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走在迷茫的人生边上
前天看了一篇文章讲了一个新的理论,一个革命了王阳明心学的理论——目的论行为主义。
“目的论行为主义”,英文是“Teleological Behaviorism”,它的创始人是现在还活着的纽约大学石溪分校退休教授霍华德·拉克林(Howard Rachlin)。
作者说他对拉克林的这个“目的论行为主义”是这样理解的,它的基本思想大约是这样的 ———
1. 研究一个人,得看他的行为模式。
2. 这个人的内在想法和感情,并不能用来解释这个人的行为。
3. 知行合一,说明你的想法是真的;知行不合一,也不要紧。
4. 改变行为模式的办法是逐渐养成新习惯,而不是纠结于内心。
文中举了三个例子来说明这个——目的论行为主义到底是怎么发挥作用的。
期间就谈到了这个主理论的提出者拉克林说他从来不对妻子和女儿说*我爱你*这三个字,都是说*你爱我*。
他对他的妻子说*你爱我*,对他的女儿说*你爱我*,所以在他们家里没有*我爱你*这种说法,只有*你爱我*。
他的女儿就问他说,爸爸,你为什么不说我爱你啊?
拉克林回答说,这句话太俗了,人们都滥用,你应该看我是怎么做的,别管我怎么说。
他的妻子就说,那你就说一句我爱你又会怎么样啊?
拉克林想了想,还是没有说。
他就说我还是不说“我爱你”,但是我说“你爱我” —— 经过这么多年对你的行为模式的观察,我判断你是爱我的。你们要是觉得我做的还行,也可以说一句“你爱我”。
这要是换咱们有些人估计早就离婚了,因为觉得说,你连一句*我爱你*都不肯对我说,还谈什么爱啊。
殊不知,我们应该注意到拉克林说的一句话——你应该看我是怎么做的别管我怎么说。
如果说我做的全都是能够表达我很爱你,那为何还要一直说我爱你?
如果说我做的事,没有一件是能够表达爱你,反而是伤害你的事,那我又怎么能够说我爱你?
拉克林想表达的就是这个意思。
那么问题就来了,我们不是常听到一句话说:
人的思想是万物之因。
播种一种观念就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一种行为就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就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就收获一种命运。
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命运。要改变命运,就要先改变行为;而要改变行为,先要改变思想。
改变自己要从思想开始。
同样的道理,认识一个人也要从认识他的思想开始。
一个人脑中想些什么,手上就会做些什么,而且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下意识的表现。
思想高尚的人,不会做些鸡鸣狗盗、偷鸡摸狗的猥琐之事;而思想龌龊的人,也不可能成就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业。
这就是说,如果我心里想,我很爱你,我就会去做很能够表达我爱你的事。
而且,我还会告诉你,我爱你。
这便是王阳明的心学。
所谓“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
那么拉克林是怎么想的呢?
他觉得啊,这个思想,想法,太难控制了。
毕竟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
如何得知?
所以啊,他干脆就提出说,看一个人,就去看他做了什么。而不要管他想了些什么。
行动你是直接看得到的啊。
它总不能说是假的吧。
文章作者说,从科学角度来说,肯定是拉克林这个更好。王阳明心学的问题在于它是一个不可观测、不可证伪的理论。
因为科学,它本身就是可征伪的理论。
可证伪性:指从一个理论推导出来的结论(解释、预见)在逻辑上或原则上要有与一个或一组观察陈述发生冲突或抵触的可能。
“所有科学命题都要有可证伪性,不可证伪的理论不能成为科学理论。”
这是著名科学哲学家卡尔·波普尔的著作《猜想与反驳》中提出的概念。波普尔认为判断理论(命题)是否科学的标准是:Falsifiability(经常被译成“可证伪性”)。
而拉克林专注于人的行为模式,这就具有可操作和可验证性。
故而说它是科学的。
回到题目提出的问题,*我爱你*和*你爱我*那个更能表达爱意?
我觉得只要是真心就行。
因为真诚能够通往一切。
就像我的文档名,通往真诚自由之路。
因为真心,所以无需掩盖,当然也没有必要掩盖什么。
爱,是能感受得到。
从一言一行中,从举手投足间,都能体会得到。
唯有认真,才能愿得一人心,白首不分离。
唯有真情,才有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我们有时候觉得古人真是太厉害了,几千年前就够知道那么多,我们这一生穷尽也学不到他们的智慧。
有时候又觉得,他们也不过如此。
我想到的是,美国小说家菲兹杰拉德(F. Scott Fitzgerald)曾说过:“检验一流智力的标准,就是在头脑中同时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想法时仍能保持行动能力”。
所以,无论是阳明的心学,还是拉克林的目的论行为主义。
无论是我爱你,还是说你爱我。
我们都要明白的一点就是,这个过程中,我是最关键的。
还是那句话——你是一切的根源。
*我爱你*和*你爱我*哪个更能表达爱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