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我的大学大学生活大学生世界
石门有幸 地大无薄(Ⅲ趣闻篇)

石门有幸 地大无薄(Ⅲ趣闻篇)

作者: 俊杰视点 | 来源:发表于2018-05-12 13:13 被阅读0次

作者:李俊杰

有趣的事情总是值得回味,就好比给生活中的粗菜淡饭添加一点调料。同学相聚的时候,常常把这些事情作为谈资而津津乐道,共同回望当年的青葱岁月。生活总体上是平淡的,正是生活中这一点点趣闻,牵引着我们不断向前,甚至忍受生活中太多时间有规律无意义的重复往返。本篇选择几个本科时有趣的故事,以飨读者。

01 老乡见老乡

当年新生报道的时候,由于我们专业行政管理是第一届招生,上面没有往届生照应,这时老乡会就发挥了很好的功效。报到时认识的两位老乡巫哥和熊哥,巫哥晚上带着我办理入校手续,熊哥领着我在校园食堂吃了一顿。

石门有幸 地大无薄(Ⅲ趣闻篇)

在石家庄站下火车的时候(提前报到),一问学校大家不知道,后来打听到是河北地院改名,当时心里就一阵酸楚。晚上和熊哥一起聊时,更有一种“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觉。他比我高一届也是文科,高考分数比我还高,也来到了这个地方。后来我们下一届,有一个上了复旦大学分数线的老乡,居然也到了此地,一方面我们为之扼腕叹息,另一方面心里似乎平衡了一点。

那时的老乡会举办迎新活动,唱歌、表演节目等都有声有色,新生没有掏钱,费用是上一届的师兄师姐AA制,心里的寒流经过“两眼泪汪汪”后得丝丝暖意。平时也会到老乡宿舍走动一下联络感情,只是没有去思考过把“老乡好”发展成为“老相好”。当时自己没有电脑,写了文章后好几次跑到黄哥那里用键盘敲了出来,脸皮不算薄。

后来,山头主义倾向让老乡会分崩离析,老乡会的会长感叹“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了”。加上学校对老乡会的态度,经历了从暧昧到打击的转变,老乡会于是化整为零,由全校大张旗鼓的活动转变成,分系分专业小规模的地下活动,不对外宣传和声张。

石门有幸 地大无薄(Ⅲ趣闻篇) 石门有幸 地大无薄(Ⅲ趣闻篇)

工作后老乡会被校友会取代,校友会因身份合法,生命力陡然增强,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在川校友分会经常要接待来蓉出差的校领导,包括一把手、副职我都近距离接触过。不晓得是不是“少不入川、老不出蜀”的风水没对劲,这两位领导回去后不久便栽了跟斗。

随着时间的推移,学校已更名“河北地质大学”,经历过折腾(听说有河北工商大学、华北财经大学、中京大学、河北联合大学几个版本)总算正本清源、不忘初心。学校的专业强项就在名字当中,我们上学的时候就有工程院院士1名,李四光地质学奖获得者1名,俗话说要扬长避短,以前的更名倒是取长补短。

02 我思故我辩

说到学校组织的辩论赛,不得不讲到教练阿黄同志。阿黄同志策划组织能力极强,同时又富有激情,因此把系上的辩论队伍打造成了三寸不烂之舌,在前面几场辩论赛中,我们获得了辉煌的战绩。

石门有幸 地大无薄(Ⅲ趣闻篇)

辩论选手中有老乡,记得和经济系辩论时,获得最佳辩手的同学(也是老乡)后来在一起聊,原来不是输在系与系之间的较量,而是被几个老乡给整下去了,概括就是“老乡见老乡,背后放一枪”。当然最后没能闯入半决赛,毕竟我们的辩手都是新生,有些系选派老生坐阵,所谓姜还是老的辣,不得不承认。

阿黄的协调组织能力,在学校未能充分发挥出来,但是工作后却虎虎生机见了分晓,因为学校的评价指标不一样。就好比前面提到的黄哥,上学时激情万丈地组织富有成效的活动,为他走到现在的工作平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学校和社会评价指标的脱节,导致了产品(毕业生)供给与需求的矛盾,是否也应考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石门有幸 地大无薄(Ⅲ趣闻篇)

03闲话植树节

植树造林,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学校青年志愿者搞活动,植树节时号召去种树,大家心血来潮纷纷响应,并且扛着大旗出发了。

石门有幸 地大无薄(Ⅲ趣闻篇)

原来种树没有那么简单,北方的土干燥不好挖坑,为了保证树的存活率,要求开挖直径1米深1米的坑。一开始以为阿德干这个活在行,因为新生在一起大家自我介绍时,他说“天天踢地球”。结果大家拿着铲铲,没挥舞几下就来不起了,一看手上都打了几个水泡,如果把坑挖好还得费不少功夫。

