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管子》学习第188天《内业 第四十九》第7段~第10段

《管子》学习第188天《内业 第四十九》第7段~第10段

作者: 流水王丽霞 | 来源:发表于2024-07-21 06:50 被阅读0次

    《管子》学习第188天《内业  第四十九》第7段~第10段

    原文阅读

          凡人之生也,天出其精,地出其形,合此以为人。和乃生,不和不生。察和之道,其情不见,其征不丑。平正擅匈,论治在心,此以长寿。忿怒之失度,乃为之图。节其五欲,去其二凶,不喜不怒,平正擅匈。

          凡人之生也,必以平正。所以失之,必以喜怒忧患。是故止怒莫若诗,去忧莫若乐,节乐莫若礼,守礼莫若敬,守敬莫若静。内静外敬,能反其性,性将大定。

          凡食之道,大充,伤而形不臧,大摄,骨枯而血冱。充摄之间,此谓和成。精之所舍,而知之所生。饥饱之失度,乃为之图。饱则疾动,饥则广思,老则长虑。饱不疾动,气不通于四末。饥不广思,饱而不废,老不长虑,困乃遬竭。大心而敢,宽气而广。其形安而不移,能守一而弃万苛。见利不诱,见害不惧,宽舒而仁,独乐其身。是谓云气,意行似天。

            凡人之生也,必以其欢。忧则失纪,怒则失端。忧悲喜怒,道乃无处。爱欲静之,遇乱正之。勿引勿推,福将自归。彼道自来,可藉与谋。静则得之,躁则失之。灵气在心,一来十逝,其细无内,其大无外。所以失之,以躁为害。心能执静,道将自定。得道之人,理丞而毛泄,匈中无败。节欲之道,万物不害。

    字词注释

    [1]丑:应,相应的征兆。

    [2]擅匈:占据胸中的意思。匈,同“胸”。下同。

    [3]图:谋虑。

    [4]五欲:五官的欲望。

    [5]二凶:喜、怒两种情绪失当导致的不幸。

    [6]大:太。

    [7]摄:减缩。

    [8]冱(hù):干涸凝固。

    [9]间:中和,中间,不偏不倚的状态。

    [10]广:同“旷”。舒缓。

    [11]废:读为“发”。指前文“饱则疾动”的“疾动”。

    [12]遬:同“速”。竭:败。

    [13]苛:因苛求导致的烦恼。

    [14]理丞而毛泄:指邪气从腠理和毛孔中蒸发疏泄掉。理,腠理,中医指肌肉之间的空隙和皮肤、肌理的纹理,是气血流通的空间。丞,通“蒸”。蒸发。毛,原作“屯”,形近而讹,据王引之说改。

    译文参考

            人的生命,天给他精气,地给他形体,两者结合才成为人。两者调和就形成生命,不和就无法形成生命。考察“和”的规律,很难见到它的实质,很难见到它相应的征兆。胸中平和中正,安心定神,便能长寿。忿怒失了节制,就加以调节。节制五官的欲求,除去喜怒两种凶事,不喜不怒,胸中就可以保持中正平和。

          人的生命,一定要依赖平和中正。生命之所以失去中正平和,一定是由于喜怒忧患的失当。因此,制止忿怒莫过于诗歌,消除忧闷莫过于音乐,节制享乐莫过于守礼,遵守礼仪莫过于保持恭敬,保持恭敬莫过于内心虚静。内心虚静而外表恭敬,就能回归生命本性,这样生性就会充足稳定。

            关于饮食的道理,吃得太多,就伤身而体形不佳;吃得太少,就骨枯而血液凝滞。饥饱适中,就是实现了中和之道。于是精气有所寄托,智慧得以产生。如果饥饱失度,就要设法解决。太饱就赶快活动,太饿就放宽心思,人老了要勤用脑。吃饱而不赶快活动,血气不能通达四肢。饥饿却不放宽心思,吃饱却不赶快运动,老了而不勤用脑,都会导致困顿而加速生命枯竭。放宽心思,故能勇敢;舒展意气,故能胸怀旷达。形体安然而德性不移,心性专一而消除万种烦忧。见利不被引诱,见害不生畏惧,心态宽和仁慈,自然独得其乐。这样气行如云,心意就像在天空中飞行。

            人的生命有活力,必是源于情绪的欢乐。忧愁会使生命失常,恼怒会使生命无序。心里充满忧悲喜怒,“道”就无处可容。有了爱欲,应该平息它;遇到混乱的念头,应该纠正它。不让杂念引来推去,幸福自将降临。道自然到来时,人们可借助它思考。虚静就能得道,急躁就会失道。灵气在人的心中,来来往往,既小得无比,又大到无限。人们之所以失掉它,是因急躁作怪。内心能够平静,道自会安定下来。得道之人,邪气能从腠理毛孔中蒸发排泄出去,使胸中没有污物。实行节欲之道,就不会受到万事万物的伤害了。

