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俊杰
前言:上大学时给自己定了三个任务,一是锻炼身体,二是撰写日记,三是练习写字。前两个一直坚持得比较好,第三个就是纸上谈兵了。锻炼身体和撰写日记,一个是生命在于运动,一个是人生在于留痕,本篇就谈谈关于大学运动的故事。

01 军训时的启蒙运动
进入学校接踵而来的就是军训,突如其来的身体磨砺,还是有点吃不消。有一次在太阳下站军姿,一位同学受不了于是倒下了,旁边的同学赶紧扶起回了宿舍。后来大家聊天,当时很多同学盼望再倒下几个,这样就可以借帮扶的名义逃避军训,可是大家的阴谋没有得逞,因为没有找到演员。
军训一位说话比较俗的教官,爱去挑逗围墙外河北医科大学分校宿舍的女生,可是口才差了点,偷鸡不成蚀把米。不忍丢面子情急之下,教官就叫一位姓“韦”的同学出列,命令道“伟哥”上。这位姓“韦”的同学倒是嬉皮笑脸,为教官勉强挽回了的面子。
从那时起对“伟哥”有了启蒙,于是后来大家称呼系上凡是名字中带“伟”字的同学,一律称呼“伟哥”,不分青红皂白。还编了个段子,说一次开卷考试(只能抄自己的资料,不能抄别人的资料),巡考人员针对考场互相抄袭的局面,义愤填膺现场招呼(普通话不咋样):考场秩序混乱,有男的抄男的,女的抄女的,还有男女混抄的;只有一个人没有抄,他的名字叫“杨伟”。
02 班上的篮球队
在49212班的篮球队里,我的个子还算可以,矮子里面充当高子,开球的时候抢球任务就把我派上用场。由于自己没有去刻意训练,篮球水平一直原地踏步走。自我评价跑位还是不错,能够找到空挡接球,但是自己不敢带球上篮,投球只能在外围画抛物线,因此命中率较低。有一次团队打比赛,班长就埋怨我说至少丢了5个球,本应该投篮得分的。尽管在篮球队属于打酱油的状态,但还是觉得有乐趣。看了校队打篮球比赛,简直是天壤之别,就好比看文章,好文章是一种欣赏,烂文章就是一种煎熬。

从个人球技看,班长水平不错,个子虽然不高但是人灵活。由于个子的原因,很难在篮筐下直接上篮,于是选择了声东击西的战术;伪装成在篮筐下运球路过,哪知道在背对篮筐不远的地方,一个回马枪,一个反手把球勾了进去,绝对不是180度的转身投篮,这样让对方防不胜防。篮球主要还是靠队员配合,有一次打比赛下来我们得分不理想,文军同学就认为是班长没有分球,要不然成绩不会这样差。

系里组织篮球比赛,我们总体成绩还不错,总共胜了3场。系与系之间的篮球比赛,有一次和经济系开打,一开始双方的啦啦队都比较文明,喊的口号是“加油”。后来我方用上了四川话——雄起,再后来还觉得不过瘾,在重庆同学的带领下,大家高喊——经济萧条、经济危机。
就整个系上同学的身体素质、体力耐力强度,在学校算不上好。在学校的运动会上体育成绩拿不到名次,但由于组织到位,却可以拿到精神文明奖和信息报道奖。记得参加运动会系上准备一个催人奋进的口号,辅导员征求意见,是扬我公共管理系威好,还是振我公共管理系威好?大家一致认为用“振威”好。因为大家都心里有鬼,担心“杨威”普通话说不好,就变成了“阳痿”。
03 运动出来的鼻炎
说到爱运动大家肯定会伸出大拇指。一开始跑步安排在早上,上学时每天6点多钟起床(包括周末),问题是跑完之后特别想睡觉,不像有的同学越跑越精神。于是把时间改在晚上,这样刚好合适,一直延伸到上完研究生。
上本科几年的坚持跑步的确磨练了毅力,但也带来了严重的副产品,那就是过敏性鼻炎。因为石家庄的空气干燥,加上污染比较严重,为了所谓的坚持晚上零下几度来到操场,如果是现在的话可以用口罩解决,当时完全没有这种意识。自己还津津乐道,认为做到了坚持到底,跑步时带上纸巾,清鼻涕大量生产,擦干后回到宿舍感觉非常爽。从那时鼻炎至今,变成了永久的伤痛与折腾,偶尔就会想要是没得鼻炎该多好呢。
由于石家庄的风大,室外活动乒乓球、羽毛球等就不好开展。如今流行的打网球,当时上大学还没有这概念。快毕业的时候,找到学校附近的一个恒温游泳池,去尝试了几次。因为学生有优惠,有一次拿错了学生证,被售票员当场识破。有一位老乡没带泳裤,直接穿个裤衩进去,被工作人员抓个正着。
看着当年青涩的照片,想到晚上零下几度为了所谓的坚持而跑步,结果伴随自己终生的鼻炎,真可谓SB。回忆人生经历的SB事件,其实还不止这一个。生命在于运动,运动让身体从舒服——不舒服——更舒服,鼻炎除外。生活在于折腾,如果方向对了,可以从舒适区——折腾区——更舒适区,方向错了则可能每况愈下。
不管是自己的身体,还是自己的事业和家庭,人人希望都早点跳出SB(傻)阶段,但要进入NB(牛)阶段必经KB(苦)阶段,当功成名就的时候有些同志,雄赳赳、气昂昂迈向了ZB(装)阶段。所谓的4B理论,对于自己的鼻炎,不管再怎么KB,都不可能让鼻子NB,只能一声长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