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黄诚
第一章 家庭教育——父母的责任
说起教育,许多人都认为是学校的事,包给老师就行了,而忽视了对培养孩子具有重要作用的——家庭教育!教育的最佳目的和效果,就是激发孩子无限的潜能。家庭教育,同学校的教育一样,滋润着孩子的成长。从孩子接受教育的时间、涵盖的范围等方面来说,家庭教育甚至比学校的教育更为重要。而且,家庭教育开展得越早,就越容易使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越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我觉得仅由学校对孩子实施的教育,是一种有缺陷的教育。“养不教,父之过”——家庭教育,是每个父母义不容辞的责任!
第一节 家庭教育——家长也需要学习
不懂教育,怎么办?我也不是教师,对教育一窍不通,但这阻挡不了我实践家庭教育的脚步。孩子刚来到人世间,我就开始看家庭教育方面的杂志、书籍——《父母必读》、《早期教育》、《家庭教育》、《成功家教启示录》、《失误家教警示录》等等,其实这方面的书和杂志,书店里多得是。看电视、读报纸、上网┈┈只要看到有关家教的内容,我就如饥似渴地看一看、学一学。然后我把其中一些适合自已孩子的教育方法在生活中运用起来,现学现用,活学活用,效果还真不错。活到老,学到老,此话一点也不错,家长也需要不断学习啊。我的许多家教方法其实都是从书上“拿”来的。当然,对书本上的家教知识也不能不加甄别,生搬硬套,要根据孩子的特点与实际情况,进行因材施教、因势利导,这样才能产生好的效果。我这个习惯坚持至今,在对女儿的教育中,得到了丰厚的回报。
第二节 家教时间——在你手中
开展家庭教育时间不够,怎么办?时间是可以挤出来的,关键看你是不是重视。为了做好家庭教育,我自已养成了减少打牌、减少应酬等良好的生活习惯,把大量的业余时间用在与孩子交流、做游戏等亲子活动上。聊天时、游玩时、餐桌上、院子里┈┈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把家庭教育贯穿于每一个可以利用的时刻、每一处可以实施的场所,收获了令人惊喜的成果!
第三节 家庭教育——不能偷懒
社会上常有一些家长,以工作忙等原因为借口将孩子甩手给家长的父母管教,我觉得这是对孩子极不负责任的,也是得不偿失的。因为爷爷、奶奶们带孩子,有五大缺点:一是在孩子面前树立了不负责任的榜样;二是由于孩子大部分时间与爷爷、奶奶在一起,导致与父母沟通、交流不足,既不利于父母与孩子之间感情的培养,又不利于父母对孩子动态的掌握;三是由于传统心理特点,爷爷、奶奶们大多溺爱孩子,易把孩子宠坏,不利于孩子优秀品格与独立能力的培养;四是爷爷、奶奶们教育观念比较陈旧、落后,缺乏科学性,不利于孩子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五是由于爷爷、奶奶们年龄大、精力差,孩子安全方面的隐患也比较多。
还有的爸爸认为家庭教育是妈妈的事,这个观念也是错误的。爸爸和妈妈共同承担对孩子的教育,一方面有助于加深父母和孩子的感情,另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孩子的阳刚气质,让孩子的品性中多一些坚韧与勇气,形成更为健全的人格。
孩子从小到大,我们一直坚持自己带孩子,我与妻子共同参与到对孩子的家庭教育中。我们对家庭教育的重视,既为孩子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又为家庭教育提供了大量的时间与机会,同时由于对孩子比较了解,教育时也能更好地结合孩子的实际情况,真可谓一举多得!
古时孟母为了孩子的成才,尚不惜三迁住所,那么我们不对孩子的教育多一些关注、不为孩子创造一个更好的成长环境,实在是太不应该了。
第四节 家庭教育——要有长远的目光
“三好学生”是大家都熟悉的优秀学生的标准,“德”、“智”、 “体”三者之间其实是互为良性循环的。但现实中,许多人都忽视了这样一个简单而又极具价值的教育目标,重“智”而轻“德”、“体”的现象非常普遍。这种错误的教育观念下培养出来的只能是“跛足” 的孩子,他们将来在社会上走路都会成问题,还谈什么成功呢?
目标决定高度。我觉得培养孩子,目标要远一些,不能只盯着学习成绩,要看到孩子将来走上社会后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只注重考试分数的教育是一种目光短浅的教育,往往欲速则不达,而良好的家庭教育反而能对孩子的成功发展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将来培养出来的是高分低能的孩子,那只能说是失败的教育。我从来不看重孩子的考试分数,更多关注的是如何培育她学习的兴趣,如何激发她的潜能。面对初到世间的女儿,我的教育目标是:与她一起努力,帮助她成长为一个高尚、健康、有责任心、独立能力强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