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中国传统文化
《海讲大学》正文11:在做新民这件事上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海讲大学》正文11:在做新民这件事上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作者: 弘海先生 | 来源:发表于2020-04-08 22:38 被阅读0次

原文:

        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康诰》曰:“作新民。”

      《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释义:

        商朝第一位开国君主——汤王的浴缸上刻着这样一句话:“每日清洗,天天清洗,保持清洁干净。”

        西周诸侯王康王告诫国民说:“要勇敢革除旧习,做一个不断进步的新人。”

        《诗经》里也说:“周朝虽然是个古老的国家,但它那么长命(八百年)就安在于它能不断创新与时俱进。”

        由此可见,古之成大业者都在不断改变改善自己,把好的品质品德做到极致。

海讲:

        这是三纲的第二个纲领——亲民。

      《礼记》中的《大学》原文不是这个写作顺序,从字面上也没有直接译为“新民”,因为后面有了这一段“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作新民”“其命维新”,北宋程颐、程颢两兄弟在整理此文时为了前后呼应就说“亲民亦作新民”。到南宋两程的重孙儿朱熹时,朱熹直接把文章内容重新写了一遍,按照这个三大总纲,八条纲目,十则释义把文字进行了新的编排,字句更通顺了,层次逻辑也更清晰了,亲民和新民就成了通用解释。

        明朝的王阳明特别不同意朱熹这个做法,他说首先后人不能更改经典原文,其次亲民在《礼记》中本就是让圣贤、统治者别忘了自己从哪里来,要时常亲近老百姓,仅此而已,你又弄出个新新人类,革旧迎新,岂有此理。

        近千年以来人们为此争吵不下,因此我觉得我们都太过多纠结于作者本意了,两千多年的人了,他当时怎么想的谁知道,就是知道有什么用,我们觉得哪个理更适用于自己用就行了,这不也是“致知”和“知至”吗?

        商汤王的座右铭是“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就是每天进步一点点,虽然慢,但永不止步。这个的确是修行和学习的最好方法,不求一日顿悟,但求日日无过。他的本意是要常洗澡,天天都要沐浴,洗洗更健康,保持身体干净,做一个讲究卫生的人。当然人们也可以理解为革旧迎新,去除旧的脏的,焕然成新的。

        康王下令国民要振作起来,奋发图强,与消极的自己作斗争,加强学习和锻炼,做一个全新的能文能武的自己。他这样号令大家,是在鼓舞士气,激励大众,统治者的成功学演讲标准样板。

        《诗经》其实是一部伟大的历史纪实题材作品,它只是巧妙的用诗歌形式表达,避免了政治清算,它详尽的描述了商朝的历史人文社会政治等,就这还被“孔子删诗三百首”呢,商朝是一个魔幻奇怪的朝代,充满了无限神秘色彩,正史很少,据说巫术盛行,妖魔不断,孔子读时(诗经)发现了很多可怕的事情,就删掉了那些部分,为了维护新政权的稳固,为了彻底祛除妖魔化阴影,就仅保留了纯情正能量的部分。

        商周就是这样的情况,因为那毕竟还是传说为主,没有文字记载,凭出土的文物和寥寥几个象形字是很难真正理解的。商汤王这句话是曾子写的,更有可能是汉代戴圣叔侄俩写的,因为《大学》是戴圣叔侄俩依据孔门弟子的零散书稿整理的。无论怎么样,通过君主王上的口说出这个道理,更有可信度,就好比“著名专家XXX说”,瞬间增加信赖感和可信度。

这和前一篇讲“明明德”的手法如出一辙,引用三句名人的话,自然明了。

        我们今天的结论是——亲民,有两个意思,一是当领导的要亲近人民,别高高在上把自己架起来玩儿清高;二是每个人都应该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不断进步做一个越来越优秀的人。

        这样就一下子通了,在“亲民”这件事上,古代君子都是“无所不用其极”的,君子都是善懂修身的人,我们今天如果要修身齐家管企治国平天下,就更应该效仿古代君子的行为,做新民,持续修为,笔耕不辍,奋斗不止,日日精进,天天换新颜,年年换新生。

        特别要澄清一下“君子无所不用其极”这句话,不是常人以为的“君子不择手段什么事都做得出来”的意思,而是君子在改善自己、提升自己品德品质方面处处都要求做到极致。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海讲大学》正文11:在做新民这件事上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nhfm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