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辟谷第七天
今天功课比较多,不断发生一些事情来考验我的情绪,身体依然有饿和无力的感觉。原计划辟谷21天,我在想我是否还要继续下去?如果继续,我知道我完全可以做到,因为我已经验证了身体可以不通过吃饭来获取能量,只是我暂时没有完全掌握这种能量获取的方式,所以身体会有些虚弱,但是不会有什么问题。
昨天父亲因为不理解我辟谷而导致情绪的爆发,今天岳母对我七天不吃饭的严重担忧,还有不断出现在眼前的各种美食的诱惑,以及身体没有力气,但每天还要做饭,做家务,带孩子,这些都在考验我的内心。我问自己,我还要继续下去吗?我有些纠结。当这些困扰袭来的时候,我开始回到原点,思考一个问题:我辟谷的初心是什么?
我辟谷的初心是为了验证本自具足,万法由心。我验证了吗?可以说,验证了。为什么这么说?按照人类的常识,人三四天不吃饭,七天不喝水就会死亡,但我七天没有吃饭,还每天照样做事,依然活得很好,只是有点乏力而已。这已经是打破了人类的常规认知。因为我相信本自具足,所以能做到七天不吃,所以说这已经算是验证了本自具足。那万法由心呢?这七天里面我以意念为食,用意念和宇宙交换能量而获得生存。而正是因为我的意念中掺杂了很多贪嗔痴慢疑,所以才会感觉到饿和乏力。这七天结束,我虽然没有完全做到不感觉到饿和精力充沛,但也算是验证了万法由心。我还需要慢慢修,修行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只要目标明确,方向对了,持续精进,总会到达。但有时因为心急则会欲速则不达,所以我也允许并接纳自己暂时做不到。
晚上在岳父岳母家,岳母得知我七天没有吃饭,非常的恐惧和担忧,不断的劝我,我看着老人家那充满关爱和急切的眼神,忽然想到了佛陀他老人家化缘的故事。佛陀化缘时,民众给什么,佛陀就吃什么。僧侣本是素食主义者,但若民众给了肉食,佛陀也照样会欢喜接纳,这叫随顺众生。因为佛陀拥有无限包容的胸怀,所以没有什么能限制住他,他也绝不会为了所谓原则而和众生有所对立。而我呢!!!因为坚持自己的辟谷修炼,让父亲为此担忧,几度痛哭流涕,彻夜难眠,让岳母为我如此心急如焚,而且我还在心底里觉得他们无知,他们不理解我,我还在跟他们对抗,虽然表面我没有跟他们起任何冲突,他们说什么我也没有任何争辩,还始终面带微笑,表现得很平静,但实际上,我心里是不服的,觉得他们是错的,我是对的。想到这些,我觉得自己实在是太无知,太愚蠢了!如果不能做到对他们的包容、接纳,我又如何去颠覆、超越呢?所以,在岳母的劝说下,我决定开始进食。就在我清水辟谷第七天即将结束的这个晚上,马上进食。为什么不把七天辟完明天再进食?这样不是更完美吗?不!就在我转念的那个当下,我决定马上进食。我为什么要去追求那个完美的七日清水辟谷?为了以后有个谈资吗?我辟谷不是辟给别人看的,是为了自我的觉醒。所以,立刻,马上,进食。当然,在进食之前,我跟我的身体,特别是肠胃做了一次沟通,感谢它们这几天的配合,提醒它们我马上要进食了,给它们熟悉的养分,我以后会好好善待它们,希望它们能一如既往地配合我,再次表达了对它们的感恩和爱,我就开始进食了。岳母看到我答应进食,脸上马上乐开了花,马上给我盛饭,我说我先喝汤。我慢慢的喝了几口汤,慢慢品尝每一口的滋味,无论是味蕾,还是肠胃,甚至全身的细胞好像都被滋养,欢呼雀跃。我进食之前还给了自己一个意念,我可以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完全不用任何讲究。后来我喝了三碗汤,吃了两碗饭,饭后又吃了侄女亲手做的两块蛋糕,外加一块哈密瓜。我吃得很满足,很享受,很欢喜,肠胃也没有任何的不适感,就像从来没有辟过谷一样。
晚上听刘丰老师讲课,他的课里提到:一个和谐的家庭关系是修行圆满生命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重要课题,我们要通过对自己身外生命无条件的感恩、接纳、原谅和包容,建立一个和谐的存在关系,这为我们每一个生命的纵向提升创造了充分且必要条件。我们亲情关系中有任何瑕疵,这都会成为我们纵向提升的挂碍和纠结。所以没有个人的独自成长,只有共同的升华,才是真正的成长。所以,如果我们对家人还有任何看不惯的地方,那就是我们需要去修的功课,感恩他们扮演这个不受欢迎的角色,来成就我们生命中的功课。
最后总结一下这七天清水辟谷的收获吧,除了以上分享过的一些感悟之外,身体方面,减重大概不到六斤的样子,这也是我辟谷开始时定下的标准,由原来的126斤,减到120左右就可以了,我也刚好做到了,也算是心想事成吧!另外,身体的病灶通过这几日的反应,我已基本掌握了,整个右侧身体有些问题,右边肩膀和背部,右边髋关节和脚都有一些小问题,需要在日后生活中时时觉察,随时调整,让自己处于最放松的状态。辟谷七天没有大便,今晚进食之后,明日应该会有了。对食物更加敏感,更加珍惜。更加懂得爱自己的身体。
意识层面的收获嘛,破除了一些限制性的信念,比如不吃饭就会死,比如辟谷一定要达到多少天才算牛,还有辟谷结束后一定要先吃清淡的食物。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是,我放下了对辟谷的执着。辟谷犹如持戒,持心上戒,而不是持相上戒。持着心上戒,相上来去自如,这才是真功夫。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在正信的基础上,在大愿的引领下,上下而求索,勇猛精进,持续提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