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国学与传统文化民俗
狗:为啥国人要这么鄙视我?

狗:为啥国人要这么鄙视我?

作者: 1cdf2c6086fb | 来源:发表于2018-04-26 08:37 被阅读263次

因《人类简史》大红的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在他去年的作品《未来简史》里做了这样一个预言: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人类将面临一次新的质变,大部分人成为毫无价值的无用之人,而站在金字塔顶端则是极少部分的“神人”,他们是新世界的真正操控者。

虽然《未来简史》里有许多值得称道的论述,但就上面讲的这个观点来说,我是不认同的。因为在我看来,未来真正统治人类的要么是喵星人,要么是汪星人。

不信?看看互联网上多少自称是猫奴狗奴的吧 ,更关键的是,这种对猫狗的狂热追捧还不受丝毫的打压,不难想见其背后力量的强大······

好吧,言归正传。


timg.jpg

一、

众所周知,与现代对狗的宠爱相比,传统中国对狗可谓相当不友好。一个基本事实是,在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国脏话文化中,除了问候对方女性长辈和人体重要器官外,动物类骂语排名第三。

而在这第三类骂语中,狗又首当其冲,成为光荣榜的首位:

文章写的不通顺叫狗屁不通,胡说八道叫放狗屁,为人势利叫狗眼看人低,恶习难改叫狗改不了吃屎,发生不正当关系的叫狗男女,贪官污吏叫狗官,仗势欺人的叫狗奴才,其他诸如狗杂种、狐朋狗友、人模狗样等等等等,简直不要太多。

都是人干的事,狗招谁惹谁了?

所以说,中国狗能活下来,可见是多么的坚强。而如果对比一下西方的小伙伴,中国狗恐怕想死的都有了:

说一个人幸运叫A lucky dog,比赛取得冠军叫Top dog,夸人聪明叫A clever dog,身居要职的Big dog······

同样是狗,待遇差距咋就那么大呢?

那么,中国文化中为啥这么鄙视狗呢?

有人说是狗低贱,不是有句俗语叫狗改不了吃屎嘛,这样肮脏恶心的动物,一万个鄙视也不够啊。

这话最多对一半。道理很简单,难道其他牲畜如鸡、鸭、猪、牛、羊等就很优雅高贵了?完全没有啊,特别是圈养的猪,一到夏天全身都是脏兮兮、臭烘烘的。况且,如果营养跟得上,狗又哪里会把厕所当成深夜食堂呢?

所以,为什么这么多畜生,唯独狗被骂的最多,成为污名化最严重的动物呢?

二、
这就要从long long ago 说起了。

考古发现,狗的驯化至今已有一万五千余年,是人类最早驯化的动物之一。更关键的是,在众多被驯化的动物中,狗与人类的关系最为紧密。

中国的汉字就是一个活证据。

其一,许多表示野生动物的汉字,是以犬(狗)为偏旁的,比如猫、猴、猿、狐、狸、豺、狼、狮等。更关键的是表示动物整体的“兽”字,它的繁体字就是带犬旁的 “獸”。

显然,在很大程度上,古人是以狗为坐标系来认识其他动物的。这就说明人们必定对狗非常熟悉和了解,并对其有一套较为系统的知识体系。

其二,人类对于自身的许多描述,也都是拿狗来说事的,如表示肆无忌惮的“狂”,表示形单影只的“孤独”,表示面目可怕的“狰狞”,表示过于亲近的“狎”,等等。

更重要的是,人类两种最为重要的表情“哭”和“笑”,也都来源于狗。所谓哭,本意指的是狗咬狗之后,失败的那只夹着尾巴逃跑时发出惨叫的痛苦情形,以此来指代人的情绪。

而笑,今天的字形看起来跟犬没关系的,但它其实来自唐人的改写,并非它的庐山真面目。
《说文解字》解释“笑”时说:“喜也,从竹从犬。”虽然不好理解为啥用它来表示笑,但与犬有关大体是无误的。

所以,正是因为狗与人类的这种紧密联系,当我们想要用动物来表达某种情绪或想法时,第一时间蹦出来的往往便是狗。

三、
不过,在中国历史长河中,狗并不是一直这么不受待见。在秦汉及以前,狗也是充满阳光的正面动物。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盘古是开天壁地的创世神,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这个最早的斧头帮帮主其实是狗头人身。显然,这里头有狗图腾的意味。

而且,中国南方很多地区一直有狗崇拜的文化传统。

在云南,许多少数民族打了新粮食都是先喂狗。除夕也是,要先给狗准备年夜饭。大年初一早上,儿童穿上新衣服后,第一个拜年的对象也是狗。

在福建,畲族人除夕夜时,会在家里挂狗头像,而且全家人要轮流叼着一根猪狗头,围绕餐桌爬一圈,之后再向狗头像礼拜歌唱。

这种对狗的尊崇一直到秦汉时期仍保留着。

刘邦在统一天下之初大封功臣,排名第一的被定为萧何,封为酂侯,食邑八千户。这让一众武将不满:

“我们干的是上阵杀敌的活,天天把脑袋别裤腰上,跟你出生入死。萧何呢,在大后方坐着,除了舞文弄墨外,有啥功劳?现在赏赐的比我们还多,这是为什么呢?”

