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孟子说: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意思是说,当行动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遇到挫折困难的时候,应该反省从自身上找原因。
生活中不管是事业不顺,婚姻不顺,还是亲子关系紧张,都应该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而不是将问题归咎于外部因素。
甩锅很容易,可无益于问题的解决。生活就是一个问题连着一个问题,当问题出现时不抱怨、不回避、不推责,实事求是,认真切实的解决问题才是正确的方式,也是一个人成熟的表现。
很多时候误以为到了一定年龄,就以为自己已经很成熟了,那也许只是生理成熟,其实心理并不成熟。
真正的心理成熟是什么?表现之一就是在处理各种复杂的问题时,能够不把问题的缘由归结于外部,而是从自身找原因。
② 朱柏庐说:“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 与人相处时,应学会适当沉默,不多嘴。
《庄子·外篇·秋水》里说:“井蛙不可语于天,拟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拘于时也;曲士不可语于道,束于教也。”
意思是说,井底的青蛙,不能和它谈论天空,因为会受到空间的限制;夏天的虫子,不能和它谈论冰雪,因为会受到时间的限制;乡曲之人,不能和他谈论大道,因为会受到教养的束缚。
《庄子·秋水》篇里讲述的几种情况,就是典型的“认知水平低下”,所谓认知水平,就是一个人对事实真相的认识、了解程度。
道不同不相为谋。生活中遇到这样的人或事,坚决不要与之纠缠争论,闭嘴沉默才是最好的方式。
两年学说话,一生学闭嘴;谨言慎行,祸从口出,自勉。
③若无霹雳手段,切勿菩萨心肠。
霹雳手段是菩萨心肠的表现,佛教认为,心怀慈悲不起瞋恨,威即是德,大威即是大德,制恶伏恶即是导善行善。
菩萨虽然慈悲为怀,但为了调伏顽劣的众生,或为了遏止恶人的恶行,有时也会应机示现金刚怒目之相。
所以拥有菩萨心肠,必定要有霹雳手段。如果不能明白其中的道理,只是一味的好心泛滥,无底线的善良,认为就是在行使菩萨心肠,那是妇人之仁,有时不仅会害了自己,还可能导致万劫不复的灾难。
如小说《三体》里的程心,在成为执剑人后,因为圣母之心太重,面对三体人的攻击,关键时刻放弃身为执剑人的使命,致使家园毁灭,让41亿6千万人,生不如死,集体跌入苦难的深渊,她的圣母之心换来的是惨烈凄苦的人间地狱。
关键时刻,必须狠得下心,果断决策,要有铁血与高压政策,看似残酷无情,实则菩萨心肠。
做事霹雳手段,做人菩萨心肠,有果敢有谋略,要刚柔相济,恩威并施,小到为人处世,大到治国理政,霹雳手段方显菩萨心肠。
⑤烦恼即菩提。
以前这句话只存于字面,现在内化于心。有时理解一句话,悟出一个道理,可以只在一瞬间,但这个过程却要走很多年。
烦恼总是存在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有的人不喜欢自己的工作,每天上班都闷闷不乐;有的人不喜欢干家务,一干活就想发脾气……
但如果换一下思路,不管是对待工作还是家务活都是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其中,变被动为主动,以不拒不迎的心态坦然应对,效果会截然不同。
用佛家的理论来解释,就是要在一切烦恼的境界里去修行,因为真如不离一切的烦恼,所以“烦恼即菩提”。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都应该感谢生活中随时出现的烦恼,正是因为这些逆境和挫折,才使我们慢慢变得聪明、成熟和智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