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生部位
卵巢、宫骶韧带最常见,腹腔镜检查是确诊盆腔内异症的标准方法。

二、症状异同: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典型症状:
疼痛(70-80%)、不孕(50%)、月经异常、盆腔包块。
子宫腺肌症(adenomyosis)症状:
经量过多、经期延长(45-50%)和逐渐加重的进行性痛经(25%),35%无典型症状。
三、辅助诊断工具的作用:
B超是诊断卵巢、膀胱、直肠内异症的重要方法,可确定异位囊肿的位置、大小、形状,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均在96%以上。但当第一次发现卵巢囊肿、尤其是“无回声”且直径<5cm时,若无急诊手术指证,可在下次月经D5-7复查B超了解囊肿情况,以排除生理性囊肿,避免不必要的手术。
CA125诊断内异症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均较低(大于100IU/ml提示显著升高,大于200IU/ml应警惕恶变),卵巢癌、盆腔炎也可增高,所以缺乏诊断价值。但可作为动态监测异位内膜病变活动情况的指标,用于评估疗效、预测复发。
内异症的恶变率低于1%。
手术术野下用于内异症分期的量表:

四、疼痛的可能机理:
子宫内膜异位病灶存在嗜神经分布现象,提示正常分布的神经损伤及其异常增生,可能是其疼痛的机制。子宫神经损伤往往发生在子宫和阴道连接部以及双侧宫骶韧带,这些区域正是盆腔神经纤维集中分布的区域。
五、治疗:
1.(A类证据)GnRH-a:相当于暂时性药物性卵巢切除。
月经D1皮下注射,每隔28d一次,共3~6次。疗程以6个月为宜,因为3个月疗程不能降低疼痛复发率。
同时因为卵巢激素低,会出现更年期症状(潮热、阴道干燥、性Y低下、失眠及抑郁),故用药3个月以上多主张应用“反加方案”(add-back 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将体内雌激素(雌二醇)的水平控制在30-40(45)pg/ml,这样既没有达到子宫内膜生长的响应阈值,也不引起更年期症状及骨质流失。这一理论基础是“雌激素窗口理论”,即不同组织对雌激素的敏感性不同,由Barbieri RL在1992年在《美国妇产科学杂志》发文提出假说。
推荐方案:
①雌孕激素联合:雌激素0.3-0.625mg/d+醋酸甲羟孕酮2-4mg/d;
②替勃龙1.25mg/d。
2.(B类证据)曼月乐环(LNG-IUS):在宫内稳定释放左旋-18-甲基炔诺孕酮,20ug/d,总量52mg,有效期5年。
3.(A类证据)孕激素:
孕激素可直接作用于在位或异位的子宫内膜:①降低内膜增殖能力,使内膜向蜕膜转化,导致内膜萎缩;②另外还可反馈性抑制垂体,从而降低体内雌激素水平。
可使92%患者痛经缓解,89%患者慢性盆腔疼痛缓解。
4.(B类证据)口服避孕药(oral contraceptives),假孕疗法。
5.丙戊酸钠缓释片(组蛋白去乙酰化抑制剂):
对子宫内膜细胞具有抑制其增殖的作用,可以抑制肌细胞生成,这正是其可以使子宫缩小的可能机制,同时可通过抑制TNF-a接到的组织因子及VEGF血管生成因子的表达,从而具有抑制异常子宫出血的作用。500mg tid po,越痛获益越多,目前缺乏更大规模的临床证据。
六、内异症诊治流程图

七、参考文献:
1.Barbieri RL. Hormone treatment of endometriosis: the estrogen threshold hypothesis. Am J Obstet Gynecol, 1992, 166(2): 740-745
2.《子宫内膜异位症》第二版 徐丛剑、郭孙伟主编 2015年7月
3.《妇产科学》规培教材 杨慧霞、狄文等 2016年2月
2020年5月15日
半夏长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