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子曰:“不愤①不启,不悱②不发。举一隅③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注释】
①愤:苦思冥想而仍然领会不了的样子。
②悱:音fěi,想说又不能明确说出来的样子。
③隅:音yǔ,角落。
【译文】
孔子说:“教导学生,不到他想弄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出来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教给他一个方面的东西,他却不能由此而推知其他三个方面的东西,那就不再教他了。”
【评析】
这一条讲的是启发弟子应该怎么学。孔子要教一个人,他不是随随便便教,他要看到这个人时机成熟,可以教了,这时候才教,教起来不费劲,学的人也不会感觉到压力。他必定是等待弟子心愤愤,口悱悱。弟子他有一种发愤的心,图开悟,图得道。他真正有那样一种真诚心出来,想要真的去悟道了,可是这个时候他没有办法自己突破,孔子这时候就启示他。没有到发愤那个状态,启发他他也听不懂。到了那个程度一点就破。悱是讲口,他对于一个问题有深入的领悟、思考,但是你要他说,他说不出来,特别是讲到道,很难表达出来,再去帮助他。在此基础上举一隅以语之。从教学方面而言,他反对“填鸭式”、“满堂灌”的作法。要求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在学生充分进行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对他们进行启发、开导,这是符合教学基本规律的,而且具有深远的影响,在今天教学过程中仍可以加以借鉴。
【原文】
叶公①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②。”
【注释】
①叶公:叶,音shè。叶公姓沈名诸梁,楚国的大夫,封地在叶城(今河南叶县南),所以叫叶公。
②云尔:云,代词,如此的意思。尔同耳,而已,罢了。
【译文】
叶公向子路问孔子是个什么样的人,子路不答。孔子(对子路)说:“你为什么不样说,他这个人,发愤用功,连吃饭都忘了,快乐得把一切忧虑都忘了,连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如此而已。”
【评析】
这一章里孔子自述其心态,“发愤忘食,乐以忘忧”,连自己老了都觉察不出来。孔子从读书学习和各种活动中体味到无穷乐趣,是典型的现实主义和乐观主义者,他不为身旁的小事而烦恼,表现出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圣人之所以能成为圣人,就是好学。孔子在还没有得道之前,发愤忘食,这是好强、好学,努力精进,废寝忘餐。一个人要是能好学,就能有成就。他孜孜不倦的、勤勉的努力在那求道 ,而当他已经得道了,得道了非常的快乐,乐以忘忧,没有忧恼。得道了之后,心里面真的没有任何的忧虑、恐惧。 不知老之将至,就是他已经把自己年岁都忘了,不知道年数之不足,年纪愈来愈大了,自己都没意识到,永远做一个求学者、做一个学生,向古圣先贤学习,真正是活到老、学到老、学不了。所以终身在学习。这是孔老夫子自己评价自己好学之笃,笃是用功、专注。
【原文】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注释】
仁道出于人心,故反诸己而即得。仁心仁道皆不远人,故我欲仁,斯仁至。惟求在己成德,在世成道,则难。故孔子极言仁之易求,又极言仁之难达。此处至字,即日月至焉之至,当与彼章参读。
【译文】
孔子说:“仁难道离我们很远吗?只要我想达到仁,仁就来了。”
【评析】
从本章孔子的言论来看,仁是人天生的本性,因此为仁就全靠自身的努力,不能依靠外界的力量,“我欲仁,斯仁至矣。”这种认识的基础,仍然是靠道德的自觉,要经过不懈的努力,就有可能达到仁。这里,孔子强调了人进行道德修养的主观能动性,有其重要意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