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走进新教育初期,曾经对几位成功人士进行过深度采访。
这里的成功,并不是指名利上的成功。尽管名利上这些人并不比一般人差,但更重要的是他们有追寻的理想、又扎根于现实做了实事、生活得幸福而充实。
从对他们的深入采访(每个人都聊了6小时以上)中,却发现一个共同的现象:他们都具备成功者的要素,以朱永新先生的总结就是能够“信、望、爱、学、思、恒”,但从性格上说,他们并非天生就拥有这些品质。
他们的成功,首先当然都基于个人的天性,但问题是,没有一种天性是不好的,也没有一种天性是完美的。
我最大的感觉是:他们获得成功最重要的,还是对天性、对自身的打磨。改变天性是不可能的。但这种打磨不能称为改变,应该可称为改良吧。
这种打磨,一种是阅历上的,也就是读“活书”。他们是成人,比孩子而言阅历多得多,而他们比一般人更注意从阅历中汲取、反思,改良了天性中的一部分。比如采访的一个人,曾经非常文静内向不擅言辞,如今管理着好几万人,迄今事业上仍然有极大挑战,却依然从容不迫,口才更是一流。这是他有意识自我训练的结果。
另一种打磨,则纯粹是阅读上的。除了阅读自己本身爱好的书籍之外,他们比一般人更注意去阅读自己缺乏的、不擅长的、甚至是本不喜欢阅读的那些图书,并积极用到生活中。而这种阅读-运用的过程,其实也是改良了天性。正如朱永新先生所说的:“越是清楚知识份量的人,在阅读上的选择越谨慎。阅读选择是人生选择的重要部分。”
孩子的可塑性比大人要大多了。之所以称“食疗”而不是“治病”,是因为“精神食疗”本质上与“硬拗着孩子的父母”不同,“食疗”不是逼迫孩子看什么书,而是运用各种方法激发孩子自身的兴趣,让孩子意识到另一种欣赏角度、感受另一种处事方式,视野更宽广就所获更多。
否则,只怕会如同艾登·钱伯斯说的:“针对特定类型读物、特定作家做持续的重复阅读,是一种井底蛙式的阅读,这种读者永远不会知道井外世界的宽阔(更糟的是,他压根不想知道)与多彩多姿。井底蛙式的读者安于现状,拒绝任何形式的探索;他们担心走出井底就是世界尽头,怕摔个粉身碎骨。”
井底蛙式阅读的重复,不是知识的积累、生命的丰富,而是生命的重复与浪费。
阅读食疗的有益有用,在孩提阶段,需要大人费心引导。若能养成这种习惯,到成人后依然能“缺啥补啥”地阅读,将受益更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