大家商议的结果,管不了这个坑挖得合不合规,差不多就赶紧把树苗放进去,盖上土后好早点结束回学校。

最惨的就是组织者吕同学(如今已离开学校放弃了副教授职称,回老家办农家乐),当专业技术人员拿着工具来检查坑挖得是否符合要求时,还没有来得及回填的几个坑强烈要求返工。当时我们这一批人已经撤离战场,只剩下了主办方的几个同志,被强迫要求整改到位后才让收场。

想想挖坑真还不容易,不管是给别人挖,还是给自己挖。给别人挖,如果挖得不到位,人家可以从坑里爬起来。给自己挖的话,也得挖到位才行,要不然无法把自己彻底给隐藏起来,半截子的掩耳盗铃、欲盖弥彰还不如不弄。概括起来就是,挖个坑把自己埋了,让别人无坑可挖。

04 奇葩老师说

对一个学校的评价,不是有好多漂亮的大楼,而是看有多少大师。上学期间,也碰到一些奇葩现象,对我们工作中处理类似的事情提供了参考。

一位是教我们大学生思想品德修养的甲某,记得上完最后一堂课,他说课堂上我们是师生关系,课堂下我们就变成了朋友关系,我家是哪里,欢迎大家来做客。结果考试不过关的同学,经过沟通后基本上过关了。想想工作上处理棘手的事情,如果碰到这种客户倒幸运。

甲某有一次在课堂上念班上同学的姓名,由于普通话不标准,念成了“佳佳熊”。于是大家编了一个段子:经我校教授甲某同志多年发现和潜心研究,报全国动物协会批准,并报国务院主管部门备案,正式对该新物种命名为“佳佳熊”,从而填补我校在动物世界领域研究的一项空白,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

另外一位教我们经济学的乙某,这个老师一方面爱憎分明,另一方面通情达理。去找他沟通的话,肯定热情接待,按规矩办事。他的规矩就是,认为来找他的同学都自信不足,网开一面都放一马;但是不要祈求给高分,因为考得好的同学不会主动上门。因此找他沟通的结果,一般都是60分万岁,估计他连试卷都不会改直接打分。倘若一个同学本来考得不错,想锦上添花去找他沟通的话,那就惨了“成绩直落三千尺”。

说来我还比较钦佩乙某的做法,既给了面子又给了教训。在工作中要是碰到这一类客户,唯一的办法就是苦练内功,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的质量,而不要把希望寄托在所谓的捷径上,天若有情天亦老,人家正道是沧桑。

本科时候的趣闻还比较多,正如生活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在趣闻上需要寻找最大公约数,这样大家才能找到共同的笑点,以回味所经历的那段燃情岁月。

相关文章

  • 石门有幸 地大无薄(Ⅲ趣闻篇)

    作者:李俊杰 有趣的事情总是值得回味,就好比给生活中的粗菜淡饭添加一点调料。同学相聚的时候,常常把这些事情作为谈资...

  • 石门有幸 地大无薄(Ⅱ运动篇)

    作者:李俊杰 前言:上大学时给自己定了三个任务,一是锻炼身体,二是撰写日记,三是练习写字。前两个一直坚持得比较好,...

  • 石门有幸 地大无薄(I 游学篇)

    作者:李俊杰 前言:本科上学来到了石家庄,石家庄别称“石门”,在这里度过了人生中重要的四年。班上很多同学高考的分数...

  • 真我(18)

    有幸成为自己,有幸游走人间,睁眼是神奇地世界,广阔地大地、蔚蓝地天空,苍茫地大海,重叠的山峰,挺拔的树、艳...

  • 无哲的诗   《石门》

    《石门》 文/无哲 激流的波形浮于水面 暗流秘密潜行 千年粗染的浊黄 与上苍争色 秦晋峡谷间游走的龙形 破石门 劈...

  • 薄靳言,你何其有幸

    最近我又重温了《他来了,请闭眼》,这部剧开启了我对悬爱题材的关注与喜爱,也由此开始接触丁墨大大的书。时隔几年,重温...

  • 地大,地大

    李佳慧 还记得高考毕业后整天捧着志愿参考书逐个寻找最想去的学校,选的大多是师范类院校。也许是命运的安排,我注定要投...

  • NBA趣闻(冲突篇)

    NBA“格斗篮球”鼻祖 白人比尔·兰比尔外表斯文,作为“坏孩子军团”更衣室老大被公认为NBA暴力篮球的开创者。为了...

  • 石门偶感

    七律——石门偶感 雪无痕/文 石门小村变乾坤, 国际都市拓展深。 月宫搬来琼楼宇, 燕赵风情万里春。 最是滹沱腾巨...

  • 石门柑橘红了!

    石门柑橘红了,来自石门有机柑橘——产地直销~买的放心吃的健康。10斤起全国包邮, 50元10斤包邮无打蜡催熟,欢迎...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石门有幸 地大无薄(Ⅲ趣闻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qocd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