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别把心思都花在孩子身上

作者: 有料家庭教育 | 来源:发表于2018-06-15 17:16 被阅读244次

01

有一次回家天色已晚,路上人少,无意间听见走在小区的一对母女散步聊天。
女儿大概6、7岁。
妈妈:......妈妈现在想想时间过得真快,你从那么丁点儿大到上小学的大姑娘了。你可得好好学,妈妈希望你将来能考北大。
女儿:“北大”是什么?
妈妈:是一所大学的名字,北京大学。
女儿:“为什么考上它就好了?”
妈妈:“因为它是我们国家数一数二的大学,很厉害。”
女儿:“我们老师跟我们说过上大学的事。上大学可好玩了,很多时候没有课。”
妈妈:北大可不是一般的大学,得考试考高分......要是你能考试,妈妈觉得这辈子就值了。”

02

我想在孩子小小的心里,一定觉得妈妈的人生最希望的事情就是自己考北大,而考北大就是要学习好,所以自己这一生最有价值的事情就是学习好。

学习好,意味着什么?

学习好,能上名校,有学历、可能还有个好工作、好未来;
学习好,能让父母有面子,甚至还能满足他们未尽的理想,让他们“扬眉吐气”。

我一个本家伯伯,是一个特别老实的人。
年轻的时候,他们家和霸道邻居争一个公共的台阶,发生争执,打了一次狠架。
从来不敢大声说话,村里开会从来坐在最后一排的伯伯自然被邻居欺负了,台阶也被对方围进了自家的围墙。
据说,这件事把伯伯气得好几天躺在床上没出门。
从此,伯伯就经常告诫堂哥:“你一定要好好学习呀,学习好了考上好大学了,就能赚大钱,就可以远离“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就不会被人瞧不起了。”
只要堂哥一调皮不听话,伯伯就像念紧箍咒一样重复这几句话。
堂哥虽然嘴上没答,但牢牢记在心里。
后来堂哥果然考上了一个好大学,伯伯也觉得堂哥特别争气,终于可以在村里人面前昂着头走路了。
在堂哥结婚后,伯伯生了场重病,要动重大手术。
医生说不做手术马上就有生命危险,而做手术也不一定能成。
伯伯做好了“生死离别”的准备。手术前,大家以为他会对人生有一番领悟要教给后代,结果他唯一谈到的是那年和邻居打架被占了“公共的台阶”的事。他恨恨的说:“我儿子考上了大学,在省城安家立业。他们家孩子还在山沟沟里,这就是报应。这回我就算在手术台上没醒来,也比他们强多了。”

伯伯在人生弥留之际的那番话,让堂哥恍然大悟:在父亲眼里,考大学的作用就是为自己“报仇”。
堂哥说,他一直很纳闷,为什么有的人觉得生活充满乐趣,而自己除了工作,赚钱养家,没有其他,人生乏味。
现在他明白了。
原来自己不曾想过,学习可以为自己更快乐,而“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为考高分”只为父亲那句“你一定要争气”;
也一直没有想过,生命中除了学习之外,还有可以让人生更有趣的事情。

03

父母的观念,对孩子的影响是深远的。

研究生同学老刘子,是一位来自大山里的孩子。他学习优秀,实践能力强,是学生会主席。
毕业那年,他以公务员笔试第一名的成绩进入某国家部委面试名单。
流程很顺利的进入到政审环节。
大家都认为他进部委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政审只是走个形式,纷纷开始祝贺他。
他自己也放弃了其他就业机会,满心欢喜地准备着做一名光荣的公务员。
事情却在毕业之际变生不测。
当其他同学都拿到就业offer的时候,他却收到了部委发来的“政审不合格”通知。
而此时所有招聘已经停止,这一届学生已经毕业,离开学校了。
我们只知道他后来想办法进了一家名不见经传的企业,与高大上的部委相去甚远。
当时,同学们都叹息,浪费了一个人才。

十年后的同学聚会,他作为代表发言。此时的他,身份已是某大型企业的副总。
几个关系较好的同学坐在一起聊当年,问起他是如何度过难关的。
他回忆到:
当时自己在老家接受着大家的祝贺,想象着即将开启的美好前程。
听到这个消息,确实犹如一个晴天霹雳。
他万万没有想到,政审竟然审到了祖辈,审到了外公身上有一个自己全然不知的“污点”。而这个与自己无关的“污点”断了自己的从政梦。
抱怨没有用,缓过神后他一边自己投简历,一边找导师推荐,最终选择了后来的那家企业。
虽然是家不大的企业,但是他看重的是自己喜欢的行业和适合的岗位。
正确的选择,加上积极乐观的性格,让他走出了今天的状态。

我们好奇的问,当年这么突如其来的大变故,这么被动的就业局面,你是怎么迅速的走出低潮的?

谈起这个问题,他比我们旁人淡定许多,讲起了自己成长中父亲对自己的影响。

他家住在山里,一共只有几户人家。
小时候他很少出山,因为交通太不方便。
爸爸平时早出晚归出去做水泥工,农忙时帮妈妈收割。
虽然生活拮据,但是孩子们并没有感觉到,因为爸爸看起来每天都很阳光。
爸爸偶尔会从外面给孩子们捎回来几颗糖,几包酸梅粉,或者闲时做一把弹弓,一个陀螺,给孩子们讲几个自编故事,孩子们觉得生活充满了惊喜。
后来孩子们慢慢长大,爸爸觉得全家人一起挤在一间小平房里不合适,于是决定盖一栋两层小楼。
为了省钱,爸爸只请了叔叔伯伯帮忙筑墙,其他工作都是爸爸妈妈两个人干。孩子们看见爸爸妈妈从山下担砖上山,累得满头大汗,都自觉帮忙做家务。
爸爸从不抱怨,总是开玩笑地说:“你们长大了,会帮不少忙了。这个房子建起来,有你们的大功劳。”
虽然当时房子还没影,但孩子们觉得就像住进了新房那么开心。

