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屡次推荐,说是信息传播的入门篇。当然也由于自己的工作中和信息传播关系越来越紧密,花了一周时间翻了两遍。
虽然作者写书时主要针对的是口头信息传播,但实际上是相通的,可以联想到各种互联网上传播的事件,对照来理解。
全书主要就讲述了三个基本信息传播法则,其中个别人物法则中,三者是有一定的逻辑关系的,可以重点从信息的源头缕一下。
个别人物法则
联系员
技能:社交沟通,获取不同领域的弱关系。
资源:在不同领域结识非常多的人,保持弱关系。涉足许多不同领域,能够把这些领域联系到一起。
作用:利用“弱关系”,将信息快速的扩展传播出去。
特点:能够发起信息传播,范围大,对信息的理解中等
@艺人 @大V
内行
技能:获取、分析有价值的原始信息
资源:特定领域的专家级信息
作用:因为助人的社交动机,发现和分析信息,并传播出去
特点:能够发起信息传播,范围中,对信息的理解深刻,更有深度,但不具有推销员般的强力说服效果
@IT技术男等
推销员
技能:对客户提出的疑问和消极看法总能给予充分的、高质量的答复让对方信服(通过暗示+感染力)
资源:技能
作用:说服对信息产生疑问的人,使得信息顺利传达,并且尽量减少疑惑信息的传播。
特点:能够发起信息传播,范围小,对信息的理解深刻,具备强力的说服效果让用户产生购买行为,重点攻克人群中有疑惑的人时使用。
@各家CEO
备注:资源尽可能的集中在这三类人身上。
附着力法则
附着力是让信息粘在用户脑海中的能力。在互联网中关键问题是如何在海量的信息中让自己的信息被用户记住或者尝试。
几个基本的策略:
减少信息的传播量、给信息本身一个更易实现的的记忆点以减少实现的思考路径(比如视觉上加一个宝箱、增加地图和注射时间安排)、给信息一个更易理解、关联或传播的简化定义(比如小米的Give me five)、重复(恒源祥经典吐槽广告)
环境威力法则
物质环境:对于某些环境来说,我们所处的外部环境决定着我们的内心状态,或者说暗示我们的对信息和行为的理解(因为人对外部环境非常敏感)。比如各家发布会的现场布置、地铁内的环境对逃票的影响。
人的环境:在一群人的环境中,人们更容易产生互动让信息流转后更深刻并且让信息的一致性更高(纽带记忆:哪些人更适合记忆哪些信息)。比如一个小组织内的信息传递、工厂相熟的人之间工作效率更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