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7064854/f24a0826f44b67a9.jpg)
(一)
2006年,中国发生了什么大事儿我记不住了,但是我很清楚我们家发生了一件大事儿,那就是十八岁的我考试大学了。
爸爸非常自豪,在我填自愿的时候给了我很多建议,可是我一条都没有采纳,一意孤行,选了临床医学。
十八岁,我第一次来到省城,坐的从镇上到省城的大巴车,爸爸送我。行李不多,一床妈妈做的棉被,几件应季的衣服,还有一颗对未来充满憧憬的心。已经十几年过去了,很多记忆已经模糊成片段,唯有一些最感人的留了下来。
我记得下车了我在车站外面的马路上吐了,因为很少坐车,晕车引起的。
我记得爸爸在车站外面的小摊上给我买了一个烧饼。
我记得爸爸去问路,让我在路边上坐着看着行李,我傻乎乎的坐在那里,警惕的看着四周,有一个年轻人过来和我讲话,问了我几句话,但是我没有理他。
这是我第一次到省城的车站,所以发生的一些事情印象深刻。之后的五年,我在这个车站做了无数次车,我也成了拖着行李箱的普普通通的一员,无暇去关心旅途的一切见闻,我不再晕车,也熟悉了城市,再也没有坐在路边等待的彷徨无助。
我还记得,那一年,爸爸还很年轻,脊背挺直,步履矫健,他粗大的手提着装着棉被和衣服的蛇皮袋,走的飞快,我几乎跑起来才能跟上他。
在从车站到学校的路上,我第一次做公交车。没有位置,我和爸爸都站着。
因为贫穷作祟,我的整个大学的色彩是灰色的,以后的时间里,我渐渐将大学的那些人和事逐渐忘记,在此仅作一些标志性的总结。
我谈过一次恋爱,对方也是一个贫苦出身的孩子,但是我感觉他只是因为找不到更出色的才追求我,并不爱我,或许也只是我的自卑作祟,总之我们没有走到最后,我感受不到更多的关怀和疼惜,半年后果断选择分手。这是我大学期间的唯一一段感情,淡淡的,没什么值得回忆的东西,因为我们没有太多资本,恋爱期间做的最多的事儿就是晚自习结束后一起逛操场。
我成绩一直排名靠前,几乎每年都拿奖学金。性格原因,并不是很努力拼搏的人,但是因为对未来很忧虑,不得不埋头苦学。
大学期间有一年一直做家教,每个月有六百元的收入。其它假期,基本都是在打工赚钱,去过做辣条的工厂,也去过做花泥的工厂,因为都是暑假工,时间短,找不到好的职位,只能去这些工厂卖苦力。奖学金,加上家教收入和假期做工,基本上能支撑我大学期间的生活费用,学费一直是助学贷款,所以给家里减轻了很多负担。父母是普通的农民,而我还有两个弟弟读书,所以我从不怨怪父母没有给我提供好的经济条件,反而很感激他们给我读书的机会。
大学期间,没有出去旅游过,唯一的毕业旅行,计划了很久,最终也因为经济原因而搁浅。
毕业那一年,我确定自己本科毕业找不到工作,所以拼命努力考研,所幸结果不错,2011年我从一个普遍本科院校考上了985院校的硕士研究生。
(二)
2011年9月,武汉的热气还没有散去,我来到了属于这个城市的一所排名全国前十的大学报到,开启了我的研究生生涯。
此时我仍然关注我的经济问题,无暇顾及其他。年龄二十四岁,有一个比较靠谱的追求者,不过我没有心思谈恋爱。
研究生前半年,每个月只有五百元补助,不过我考上了公费研究生,不用交学费,每个月五百元,加上我来校报名之前在花泥场做工赚的钱,基本吃穿不愁了。研究生期间有临床和实验室的工作,又因为来到一个新的城市,没有继续做家教,所以没有其他收入。前半年就是跟着师姐在实验室做实验,生活两点一线。研究生课程很少,几乎大部分时间都在实验室。因为是跟着师姐做,主要是学习,自己没有什么压力,所以每天还挺开心。
过了半年,补助变成了每个月1500元。导师那边临床工作缺人,把我拉去上临床了,每个月又有额外1500元收入,我感觉自己很有钱了,每个月能够结余一些,在此期间弟弟也考上了大学,我每个月能支援他一些。这一年我答应了那个比较靠谱的追求者,也就是我现在的老公。