老刘子说:
“现在看那时的生活,真是艰辛。但小时候却完全不觉得,无忧无虑。”
“那时候不会因为学习多考几分而得意,也不会因为掉了几名而丧气,因为我爸爸从来没有对我的学习提出过特别的要求。他总是说,你考上了,爸爸高兴;没考上,有手有脚的,也可以好好的过活。”
“我想就是那些成长经历,帮我镇定而灵活地应对起起落落的人生。”

相比于那些背负着父母的焦虑和沉重负担前行的孩子,老刘子是幸福的。
爸爸的乐观从容,给老刘子一生奠定了安全感,让他不会固执的焦灼于自己的失败或命运的不公;
而爸爸对于人生豁达的态度,让他的生命富有弹性,不会在逆境中一蹶不振,而总能在困难中看到希望。

04

我看到过一些成功人士对教育的看法,有的视角让人很受启发。

SOHO中国CEO张欣认为,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挖掘人的潜能。她说:

“我们中国的很多孩子都是考试机器,考高分是目标,但并不喜欢学习本身,一旦考入名牌大学,首先就把书撕了。
人的一生都在学习,教育如果没有建立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对发现未知世界的渴望,对创造新事物的追求,只培养考试的兴趣,这样的教育是不成功的。
而这些不是简单的技能培训能达到的,需要灵性的教育,比如启发和鼓励。”

杨澜也曾经写文章谈到自己的养育心得。

“我觉得对一个孩子而言,更重要的是看到母亲和父亲如此享受自己的工作,享受自己的人生,他们如此地充实,见到这么大的世界,带回来这么有趣的故事,而且他们能够在孩子遇到困惑的时候给予一些指导。”
养育孩子,重要的是,让孩子看到自己的父母是如何做人的,这不仅仅是指道德层面,也包括父母在怎样度过他们的人生。

结语

作家纪伯伦说: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个世界,却非因你而来。”

我想,父母在孩子生命中的角色,
不是决定他的人生之路,而是用你的精神去引领他们走自己的人生;
不能用成绩来压抑他们的渴望,而要用你的能力激发他们的潜能;
不能用你的理想去固化他们的人生,而要支持他们追寻自己希望的各种可能;

父母,别把劲儿都使在孩子身上,如果你希望孩子美好,那你就先创造出这样的美好。

-End-

相关文章

  • 父母,别把心思都花在孩子身上

    01 有一次回家天色已晚,路上人少,无意间听见走在小区的一对母女散步聊天。女儿大概6、7岁。妈妈:......妈妈...

  • 退化了2年,该跑起来冲刺

    浪费的时间还是要还的,这几年都把心思花在孩子身上,自己成长的还不够! 领导打了好多次电话,我都拒绝,领导的领导还请...

  • 笑话一则

    “情场得意,商场失意,心思都花在女人身上了!”妻子这样讲,难掩满腹的责怪和怨气; “情场得意,商场失意嘛,心思都花...

  • 家长要做好自己

    我们家长首先要做好自己。家长与其把全部心思都花在孩子身上,与其有事没事天天盯着孩子,不如拿出时间来打造自己,家长把...

  • 对孩子有求必应怕宠坏了孩子,爱与溺爱的界限到底哪里呢?

    有没有发现有了孩子之后做了父母,我们就变成了这样,给孩子买东西从来不心疼钱,钱花在孩子身上,比花在自己的身上还高兴...

  • 有了娃,也别失去自己(一)

    有了娃的生活是忙碌的,我们很容易将精力和心思都花在孩子的身上。 然而,每个人作为独立的个体,都希望拥有自己的价值。...

  • 全职妈妈的这几年

    2014年从孩子呱呱落地的那一刻开始就将全部的精力和心思都花在了孩子身上。出为人母没有经验怎么办?“学” 从开...

  • 这说的太好了 引用

    教导孩子的三句话,同样适用父母: 第一 ,不可能让所有人都喜欢你,哪怕你做的再好,别把心思放在别人身...

  • 心思要花在对的人身上!

    人,有时会犯三个错误:一是向糊涂人,说了明白话;二是试图和不靠谱的人做正经事;三是和无情的人,谈感情。 为人处世,...

  • 父母跟孩子共生八种表现

    1.总是担心孩子; 2.所有心思花在孩子身上,不爱自己; 3.总想知道孩子的想法; 4.总想帮孩子做点事情,不做心...

网友评论

  • 断桥蔷薇:原来我小时候那么黑暗,那么枯燥的学习生活,在别人家孩子的阴影里的童年,要考到一百分的目标,都只是因为他们的一句:你一定要争气。

    呵呵,真是可笑,原来我弟弟的出生都只是他们为了赌气,为了面子,为了争气的产物?原来我要听话,要会讨好人,都只是为了他们可以在人前炫耀?真是讽刺,原来我的一生只是个笑话。
  • 驽马渡江:对于人生豁达的态度,让他的生命富有弹性,不会在逆境中一蹶不振,而总能在困难中看到希望。 赞同的不能更赞同了 :+1::clap::clap:
    有料家庭教育:@驽马渡江 正是这个意思,感谢您的评论👍
  • 探花子:支持
  • 汤菜:我很赞同这个观点
  • 演讲与写作:其他人呢?就我一个?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你真棒 :+1: :+1: :+1: :+1: :+1: :+1: 你真棒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你真棒:+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你真棒 :+1: :+1: :+1: :+1: :+1: :+1: 你真棒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本文标题:父母,别把心思都花在孩子身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nmye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