜叶生长的生物学机理(理性),那就简直可以说是日新月异了: 200年前是“活力论”,100年前是“进化论”,现在又是“基因论”,再往后还不知道是什么“论”呢。

⑦得出结论:“逻辑比事实更闪失”

如果我们依循这个视角进而审视一下人类的思想史,也就是演动在人类文明进程上的“事实”更迭史,你会发现越原始的“知识”或’“事实”越稳定,即越不容易被证伪,越现代的“知识”或“事实”越动摇,即越不容易守得住。

譬如,人类的思想史无非跨越了三大阶段,那就是神学阶段、哲学阶段和科学阶段,神学上的东西最难被证伪; 哲学上的概念起初尚可稳定数千年,以后数百年或百十年就会发生某些变更;而科学上的“事实”已如上述,它现在大概连几十年的有效期都维持不住了,有人做过某种统计,说当代知识的老化速度平均每10年就要翻新一遍。

(如此看来,波普尔有关科学与非科学的“证伪主义”学说,到底只谈了一个小范围的现象,它在大尺度的自然演运史上所表达的,其实是逻辑本身的失真趋势和失稳趋势而已。)

⑧引发思考:前途山高路险,汝欲何去何从?

于是,我们人类立刻滑入了这样一种危险境地: 一方面,他们不得不承认“逻辑比事实更真实”; 另一方面,他们也不得不承认“逻辑比事实更闪失”。换句话说,我们的眼睛倾向于越来越盲目,而我们的头脑也倾向于越来越失效。我们先前还只是一个瞎子,我们将来更得变成一个没头苍蝇。因为,我们必须生活在“事实”之中,可“事实”却偏偏运行在“逻辑”之上,这“逻辑”好比一匹由不得骑在它上面的人驾驭的烈马,这烈马正在高速冲入愈来愈浓重的雾霭之中,如此“盲人骑瞎马”,敢问一句:前途山高路险,汝欲何去何从?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王东岳《知鱼之乐》22.逻辑比事实更真实(读书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mort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