    核心内容解读

            《内业》的最后部分主要论述心的修养与身体健康的关系。

          “凡人之生也,天出其精,地出其形,合此以为人。和乃生,不和不生。”“凡人之生也,必以平正。”这里强调“精”与

    “形”的相合和谐,平和中正。无论是修养还是处事,必须依赖、遵守平和中正的原则,这样才能修身养性,延年益寿。“平正擅匈,论治在心,此以长寿。”

          作者还认识到欲望和情绪对于深刻的了解,“节其五欲,去其二凶(指喜怒),不喜不怒,平正擅(据)胸。”要确保对天地万物有清明、正确的认识,就必须以理性控制情绪和欲望。

            一般来说,道家论修养主以“静”,儒家则主以“敬”。值得注意的是,本篇在重视“静”的同时也倡导“敬”之工夫。前文谈到,“敬守勿失,是谓成德。德成而智出,万物果得。”“敬除其舍,精将自来。精想思之,宁念治之。严容畏敬,精将至定,得之而勿舍,耳目不淫,心无他图。正心在中,万物得度。”此所谓“敬”,是指人对待己身所蕴之精气的恭敬态度。作者认为,“敬”是精气长存心中的一个必要条件,唯有敬守此气,方有可能成就自身之“内德”。

            在文中,“敬”和“静”还被结合而论:“凡人之生也,必以平正;所以失之,必以喜怒忧患。是故止怒莫若诗,去忧莫若乐,节乐莫若礼,守礼莫若敬,守敬莫若静。内静外敬,能反其性,性将大定。”

    作者说到“守礼莫若敬,守敬莫若静”,把“静”看成比“敬”更为深层的工夫。“内静外敬”一言,对“静”“敬”之关系给予总结,并言道这是返归其平正之性的基本途径。

          作者把“喜怒忧患”看作失性之缘由,后面讲到如何节制或化除时只提到“怒”“忧”“乐”三项。察其意,所谓“忧患”应为一项。在作者看来,诗、礼、乐是节制或化除三种情感的最好方式。文章把儒家的诗书礼乐视为调适心性的最佳选择,“莫若乐”的“乐”是指礼乐之乐;“节乐”之“乐”是指喜乐之乐,对应前文“喜怒忧患”的“喜”。以诗乐调节性情,不免令人想到《礼记·经解》:“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絜静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辞比事,《春秋》教也。”温柔敦厚以止怒,广博易良以去忧,恭俭庄敬以节乐,都是可以对应的。显然,在六艺对人的心性培育上,作者受到了儒家影响。

          文中反映着道家养生的思想方法,作者提出在饮食上要非常讲究适量的原则,说:“凡食之道,大充,伤而形不臧;大摄,骨枯而血沍。充摄之间,此谓和成。”而且,作者把养气与“守一”结合在一起:“其形安而不移,能守一而弃万苛。见利不诱,见害不惧,宽舒而仁,独乐其身,是谓云气,意行似天。”能够“守一”则能“形安”,见到利益而不受诱惑,见到危害而不惧怕,意气充盈于身。而情绪中的喜怒哀乐,则都与身体健康息息相关。人因情绪的波动而动气,最终使“道”无处安放,使身体受到损害。而止损的方式则是平心静气,不愠不怒,平正守静。

          文章结尾说:“静则得之,躁则失之。灵气在心,一来一逝。其细无内,其大无外。所以失之,以躁为害。心能执静,道将自定。得道之人,理丞而屯泄,匈中无败。节欲之道,万物不害。”《管子》这种“精舍观”“灵气观”带有浓厚的工夫论色彩,它跟《庄子·德充符》中“灵府”观念对儒道两家生命观、工夫论均有深远的影响。

            总体看来,作者以为精气是万物和生命的本源,精气的得失,关系到事业的成败,关系到人的生死。要保持心中的精气,必须弃去忧乐喜怒欲利,使心处于虚静,则精气自来,自充自盈,发挥心的正常作用。郭沫若云:“本篇所谓‘精’,所谓‘道’,所谓‘一’,所谓‘气’,所谓‘灵气’,均指本体之异名。”就是说,这些概念是通用的。文中关于克服欲望、有关悲喜与养生关系的论述,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管子》学习的背景知识

    道家精气学说与中医气学理论(节选)

          “气一元论”思想是贯穿中国古代哲学发展史的一条理论主线。张岱年认为中国哲学的本体论就是气论:“在中国哲学中,注重物质,以物的范畴解说一切之本根论,乃是气论。中国哲学中所谓气,可以说是最细微最流动的物质。”《内经》吸取了先秦“气”思想,形成了立足于“气一元论”基础上的比较系统的关于生命医学的气学理论,对中国古代哲学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内经》气学理论与道家的“精气说”有着内在的逻辑继承性。

          老子既讲“气”也讲“精”,其理论指向往往是从宇宙本原的自然角度或人的生命立场上展开的,没有将其合而为一;庄子以“气”来发挥老子的“道”,提出“气”是构成万物的一种精微物质,从而以“气”为载体使得“道”具有了物质性的涵义。同时,庄子从其气化论出发,认为人也是气化的产物,气之聚产生人,人的生命过程就是“气”的聚散过程。“中国有人焉,非阴非阳,处于天地之间,直且为人,将反于宗。自本观之,生者,喑醷物也。虽有寿夭,相去几何?”(《庄子·知北游》)

