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未联系的曼宁向邱斌求证,他是不是准备要结婚了。
这件事情,邱斌没有发朋友圈,也不知道曼宁是怎么知道的。
邱斌没有否认。
曼宁说了一句恭喜。
邱斌回了一句谢谢。
两人一阵嘘唏,从分手的那天就知道这一天会来,大家都不是圣人,做不到不结婚生子。
他们曾经是一对情侣,说不上爱得死去活来,但是说爱得很认真是一点都不过分。
他们也曾一起规划过未来的蓝图,当时就觉得,不管未来的路怎么样,只要两个人一起面对一起走,那么什么困难都可以克服吧。
但是他们面对的第一个劫难就没有过去。
曼宁家里催婚,但是不希望她远嫁,邱斌是家里的独子,不可能入赘。
他们两家的距离,不过是跨了一个省份,但是这个坎,他们跨不过去。
曼宁回家相亲,然后很快就结婚了,他们没有删掉彼此的联系方式,但是几乎是不联系了。
邱斌不知道曼宁婚后的生活过得如何,但是他过得的浑浑噩噩,就好像是完整的一块灵魂,突然被抽走一大块,他都不知道自己成了什么样子,很长很长时间才调整过来。
曼宁离开之后,很久就进入结婚生子的角色,但是她心里住着的人是邱斌,或许这样对自己是丈夫不太公平,但是她知道,邱斌在她心里的位置会慢慢的消减,她只是需要点时间。
他们之间有共同好友,曼宁偶尔会找共同好友聊上几句,所有的铺垫都是为了打探邱斌最近的状态。
曼宁希望邱斌过得好,当初突然离开的人是她,但是听到邱斌要结婚的消息,心里还是感觉被电击了一般,一阵慌乱。
但是她也明白,她是真的该放下了。
跟相爱的人谈恋爱,跟合适的人结婚。
邱斌结婚的对象,也是家人帮忙找的,谈不上多喜欢,就是不讨厌,觉得合适。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有些人的结婚条件变成了这样,合适结婚就好,合适大概就是会一起过日子,会一起生孩子,就是那种身边突然多了一位亲人的感觉。
如果两个人在一起不是为了爱情,那一对男女突然一起过日子,接受对方的所有,成为了亲人,从某个角度来看,像不像是失散了多年的兄妹突然相认?
随着年纪越来越大,家里催婚的频率越来越高。
是女儿的不希望她远嫁,是儿子的也希望他在家的附件找个对象。
有父母用的是比较强势的态度,自己找的对象带不回,就用他们找的对象。
有些父母用是卖惨的手段,父母老了,希望孩子早点成家生子,他们想看看孙子。
辰东突然说想结婚了,但是他没有对象,甚至心里连个喜欢的人都没有。
辰东生性自由,过的是花天酒地的生活,大多数的时候是只取悦自己,不考虑别人的感受,给人的感觉就是不会定性的感觉。
对女朋友的态度,大概就是有喜欢的对象就去追,不喜欢了就分,然后找下一个。
结婚的话,肯定是要找自己喜欢的那种。
但是他说他想结婚了,为了父母,找一个能结婚的对象,生个孩子。
他说他一直都很任性,似乎没有为父母做过什么事情,有天晚上打电话回家闲聊,突然发觉父母老了,突然觉得他应该为父母做点什么事情,而现在,父母最大的愿望,就是他能尽快的结婚生子。
也许找的对象不是他爱情里的样子,但是只要能一起生活,他会去尽量的爱她,对她好,去尽一个丈夫的责任,有了孩子,他会尽到一个做父亲的责任。
这样的愿景很美好,但是能不能做到,谁知道呢。
当生活平淡到柴米油盐酱醋茶,一天两天,一年两年,十年二十年,你是否还能坚持初衷?
当生活偏离了你规划的轨迹,你是否还能不忘初心。
未来让人好奇,是因为它充满未知,而未知的事情,会有太多你意想不到的事情,甚至会有很多你无法控制的事情发生。
除非你此生不再期待爱情,除非你此生不会再遇见爱情,除非你关闭交际的窗口,安心又平静的扮演好你的角色。
大多数的人,大概是因为对爱情的失望,所以不再等待,所以让婚姻更像是一场契约,不是因为相爱而一切过日子,而是因为两个人能在一起谈一场婚姻。
双双化身导演,给自己安排一出戏,在戏里自演一对夫妻,演的不好的时候,对方指出来。
或许,也能因戏生情吧,相敬如宾,惺惺相惜。
把亲情、友情和爱情放在婚姻里,亲情和友情或许能更容易相处的长久,爱情大概是来捣乱的。
在婚姻里,爱情最后都会转变为亲情,少了一份激情,更多的是相伴。
一直都是爱情的话,会有醋意,容易起疑,容易翻船。
而亲情和友情会有更多的信任,会让人感觉更加的坚固。
一开始就是爱情的婚姻,也有后来演变成了仇人的例子。
爱得深,也恨得深。
平平淡淡的相处,偶尔一点小惊喜。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激情总比长久来得更容易些。
不管有没有那么激情的爱过,能心平气和的坚持下来,能有过争吵有过矛盾还不离不弃,能黑脸之后还能迎来笑靥如花,就已经很难得。
一房两人,然后一日三餐一年四季的轮回重复,但是又有一点不一样并且长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