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自然科普
新冠病理解剖报告发布,获钟南山叫好,让临床诊疗欢呼

新冠病理解剖报告发布,获钟南山叫好,让临床诊疗欢呼

作者: e路爱 | 来源:发表于2020-02-29 21:52 被阅读0次

    2月28日,《法医学杂志》第36卷第1期,预出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死亡尸体系统解剖大体观察报告》

    发布人:湖北省司法鉴定协会会长、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法医系教授刘良,也就是承担遗体解剖的主要人员。

    《报告》提示:

    考虑影像学所见磨玻璃状影与肉眼所见肺泡灰白色病灶对应,新冠肺炎主要引起深部气道和肺泡损伤为特征的炎性反应,肺部纤维化及实变没有SARS导致的病变严重,而渗出性反应较 SARS 明显,对于心肌及心外膜、肾脏、脾脏、消化道器官、脑部是否存在与病毒感染相关的损害表现有待进一步研究。

    全网哗然,医护界一片叫好!

    刘良所在的医学群,肖传国教授都在点赞!

    颠覆现有新冠诊疗方案

    请听刘良说:

    1、目前看来,新冠不仅损害了肺,还包括免疫系统及其他器官。同时,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到有些患者肺部切面出现粘液性分泌物。

    2、目前切片结果显示,肺泡功能可能受到损伤,然后气道又被粘液堵住了,临床上会出现缺氧低氧状态,所以要改善病人的缺氧状态,需要把气道打通,对粘液进行稀释、溶解。

    否则粘液没有被化解,单纯给气给氧,有时候达不到目的,甚至可能适得其反。把黏液推得更深更广,加重患者缺氧。

    3、如何化痰需要引起重视,临床上已经采用了相关的药物治疗。病人可能最后是因为痰郁结窒息而亡,化痰是中医强项。

    据28日新京报讯:

    有医院消息:“新冠肺炎逝者遗体解剖发现死者肺部出现大量痰栓,痰栓是由呼吸机使用所产生,最终致人缺氧而死。昨天开始急救改用吸痰机,一下子死亡人数减半。要感谢遗体捐献者,要感谢同济法医系刘良教授团队努力。”

    下午,刘良发布声明称,“我没有干预任何个例的临床治疗,每个病例都有他的不同特点,功劳是广大一线医护人员的。我不敢也不想贪天功。

    2月27日,在广州的疫情防控专场新闻通气会上,钟南山谈及新冠肺炎病理特点:

    小气道中黏液非常多,粘稠度很高,阻碍气道通畅,因而造成继发感染,以及更加严重化。目前从两个地方的病理结果都发现,在小气道清除黏液是重要研究对象。

    2月29日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

    会上,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介绍

    目前有11例病理解剖初步结果大体可以看到痰堵、透明度、血栓形成等情况,对临床已开始有指导性的价值。

    现在病理专家也在和临床专家在讨论已经见到的结果,这些数据很快就会曝出来,供临床治疗决策做参考。最后他表示,病理解剖是高风险工作,在这里感谢从事病理解剖的病理学专家,感谢临床医生做积极的动员工作,更要感谢故去的患者和家属对病理解剖的大力支持。

    感谢法医“福尔摩斯”刘良!

    大家可以先点击看这文,了解刘教授及呼吁进行病理解剖的过程!

    新冠冤魂1524名,缘何无一例病理解剖?权威专家刘良疾呼

    早在1月22日,刘良就呼吁对新冠肺炎逝者进行病理解剖,并联合团队向相关部门递交紧急报告,强调病理解剖的重要性。

    终于:

    2月15日晚上9点,刘良接到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的电话,说首例解剖可以做了。

    为此,刘良团队早已做好了预案,包括谁操刀、谁做后勤保障、手术后怎样自我隔离等。

    他深知现场每一刀都小心翼翼,是保护自己,也是保护别人。

    开始前,团队先把场子清理干净,把死者盖布揭开后,集体鞠躬良久,以表达对死者的尊重和敬意、对家属的贡献敬意!