这是我第一次认真的谈恋爱,也是第一次感受到有人如此认真的爱我。老公,也是那时的男朋友,他本科毕业,刚刚参加工作,工资不高,每个月三四千,但是很宠我。大学期间,我一直贫血比较严重,因为没有多余的钱,加上没有重视这件事情,贫血一直都没有纠正。和男朋友在一起后,他带我去药店,用他的医保卡给我买了很多药,大概在一起半年后,我的贫血得到纠正,一直到现在,每年复查血色素都很正常。此事如今想来,不知作何感受,有点感慨和无奈,如今在一起多年,感情趋于平淡,但是这些点点滴滴已经刻进了我的心里。
我人不笨,学业一直还不错,和导师、师姐相处也很和谐,包括身边的同学。我已经不再像大学那么自卑和生涩,渐渐有一些机会,导师会带着我们吃饭、开会,学会了一些礼仪,渐渐褪去了农村姑娘的所有青涩,如果我不说,大概没有人能看出我来自农村一个贫苦的家庭。甚至又一次我值班,一个家属跑过来给我诉苦,他说“你能在这么好的医院上班,你父母一定很有钱或者很有地位吧,大概理解不了我们这些普通没钱的家庭”,我听了淡淡一笑,不过没有过多争论,只是回了一句“我的父亲肯定没有你有钱”,其他无需多言,说了他也不会相信,有些人本来就喜欢臆想别人的成功来路不正。
(三)
2013年,我转成博士研究生。
补助涨了五百元,变成了两千元一个月。我已经没有再为经济原因苦恼过,男朋友工作步入正轨,收入提高了一些,弟弟也大学也毕业了参加工作。
生活的重点变成学业。博士生活是一段炼狱,拿到毕业证的那一刻我曾经发誓再也不要提起这段经历,此事过去一年了,讲起来那些过往也成了过眼云烟,竟然也能云淡风轻的和别人谈起当年的事情。
博士我读了四年,原因我无法总结,导师认为多读一年是好事儿,可是对我来说,多读一年是看着房价飞涨,晚一年生孩子,和多一年炼狱般的生活,只是最终我抗争失败。
四年期间,我有过无数个通宵不睡的经历,或者忧虑未来辗转反侧,或者通宵做实验、写文章。
博士一年级,我抽空和老公结了个婚,这件事情对我意义重大,没有老公的支持和陪伴,我大概走不完漫漫的读博路。
就仿佛在过一个山洞,也许一转弯就能看到出口的曙光,但是不知道这个弯在哪里,能不能活着走出山洞。那么,有没有退路呢,也许在外人看来,退路太多了,可是只有处在山洞里的人才知道,所谓退路,不过是一个偶尔来安慰自己的借口,即使前方万丈深渊,也只能义无反顾。博三那一年,我总是哭,眼泪可以随时随地的流出来,而且根本无法控制,我不知道怎么调节情绪了,大概我大脑情绪管理的模块已经崩溃。我总是问老公:我不读了,你养我好不好?老公说:好!于是我又哭了,哭完接着分析实验结果,写论文。
很感谢那几年一起走过的战友,我们能相互理解那样的苦,不用说一个字,已经体会到对方内心的苦闷和压抑。如果我哭,他们陪着我,看着我,可以什么都不用说,一切尽在不言中。
不过我终于还是毕业了,没有成为肄业的博士,更没有成为跳楼的博士,算是幸运吧。
(四)
如今我毕业一年了,在一家省级三甲医院工作。命运对我来说还算是公平的,付出总算是得到了回报。我没有背景,也没有钱,唯有自己坚持奋斗和不懈努力。我现在在这个城市里买了房子、车子,积极备孕,希望能为老公生一个猪宝宝。武汉这几年变化也很大,但是对于我来说,从2011年初次来到这里,到今天成为能够融入其中的一员,这个城市的在我眼中的影像更是天翻地覆。十年回望,十八岁第一次离开家的背景,已经成为一道倔强的剪影,我感谢那个时候不服输的自己,虽然常常哭泣,但是从未放弃。我终于能稍稍拜托命运的摆弄,走到一条自己想要的路上,不辜负曾经负重前行的辛苦时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