            稷下道家学者将老子的“道”进一步具体化,于《管子》一书中最早提出了“精气”的概念,并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凡物之精,此则为生。下生五谷,上为列星。流于天地之间,谓之鬼神;藏于胸中,谓之圣人。是故民气,杲乎如登于天,杳乎如入于渊,淖乎如在于海,卒乎如在于己。是故此气也,不可止以力,而可安以德;不可呼以声,而可迎以意……精也者,气之精者也。气,道乃生,生乃思,思乃知,知乃止矣……凡人之生也,天出其精,地出其形,合此以为人。和乃生,不和不生。”(《管子·内业》)

        “精气说”的提出,可以说是“力图穷尽物质世界深微处的一种反映”。它将人体内在的生命运动乃至思维都纳入了“气”的范畴,使得古代“气”思想前进了一步。同时,又与当时的医学紧密关联,探讨了养生防病的医学课题,不仅使得“精气”一元论世界观具有了自然科学基础,而且对《内经》气学理论产生了重要影响。《内经》发挥了“精气说”,建构了具有医学特色的气学理论或气化理论。

    (一)天地万物之气具有共同规律

          天地万物都是天地之气的聚合、流散和转化的结果,有着共同的规律。自然界的生、长、化、收、藏和人体的生、长、壮、老、已是相生相应的。

    气始而生化,气散而有形,气布而蕃育,气终而象变,其致一也。(《素问·五常政大论》)

    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气的发动、流散、布化、收藏是导致自然万象变化的基本因素,人的五脏之气与天地相和合,则人体就能够保持健康,反之就会出现病变。“始,谓始发动。散,谓流散于物中。布,谓布化于结成之形。所终亟于收藏之用也。故始动而生化,流散而有形,布化而成结,终极而万象皆变也。”“五藏,谓肝心脾肺肾。五气,谓喜怒悲忧恐。然是五气更伤五藏之和气矣。”

    (二)“精气”是生命的原初物质

          “精气”既是天地间的精微物质,又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的精微物质,也是合成人的生命个体的最初物质,即男女之精。

    夫精者,身之本也。(《素问·金匮真言论》)

    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素问·五脏别论》)

    暴乐暴苦,始乐后苦,皆伤精气,精气竭绝,形态毁沮。(《素问·疏五过论》)

    调阴与阳,精气乃光。(《灵枢·根结》)

            可见,精气是人身之本,五谷的精微和营卫之气都是精气的组成部分,这些精气为人体生命活动所独有,其功能发挥有赖于五脏的藏泻能力和阴阳调和,如果伤了五脏之气,则精气就容易受到损害。同时,“精”还是人体特定的精气,即男女之精,是人的生命的发源地。

    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灵枢·本神》)

    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灵枢·决气》)

    (三)精、气、神的辩证统一

            《内经》提出了人体生命存在的“精气神”理论,将人的自然形体与内在的精神、思维联系成为一个统一整体,并阐明了其辩证关系。《内经》认为,精、气、神为人身之“三宝”,是人生命的根本,三者既处于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中,又有着不同的功能特征,相互联系,相互为用,相生相胜。如:五脏藏精,精为神之宅,有精则有神,故而积精可以全神,精伤则神无所舍,是为失守;精又为气之母,精充则气足,精伤则无气,无气则死矣。气能生精,气虚则精衰。精、气、神三位一体,不可分离,存则俱存,充则俱充,衰则俱衰,亡则俱亡。因此,精脱者死,气脱者死,失神者亦死。

          所以,精、气、神三者的充、旺、衰、脱、损是人的生命存亡、身体健康的关键所在,必须时刻重视三者的颐养调摄,使其处于平衡协调、相互为用的和合状态,从而发挥其最大功能,这是养生的基础和根本环节,也是《内经》反复强调、高度重视的重要法则。

    余闻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中古之时,有至人者,淳德全道,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去世离俗,积精全神,游行天地之间,视听八达之外。(《素问·上古天真论》)

    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素问·上古天真论》)

          这些论述深切地提示人们:要时时刻刻使心与气、气与神相和合,充分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达到“肌肤若冰雪,绰约如处子”的境界,方能体同于道,寿与道同,“无有终时而寿尽天地”,其最为重要的是要使人的行为方式及人体机能变化“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主动避开“虚邪贼风”的侵扰,动静劳逸自觉适宜、适中于自然界阴阳寒暑升降、四时生长收藏的节律,心灵远离尘世之纷争俗习,慎重其“中”,不可须臾偏过。唯其如此,才能既达到“积精全神”、精神旺盛、肢体强健的健康目标,又能真正做到“恬淡虚无,精神内守”,清静自然,从而达到“德形俱全”的圣人之道。

    参考资料

    《〈黄帝内经〉之和:中医文化精神探原》,孙可兴;黄岩杰,商务印书馆,2022年10月

    《管子(全二册)——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李山 轩新丽 译注,中华书局,2019年4月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管子》学习第188天《内业 第四十九》第7段~第10段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odsh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