    2月16日凌晨一点,刘良团队全副武装进场,手套三层,口罩外面套面罩,最后再罩上密不透风的一层防护服。

    刘良马上感觉到身体热量由内而外开始蒸腾起来,眼镜、护目镜也起一片水雾。不到5分钟,还没正式进场,他就已满头大汗。

    解剖工作进行到一大半,意外发生了。

    刘良毕竟58岁了,多重口罩造成的呼吸不畅,加上防护服内里早已湿透一片,周身的不适让他仿佛产生了高原反应一般,心慌、气短、头晕,进而引发低血糖。

    他实在无法继续坚持,把手术刀转头交给了身旁的助手。

    平时从解剖、取样再到缝合整个过程,刘良本人的最快纪录是40分钟。这次3个人组合上阵,却足足花了将近3个小时。

    直到凌晨3点50分首例解剖才结束。

    回家没有休息多久,2月16日中午11点,刘良再次接到金银潭医院的电话,又有一例新冠肺炎患者遗体要进行尸检。

    于是他再次紧急召集人员,前往金银潭医院。尽管有了上一次的经验,这次的尸检也并没有轻松很多。

    下午16时开始尸检,18时30分结束,又是接近3个小时的“鏖战”。

    一天内完成两例新冠肺炎患者尸体解剖,这样的工作强度,刘良第一次体验。

    2月16日23时12分,刘良在个人头条账号“法医刘良”上发文详述18小时内连续尸检2例新冠肺炎遗体的经过。

    2月24日早上钟南山院士给刘良打电话,说前线的医生就等尸检的结果了,否则都不知道治疗到底怎么办,治疗效果怎么评估。

    刘良透露,近期他将与临床专家开一个沟通会,把团队的研究成果与临床医生进行对接:“我们会区分一下,这些病变是临床上的治疗行为造成的,还是(病毒)本身的病变造成的。

    敬畏生命,致敬亡灵及家属!

    迄今,刘良团队所获得的9例逝者病理样本,男女比例差不多。逝者终年大多在60- 80岁,50岁以下的很少,最年轻的52岁。

    首例病理解剖捐献:仁济医院呼吸科医生查琼芳日记:

    昨晚8点多,我们医生群里发了一条消息:5床家属同意尸体解剖,已签字。

    5床是位老先生,印象中他一直比较烦躁,15日开始嗜睡的,想不到心跳骤停了。“

    这个决定很突然,大家肃然起敬,但是我们需要国家法律的允许,需要伦理学的支持,需要家属的同意。

    在崇尚入土为安的中国人眼里,5床的家属做出了让人感动的决定。

    第二例病理解剖捐献:

    上海市肺科医院呼吸科副主任医师程克斌的日志:

    这是一位60多岁的女性,从发病到危重,仅过了3天。这位患者收在了我的组里。

    她情况一直比较危重,家属不在武汉,从发病、住院后再也没有见过家属。

    但我们每天都会与家属沟通病情,把病人像家里人一样照顾,希望病人早日康复出院,与家人团聚。

    然而,从2月14日起,患者再次发烧,并陷入了昏迷,最终因多器官衰竭抢救无效死亡。

    经过这段时间的精心救治,医护人员抢救患者心情的急迫和投入,患者家属看在眼里。

    我们表达了希望他们能捐献遗体以做病理解剖的意愿。

    沟通电话中,患者的女儿哭了。但当她知晓遗体解剖的重要性后,做出了艰难的决定:“我们同意捐献遗体。”

    那一刻,整个病区的医生都对逝者和其家属表现出极大的敬佩。

    之后:

    据亭林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郑永华介绍:

    我在电话中与逝者家属反复沟通,与我一起的还有金银潭张院长派来协助的郑军华、蒋进军等专家。

    在焦急的等待中,患者的女儿赶到了医院。

    当谈到遗体解剖的时候,家属悲痛万分,坚决不同意。

    过了好半天,她的情绪才稍微平静了一点,打电话让舅舅给意见。

    这位舅舅是个知书达理之人,他认真考虑了一下,同意遗体解剖,并对医生们的工作表示感谢。患者女儿在知情同意书上签了字。

    11例生灵,像11束耀眼的生命之光照亮冰冷的夜空!

    希望有人来关注这支“特种部队”

    法医去做遗体解剖时,所处环境的病毒浓度非常高,好比到了一个核辐射浓度最高的地方,防护非常重要

    但刘良说,到目前为止,自己从官方获得的防护用品几乎是空白,都是从其他地方去化缘而来的。

    “很多捐赠单位指定要捐给医院,我们不算医院,是学校的机构。希望有人来关注我们这支‘特种部队’,给他一定防护,要不太危险了。”

    灾难面前,这些科学英雄负重砥砺前行!

    但望有相关渠道及物资的企业、组织、个人,关注与捐助这支“特种部队”!

    17年前他们揭开了SARS首例病理解剖,如今再次担当,不能被遗忘!

    资料来源:第一财经,北京日报,新浪微博,新京报讯,澎拜新闻,肖传国微博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新冠病理解剖报告发布,获钟南山叫好,让临床诊疗欢呼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ohih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