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还是那个在找工作在撞墙的小圆圆。
-1-
天津某高校的一个学长,是我的偶像。之所以成为偶像,不落俗套的是因为他帅…手动打脸!是他的经历。
13年研究生毕业的他,去到上海工作,在两年工作之后,他通过某全球社团组织独自一人去了陌生的尼日利亚,开始了为期六个月的海外实习。此前的他,在12年学生生涯里的最后一个暑假,去到了美丽的波兰有过一段关爱自闭症儿童的公益之行。
选择教育实习的他说到关于课程的很多准备,谈到遇到的不少有趣话题,更描述了感触于对教育的深层次理解,并发出感慨,回国很有可能会去创业公司工作。
讲起自己选择的初衷,他说了一段话:
以我自身为例,在别人眼里我被贴上“梦想”“勇气”的标签,但只有自己知道在每一次做出选择的时候是多么迷茫。毕业找工作时放弃了所学专业(学计算机,去了航空公司),入职两年后放弃了稳定的工作,每一次都是在做排除法:我不知道自己喜欢的是什么,但至少知道不喜欢的是什么。每一次放弃都需要付出代价,但若在考虑之后认为与想要的东西相比这个代价值得付出,就鼓起勇气坚持了下去。直到现在,我仍然不确定辞职去非洲做一份教育类实习的决定是不是我想要的、会给我的未来带来什么、最终得到的与预期有多大差异。或许我永远都无法找到真正的兴趣所在,无法从事名人传记中“每天早上被梦想唤醒的工作”,但我知道一直在接近,一直是在不同选择中做出更倾向的那一个。如果每一次选择都无悔,那么最终的结果也就能接受。
不由分说,我那时就成了学长的迷妹了…
-2-
那时的我也通过此组织在2015年未归家的春节在俄罗斯进行了一段教育类实习。比起我更想体验、不想受拘束的学生心理,对于学长在过程中的准备、经历和成长感悟我不禁由衷的佩服,恨不能早早看到这样的经历给自己以指导。
继续说学长的故事吧…(迷妹眼)
工作两年,出国实习半年,归国经历结婚(对,你没看错…)、再就业,现在在上海携程继续工作,和学嫂琴瑟和鸣,不再是travel alone的主旋律了。
就像学长当时在实习回来那份报导中说到的那样
很多时候最终的选择,并非一开始就坚持的计划,而是不断调整、改变后得到的结果。
他总是在自己当时认知的最大范围内不浮躁,不背离内心地在努力做着最优选。
让我得到感触想写这篇文的启发点就来源于这种学长分享的自己一篇推文:《担心外企的“透明天花板”,问题是够得着吗》:毕业的小朋友问他问题,担心外企里高管中国人很难跻身的环境下,会存在自己未来职业生涯的“透明天花板"。他明确表示:
对于毕业生来说,想得太多。
在升职、跳槽、管理之前,还有一条很长的路:积累。
关于经验、社会、资源、资金、对行业和职业的认识等方方面面的积累。
选择很重要,要相信自己的潜力,但同时更应该注意到自己的稚嫩。
我刚应届毕业踏入半脚社会就有这样的感触,
对于还在校的大学生,当你们去和社会尝试接触时,不妨警钟自己一下。
-3-
说说自己吧。
今天面试了一家互联网初创公司,有一些启发。
应聘的BD岗,业务部门的面试官告知明确会challenge我的10分钟压力面。
你想要做一个平台,没有任何商品、平台,只有一定程度上的一大笔投资。该怎么做。
a.第一个问题:对于“定位”、“客人”、“商品”,你要做的先后顺序是,以及原因?
OK,我的回答,定位先是第一位,公司要做什么。客人是第二位,你的目标群体是谁。商品是第三位,针对你的目标群体,你需要进什么货。
没有什么大的出入,但没这么简洁。
b.紧接着第二个问题就会来:如何提高你平台的知名度?
在我说了一系列没有太多逻辑性的关于营销方式的词:广告,促销之后。面试官提醒我,在这些具体的营销之前,要做的一件核心是
吸引你的目标客人来到你的平台。
c.如何衡量你做的事情是有成绩的?
这个答的完全是在面试官引导下一字一句get到含义的——
用最少的钱做最多的事。再宣扬有情怀的公司也必须客观考虑资本的投入产出比。
d.现在有四个吸引目标客人的方案:它们成功的几率相同,成本也一样,你现在有一百块钱,怎么选择?
我选择10块钱用来这部分投资,会一次选择两个方案,选用80/20原则。如果失败,对剩余两种方案进行80/20方案的投资。如果成功,再追加一轮投资。
面试官告诉我,初创公司里,经常面对未来要做的事情都是未知的情况,没有客观的优劣,只能全部看做一样,这个案例里,会将四种方案以最小成本同等价值投资对待;得到正向的反馈,再进行追加。
-4-
面试官对我的评价:
a.我对BD的概念把握的不清楚。BD会从产品定位、营销、提高知名度全面工作,不仅仅是把产品卖出去。
由于经历的缘故更多地理解为销售。自己会反复提到目的是创造更大的利润,但每一步怎么做,脑子里很糊涂。
b.衡量目标没有客观的标准。关于进步,改善,知名度提高如何量化,对于自己的事情和建立一个公司的思考都不足够客观。
c.在形势完全不明的情况下,凭着自己的感性思维,将主观的天平轻易倾斜在某一边。
比如我在回答问题一时,没能理解要在那三者之间逻辑排序,说最重要的第一点是找自己最想做的东西,挖掘自己的兴趣点。很主观哈。
d.综合来讲,我的内在驱动力很强,但又很容易感性盲目决定,在初创公司这很致命。因为公司面临未知的选择很多,公司里有想法的人很多,大家都避免不了掺杂主观,但这个时候推进公司发展的决定,最重要的就是,要尽量保持客观。
-5-
上述被评价的结果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吧:stubborn。
难得又认清自己一次,年轻狷狂不需要再反复证明,对事情缺乏有理有据的客观性。
少寻找一些通过别人的嘴发出的声音,试图用他们的思想解释自己;
多看一些案例分析,掌握一些思维导图,科学分析方法,才是工作的态度。
每一段文字的输出,都是渴望与之交流的灵魂。魂之形不分美丑,不分贵贱。愿我的文字成为你眼中的美,你眼中的贵。比心比心~
网友评论