刘邦于是一通比喻:

“你们这些武将,就像打猎时的猎狗一样,功劳是追咬猎物,而萧何则是发现野兽踪迹、指命野兽方位的猎人。猎狗虽然有功劳,但功劳最大的自然还是猎人。”

后来,刘邦因为担心韩信反叛,设套将他捉住。当韩信被捆绑在车驾上时,他说出了那句名言:‘狡兔死,良狗亨;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天下已定,我固当烹!

无论是刘邦的以狗喻人,还是韩信的以狗自比,都是一种褒义,狗都是伟光正的形象。

此外,翻阅这一时段的史书可以看出,秦汉时期骂人的话多以身份类和性别类为主,前者如竖子、婢、虏等,后者如妇人、老女子、儿女子等,而极少提到狗。

然而,汉末魏晋以后,这一情况发生了重大变化,狗黑化了,成为低贱、卑劣的代名词。史书上骂人为狗的记载多了起来,如庸狗、狗辈、死狗、汉狗、狗面人心等等。隋唐以后更是比比皆是,而且花样辈出。

期间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四、
这得说到儒家文化。

汉武帝的独尊儒术,使得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文化,而儒家思想强调中庸,强调宗族——这无疑是集体主义的一种,更强调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气节。

但这些都与狗的脾性大不相同。

狗对它的主人非常依恋,养过狗的都知道,当你回家时,狗常常会摇头摆尾,甚至兴奋地扑上来,成语摇尾乞怜讲的就是这种情形。

狗对主人无限忠诚,无论其是好是坏、是善是恶;只要是主人的命令,它们义无反顾、拼命执行。而对陌生人,则一味凶狠,恶毒非常。

狗的本性凶狠,不爱群居,但凡遇到同类必定撕咬在一块。而且,狗又善妒,假如主人在对待其他宠物上更偏爱些,一场动物间的世界大战便不可避免。

这种无底线的谄媚、仗势欺人、好斗不团结显然与儒家思想格格不入,遭到主流文化的排斥自然可以相见。

不过,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狗之所以与先民的关系最为紧密,关键的原因在于它能帮助狩猎,然而随着中原地区进入农耕时代,狗的作用大大降低,开始从神坛上拉下,进入人间。

然而这种变化并非一蹴而就。因为直至汉代,铁器牛耕才得到较为广泛的普及,由此而来的精细化农业才成为可能。

在此之前,畜牧渔猎仍是重要的食物来源,于是,狗的狩猎功能虽然萎缩但没有消失,这从刘邦的比喻中也可以看出。

但随着帝国真正进入了小农经济时代,狩猎不再构成重要的食物来源,最多不过是少数贵族的消遣方式。

无可避免地,狗的狩猎功能逐渐退出中原大地的历史舞台,而退化成看家护院的工具,以及任人戏耍的宠物角色。

实用性的降低,应当是狗被贬化的底层逻辑。而与之对比,西方社会长期处在游牧文化的影响下,狗的狩猎作用并无太大退化,故而直到近世仍是正面形象为主。

相关文章

  • 狗:为啥国人要这么鄙视我?

    因《人类简史》大红的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在他去年的作品《未来简史》里做了这样一个预言: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人...

  • 纳尼?傻棒子要闹独立,连凤姐也不放过?

    一说到韩国人,国人们就会直呼韩国棒子,那为啥要这么称呼呢? 据说当年朝鲜国王进贡朝见乾隆,乾隆在紫禁城设宴,席间有...

  • 为啥要这么坚持

    今天的日更不知到咋写 按照我自己拟定的计划,每天都要按照要求完成日更的写作,可现在脑海里什么都没有,不知道写什么?...

  • 我们抗拒的,都是我们的课题

    我抗拒自己不漂亮! 为啥我要这么认为呢?肯定有人这么说了,为啥要理他呢?我就觉得自己最好看这才重要! 对自己有足够...

  • 同性恋心里到底在想什么?

    我身边没有出现过同性恋,我也从不排斥鄙视喜欢同性的人,他们又不害人,也不做坏事,只是个人喜好而已,为啥子要讨厌他们...

  • 下班故事之赶地铁

    下班故事之赶地铁: 不上车的人,偏不急,要上车的人,急坏了,为啥这么慢,慢,慢,为啥这么急,急,急。 @_@

  • 【中国人,别走!为啥要移民】

    目前,大约有4500万中国人移民海外,为啥呢?为啥呢?从走投无路下南洋到“此间乐,不思归”,再到师夷长技...

  • 为啥我这么胆小

    从小到大都不敢自己一个人睡,我要学会长大!!但是学了这么多年还是学不会,真是醉了!!!

  • 我为啥这么穷?

    我为什么没钱?估计很多人都问过自己。但是大部分人没有找到答案。 很小的时候就发现钱能带来很多好东西。当...

  • 九耀缘 第一章《穷孩子,富孩子》第四节《蝴蝶的烦恼》

    “赵媛,你知道今天这个肇事司机是什么来历吗?”力哥说道, “是哪个富豪家的狗吧”我鄙视的回答, “你不要这么仇富嘛...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狗:为啥国人要这么鄙视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nxck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